流调部分

2020-03-02 13:07: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流调部分

食物中毒:

1998年5月30日中午,某市一大学有400多学生在该校食堂进餐。食谱为鸡蛋炒黄瓜、黄瓜肉丁、西红柿炒鸡蛋、肉烧西葫芦等,主食为米饭、馒头。当日下午17时开始,学生中陆续有100多人到校医看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一般5-8次),头痛、体温升高多在38度以上。经调查,发病者中午都在该食堂用餐,中午没有在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你应该如何调查处理。

1判定食物中毒主要根据是:

(1)发病与进食有关

(2)潜伏期较短(进食至发病时间), 发

病时间比较集中,病人之间没有传染性 (3)病人的症状基本相同。

2调查方案:⑴调查目的⑵调查方法⑶调查内容⑷设计调查表3调查哪些内容:

(1) 病人和同进餐者的调查; (2) 可疑中毒食品加工现场; (3) 现场采集样品。 调查实施:

(1)接报告后,做好记录及向有关领导汇报

(2)调查前准备 (3)现场调查

(4)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措施4准备采取哪些样品(标本):

(1)可疑剩余食品

(2)加工用具(刀、砧板、盆、桶)、加工人员手涂抹

(3)患者呕吐物、血尿便

(4)检验项目应包括:微生物(细菌)、理化(脲酶)

5撰写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1)食物中毒发生的经过 (2)检验样品(标本)结果 (3)中毒事故的原因分析 (4)处理措施和建议

6采样(或标本)应注意事项和如何储运?

(1)采样应做详细记录,填写采样单 (2)样品应在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夏、秋季送样应冷藏

(3)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无菌采样

在未明确原因前要加强卫生监督(进行从业人员体检,停止供应可疑食品)明确原因后则采取针对性措施

艾滋病:

1核实诊断的方面:

1、临床表现:长期发热、慢性腹泻、明显

消瘦、全身淋巴肿大、霉菌感染等

2、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CD4:CD8

3、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传播途径(性

传播、血液、吸毒、母婴、医源性等)

2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调查)、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 3个案调查表包括: (1) 一般项目;

(2) 临床及实验室资料; (3) 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性

传播、血液、吸毒、母婴、医源性等); (4) 防治措施; (5) 结论;

(6) 调查日期及调查者 4预防措施:

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患者本人及其

周围的人,流行情况,流行方式。

2、患者的就诊、住院,随访、咨询,疫情

报告。

3、开展监测与管理:开展哨点监测及监测

网络;管理传染源(高危人群),传播途径(性乱,血液及血制品,吸毒),易感人群(特殊服务行业,外来工)

4、做好健康教育,提倡洁身自好,推广安

全套等;

5、保密,关怀与心理支持。

苯中毒:

1判定苯中毒的主要依据是:

(1) 接触苯作业的职业史 (2) 主要症状:急性(起初粘膜刺激症状,然后渐出现头晕、头痛,严重时发生昏迷、抽搐、呼吸衰竭)慢性(神经衰弱症候群和造血系统受损)

(3) 检测喷漆车间的苯浓度(4) 工人做血象检查 2调查内容:

(1) 接报告,做好记录,向有关领导汇报 (2) 调查前准备 (3) 现场调查3撰写苯中毒的调查报告

1.职业中毒发生的经过情况

2.喷漆车间的生产环境及苯浓度的检测结果

3.中毒事故的原因分析4.处理措施和建议

4扼要说明苯中毒调查活动的实施

1.调查准备

2.调查活动的组织3.调查资料的收集4.样品的采集和储运 水污染事件:

1掌握疫情的方法:

1.确定一个判断病例标准; 2.确定收集病例的时间范围; 3.掌握可疑病例;

4.对工厂职工及外来民工全面调查可疑病例;对附近医院本厂病例的调查。 2初步分析:

1.计算各种罹患率

2.描述三间分布(年龄、性别、车间、班次、本厂工人与民工);

3.暴露可疑食物、饮水史的罹患率比较; 4.确认暴发疫情。 3病例对照调查:

1.明确目的

2.广泛探索危险因素; 3.计算样本量

4.选择病例与对照的要求; 5.危险因素包括饮水、饮食、接触、外出等。 4调查目的:

1.核实诊断与疫情;

2.确定流行类型,判断是否暴发;

3.描述分布特征(发病数量,流行特征,初步原因);

4.查明原因(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 5.采取针对性措施; 6.扑灭疫情。

5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主要依据是:

1.饮用水受到污染

2.饮用此水的居民有腹痛、腹泻症状 3.采水样及患者粪便检测,进一步确诊 6制定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内容 4.设计调查表 7撰写调查报告

1.背景材料

2.饮用水污染引起的腹泻发生的 强度、分布、经过

3.诊断,饮用水及病人粪便检测结果,原因分析

4.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 5.经验教训和建议 6.结论

8控制与干预措施

1.消防用水与饮用水不能合用一个水箱 2.泄水管要远离下水道口 3.水箱定期清洗

4.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并落实管理人 9预防控制措施:

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在未明确暴发原因前要加强食堂卫生,调查食堂从业人员患病和可疑食品供应情况;

3、加强饮水卫生,工厂自备水的消毒,制水人员健康状况,明确原因后则采取针对性措施;

4、接触人群的医学观察;

5、疫点、疫区的消毒;

6、卫生宣教

寄生虫病:

