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爱的教育

2020-03-03 16:39: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爱的教育

腾冲市新华乡龙井山 梁昌旭

【摘要】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爱是师之魂,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待。因此,班主任要善用爱的艺术,坚持以身作则、全面了解、科学施爱、赏识鼓励,以爱心行动达到成功管理班级的目标。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 班主任 爱 教育 学生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需要讲求方方面面的管理艺术,特别是善用爱的艺术。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爱是班主任成功管理班级的法宝,能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以身作则,用行动之爱影响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个真理。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师德和本身人格魅力所施加的影响。班主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人们常说,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如果老师们把爱心教育仅仅看作是一种情感投资,认为只要对学生有情感就够了,这是远远不够的。苏霍姆林斯基曾断言:“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的人,决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

的爱。”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像身先士卒的将军 领着士兵打仗一样。”在教育教学时,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深入学习和钻研教育学、心理学及其它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基础,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真正受到启发。所谓:“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 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班主任实施爱心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善于模仿的可塑性很大的少年儿童,学生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榜样和生活的指导者。因此,班主任应该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遇到艰苦工作,自己要干在前。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平时自己也不能迟到;要求学生出操,自己也应按时出操;让学生讲究卫生,自己就不能随地吐痰,乱扔东西; 进行劳动,亲自动手,不能立而视之;开展体育比赛,帮学生做好服务工作,为学生加油等等。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班主任就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就能带领学生不断进步。

二、全面了解,用无痕之爱滋润学生

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但其发展又存在着差异,班主任要实现对本班级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首先要全面正确地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学会沟通。“沟通”在心理学上的概念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等方式相互交流内心的感受,彼此了解对方。”那么,如何才能做

到更好的沟通呢?首先,不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缺点和错误,也不论其学习成绩是好是差,教师都应该学会“蹲下身子说话”。班主任只有放下架子,肯“蹲下来”,才能真正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距离感。换句话说,班主任只有让学生感到与自己交流的不是“老师”,而是关心他的朋友,才会把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表露出来。试想: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与身高2米26的姚明近距离面对面交谈,悬殊的身高使你得费力地抬头看他,却又看不到他的眼神,看不清他的面部表情,你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扑面而来的压力,产生莫名的紧张感。在孩子心目中,班主任大多都是高大、强势、须仰视的“姚明”式的“明星人物”,如果班主任不蹲下身子,学生岂不是要置于费力、压力和紧张中?了解学生将成为一句空谈。另外,蹲下身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用儿童的思维来思考,用儿童的情感来体验,就不由自主地成为一个“长大的儿童”,用儿童的视角观察、研读儿童,从而获得准确感知。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架飞机载满乘客,飞机途中没有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顶降落伞。他问参加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呀!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身子,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这位主持人的细心让大家听到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的灵魂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价孩子的人感到惭愧。孩子的思维、情感是不同于成人的,班主任不应该做拔苗助

长式的牵引,不应该用成人的标准去“修剪”儿童,否则,永远不可能真正、全面地了解孩子。其次,班主任如果有什么地方错了,要敢于向学生承认,这不但不会降低班主任的威信,反而更使学生觉得班主任可亲可敬。

2、善于调查。比如,可以出一些这样的题目:“某某我想对你说”、“我希望„„”等,叫学生自己写,这时学生就会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内心世界的苦闷、烦恼、快乐等等发泄出来。同时,班主任在批改这份特殊的作业时,给予适当的评语,这样就可以与学生们进行无声的心灵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及时引导他们。当然,在教育和写评语时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势压人,而对于一些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虚荣心强的学生,可采取一些不伤害其自尊心为前提的个别谈话和指导。

3、重视家访。家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成功的家访能使家长更加佩服老师,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决心。班主任在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时要掌握分寸,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即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要求家长不要放松要求。对于某些方面较差的学生,向家长汇报时要挖掘他们在学校的点滴进步,不要当面告状,不能把家访当作是告状的机会,特别是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要告诉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学生。

三、科学施爱,用智慧之爱教育学生

爱是教师的灵魂,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待。在班主任工作中,

没有爱是不行的,但只有爱是不够的,师爱还应该充满智慧,科学合理的实施爱的教育。

1、爱应充满感情

真正的师爱应充满感情,这种感情,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的真诚的感情。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不是有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气温下降,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下课时与他们一起玩耍嬉戏;学生问问题时,俯下身子用心倾听。这样班主任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是朋友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母的尊严。

2、爱应严慈相济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该注意分寸,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一方面,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不能成为一种“阶级对立的关系”。有的教师认为爱就是严厉,坚信“棍棒之下出高徒”的论调,主张采取强制、管束、呵斥、体罚等方式教育学生。当然,严格并非错误,但过分严格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多种心理和伦理的缺陷,也和时代的主体教育精神相违背。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功能和地位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不再是纯粹的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形象也不应该还是传统的板着面孔的“师道尊严”。况且,对学生过分严厉,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恐惧感和厌学等不良情绪,对学生

的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压抑,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者唯唯诺诺,缺乏自信和主见;或者性格乖戾,烦躁不安。另一方面,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也不能过分亲密。有的班主任与学生嘻嘻哈哈,甚至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其关系可谓融洽,但这种“打成一片”的现象并不十分恰当。过分亲密和放纵,就会缺少原则及为师的尊严,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力就会荡然无存,从而导致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得力,长此下去,必然无法形成良好的班风。

3、爱应公正无私

“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班主任对他们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个人好恶的原因而产生情感倾斜。如果一位班主任偏爱部分优秀生,必然会强化他们的自负心理,从而养成他们只能接受表扬而不能接受批评、经受不起挫折的脆弱心理;同时又会引发和加剧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与逆反心理,班主任对他们越冷漠、越粗暴,他们受伤害的程度越深,与班主任对着干的劲头也就越大。长期下去,势必严重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反之,如果班主任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班集体就会充满真诚、友善、活泼、上进的气氛。

要真正公平地爱学生,必须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把每一位学生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同时也要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价值,不能幻想用一个截然统一的标准去“修理”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素质教

育要求我们平等地对待有差异的个性,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发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班主任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习成绩优异,但可以培养每一个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好素质,如品德优秀、能吃苦耐劳、愿意学有所长,为社会尽心尽力等。因为,社会不仅需要尖端的科技人才,出色的管理干部,能干的政府官员等,更需要大量的平凡的劳动者。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要因势利导,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人兴趣,培养合格加特长的高素质人才。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成功欲望,只要教育得法,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是可以造就的,绝不可因为成绩的好坏或其他原因而漠视部分学生或偏爱部分学生。

4、爱要学会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为成年人的教师尚且犯错,何况学生呢?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超人,犯错误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现象。有谁从小到大一点错误没犯过?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改过的过程。对犯了错的学生,不少班主任常常大动肝火,疾言厉色地训斥,还动辄罚站罚抄,甚至写检查,请家长。这么做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可实际效果如何呢?班主任生气发火,有伤身体;学生挨骂受训,不仅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班主任,甚至“明知故犯”,和班主任唱对台戏。

师生关系恶化。与其这样,不如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这些错误,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包容这些错误。其实,不宽容地对待学生,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往往还会带来一些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宽容并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恨铁不成钢;不允许学生犯错误,一旦学生犯了错,先是训斥、指责,然后要求其承认错误,作出保证等等,学生虽然表面上表示服从,内心却产生了强烈了对抗情绪,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起了相反作用,原来十分优秀的学生,也因此而失去信心,后进生更加破罐破摔。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在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时候,必须宽容地对待他们,先认真地听取他们的心声,想办法化解他们心头的抵触情绪,把他们的错误化解为上进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阻止他们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当然,宽容错误决不是纵容学生犯错,更不是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管不问。对学生的错误不大加声讨,不苛责学生,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些错误。再说了这些错误也并非一无是处,有时它可以起到一种反面教材的作用。班主任要具备高深的师德修养,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心里要容得下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出现过错时,应循循善诱,切忌与学生斤斤计较。当情绪低落时,一定要克制,在情绪激动时也不能冲动。必须等情绪稳定时方可着手处理问题。记住,千万不要跟学生过不去,否则,在学生吸取了“切肤之痛”的教训后,带来的往往是怨恨心理的

蓄积,逆反心理的滋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酿成悲剧。宽容学生的错误是理解学生爱学生的表现。因为宽容,给了学生足够的尊重,给学生留足了面子,更给了学生一个反省和改过的机会。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宽容,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可以给班主任处理问题时留有余地,但并不是无原则的放任自流。

四、赏识鼓励,用赞赏之爱沐浴学生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人类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得到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给予的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屈时,最需要得到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 „教师的赏识激励是学生发展的最大动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为学生才华的显露和锋芒的显现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为学生形成和增强自信“推波助澜”,让学生在被欣赏的幸福感中时时摘取“成功的小花”。特别是对于一些“素质平平”的学生,一定要努力找出可赏识、可激励之处,用多种方式进行赏识激励。魏书生曾这样赏识那些学习不好的“差等生”:尽管他们上课听不懂、跟不上,却仍然陪着其他学生听讲,一节两节,一天两天,长年累月,这容易吗?尽管老师不高兴时常拿他们当出气筒,可他们每每见到老师,总是笑脸相迎,礼貌问候:“老师,您好!”

这是何等的胸怀!尽管老师在课堂上常常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批评、指责,但毕业后见到老师,往往比那些学习好的学生还亲热„„所以,作为班主任,就要善于从非惯性的角度去看问题。有时,班主任的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可能令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赏识教育就像沐浴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永远都需要这种特殊的养料。所以,班主任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夸奖、赏识和激励。

【参考文献】

[1] 《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期

毛蓓蕾

[2] 《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年第2期

顾明远

[3] 《爱心与教育》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第1期

李镇西

[4] 《民主主义与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美)杜威著

王承绪译

浅谈特校班主任如何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

八角小学关于实施三爱教育征文方案(推荐)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

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

小学班主任教育格言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

《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爱的教育.doc》
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爱的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