1调查方案: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抽样方法、调查对象、检验方法 2选用现况调查 3防治措施

1、平时:

(1)加强健康教育,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防止食入虫卵; (2)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改善环境卫生,减轻外环境中蛔虫卵的污染;

2、集体驱虫:宜在冬季(感染季节后)并

应次年3月对虫卵阳性者再进行驱虫。

4常用药物:(任意讲出2种药物的名称即可药

物的名称即可)

(1) 驱蛔灵 (2) 驱钩蛔 (3) 肠虫清

(4) 速效肠虫净

5撰写调查报告主要应包括:

⑴调查目的⑵调查方法⑶调查内容⑷结果与建议

麻疹:

1 调查方案包括: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本案为现况调查),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等。 2 调查内容包括:

(1)核实诊断与疫情(临床、实验室、流行

病学)

(2)全面掌握疫情,确定流行类型,判断是

否暴发(调查村、学校、托幼、医院病例)

(3)描述分布特征,计算罹患率

(4)当地患者、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情况,疫

苗的供应、冷链、效价、麻疹监测等 (5)针对性措施,应急接种 3 疫情性质及判断依据: 暴发疫情;表现为:

1.同时(短时间内)、同地(同村)、同类临床表现;

2.同源性,同传播途径 3.单峰流行曲线 4 个案调查表包括:

1.一般项目;2.临床及实验室;

3.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史接触史、接触者、接触程度); 4.防治措施; 5.结论;

6.调查日期及调查人。5预防控制措施:

1.病儿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2.开展健康教育,提倡开窗通风

3.应急接种(同村及附近乡镇未患病儿童) 4.接触人群医学观察,早发现病人,进行巡视、检测 6效果评价:

观察应急接种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 最长潜伏期内没有新病例发生

区别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下降

一、调查方案的制订: 1.调查目的(内容):

1) 核实诊断与疫情(临床、化验、流行病

学);

2) 全面掌握疫情,确定流行类型,判断是

否暴发;

3) 描述分布特征(计算罹患率);

4) 查明原因,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根据

具体);

5) 采取针对性措施; 6) (扑灭疫情。)

1.调查方法(现况、病例对照、队列)

病例对照调查:

1.明确目的,广泛探索危险因素(危险因素

包括饮水、饮食、接触、外出等。);

2.选择对照形式; 3.计算样本含量

4.选择病例与对照的要求; 5.分析 2.调查内容

3.调查表设计 1) 一般项目

2) 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3) 流行病学资料(可能受感染时间,地点,方式,接触者、接触史及接触程度,传播途径,预防接种史) 4) 防治措施 5) 结论

6) 调查日期,调查者。

二、调查活动的实施: 1.调查准备:人、财、物;

1) 组织调查小组(包括临床、流行病学、

检验及卫生学医师),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案和计划;

2) 物资准备:调查表、采样物品、检验用

品、试剂、药物、疫苗、交通、后勤等。 3) 经费预算:调查人员费用、必须购置的

器材、设备、试剂、药物、疫苗、交通费用等

2.调查活动的组织;

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当地政府 3.调查资料的收集; 1) 自然因素

2) 人口学资料 3) 社会经济情况 4) 疾病资料

5)

具体(预防接种情况)

4.标本的采集与储运(采样应做详细记录,填写采样单)

1) 血:无菌操作、采集时间(如伤寒病程的第1-2周)、采血量、是否抗凝、保存条件,及时分离血清冷藏(短期保存)或冷冻(长期保存) 2) 粪便:①留便:采集部位(如脓血部分),量(5g±)、送检时间、保存条件(放在无菌干燥的容器内,4°以下保存和带冰运送);②肛拭采便

3) 咽拭:无菌操作,采集时间(流感1-3天)。采集方法:将灭菌的棉拭子擦拭患者咽部数次,装入收集液的试管中,塞上棉塞, 4℃以下保存送检。

4) 外环境卫生学指标(水、食物、涂抹等)

三、

资料的处理:

1.调查资料的分析; 1) 计算各种罹患率 2) 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 3) 证实爆发/流行

4) 推算暴露日期(用潜伏期) 5) 流行因素分析

6) 暴露与非暴露发病率及联系程度比较 2.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

四、控制与干预措施的选择; 非传染病:(三级预防)

一级(病因预防:健教,环保,疫苗) 二级(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极(防止病残,康复) 传染病:(三个环节)

1) 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疫源地处理:疫点消毒、终未消毒;接触人群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or预防接种 3) 加强卫生监督(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管理)

4) 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续发

5) 开展卫生宣教(搞好食品卫生、个人卫生)

五、控制效果评价;

发病是否得到控制(一个最长潜伏期内无新病例出现,并注意区别是疾病自然下降,还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后下降)

六、调查报告的撰写

1) 背景材料

2) 疫情流行强度、分布、经过 3) 诊断、检验结果及原因分析 4) 措施及效果评价 5) 经验教训和建议 6) 结论 业务性总结

1) 题目、作者、所属单位 2) 调查目的方法内容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眼流调工作报告

学校结核病流调报告

15管调部分

疑似麻疹处置流调报告

安规》调考试题(变电部分)

流瑜伽第1部分:热身练习

冬训调考题库企业文化(公共部分)

《安规》调考1(变电部分)答案

史上第四流经典扯淡词汇记忆法高一部分

分离流

《流调部分.doc》
流调部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