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说明

2020-03-02 00:35: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雁塔北广场简介

项目名称:西安大雁塔北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项目地址:西安市曲江大雁塔 竣工时间:2003年12月30日 设计师

:黎少平、寇键超

设计单位:香港AHB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台北元宏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日建设计株式会社 获得奖项:“设计中国城市之未来”2004年中国国际景观设计作品大赛专业组金奖大雁塔北广场自2003年5月8日破土动工,

2003年12月30日竣工,并于31日对外开放,历时8个月。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座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大雁塔广场位于举世文明的佛教圣地大雁塔脚下,广场周边占地近1000亩,包括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雁塔西苑、雁塔南苑、慈恩寺、步行街和商贸区等。北广场位于著名的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定大雁塔为南北中心轴。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整个工程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广场整体涉及概念上以突出大雁塔慈恩寺及唐文化为主轴,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构成。它将不仅是全国最好的广场之一,更将成为全国重要的唐文化广场。重现长安历史风华,再造大唐盛世文化。

观光旅游城市的再开发,以大雁塔为核心,以盛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轴,以全年多达100万访问大雁塔游客为对象创造出西安市民能够享受和欣赏的消遣据点。

1 唐文化为主轴:建构曲江成为未来西安最具文化产业,地域商业,国际观光,休闲

游憩与居住等复合性具有多元特色的开发特区。

2以唐城历史为主构:以旧唐城的结构纹理与里坊规划为主要构架重新规划,透过开放

空间及主题特区的植入,强化都市空间结构特色

3 以唐风建筑为主题:透过建筑元素与形式的解析,及现代构造技术与材料的结合,将唐风建筑转化成具有现代质感与文化特质的样式

4 以佛教文化为主旨;塑造大雁塔使其成为地标中心,透过整体都市公共空间元素与意象的布局,传达佛陀慈爱的实践观与世间观

5以丝绸之旅为主题:将中国盛唐时期文化的多元兼容特质与商业贸易的国际观,呈现于土地使用商业主题的构思与都市景观的设计上

大雁塔南广场

大雁塔南广场建于大慈恩寺前,是对佛文化的阐释,于2001年初建成开放。占地32.6亩,包括玄奘雕塑、园林绿地、花岗岩铺地和水面过桥等设施。

有李白 杜甫 怀素 僧一行、孙思邈 韩愈 玄奘等一些历史人物的雕像。 雁塔古刹佛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阐释。

花岗岩铺就的地面和水面过桥展现了南广场的庄严与肃穆,园林绿地勾勒出一幅唯美古朴的画面,雄伟高大的玄奘雕塑似乎正在以

“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和入世的积极姿态,面对广大信徒大众讲经开示、宣扬教义,向人们传达着佛法的神奇与生命的奥秘。 名称 大雁塔南广场 面积 32.6亩年代 2001 风格 佛教大雁塔位于和平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3年。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这座塔初名为经塔。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赞叹。这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其特点是:砖结构体现出木结构的斗拱风格。砖墙上显出“棱柱”来,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形式。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随着西安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外朋友来观光者日益增多,而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又是必到之处。这里帖一些图供游玩时参考,照片拍的不好仅供看景。也欢远各位朋友将大雁塔周边一年四季、白天夜晚的美景发上来,以展大唐风彩。我拍的路线是由北广场东口而行,由东向南而转,至南广场,再由南向北回到北广场西口,中间穿插了一些广场周边小景,但拍的却不太全,只能看个大概。 东大门:

[2008-04-27 17:25 补充如下] 那就改成“官方说:亚州最大广场——西安大雁塔北广场随拍集锦” [2008-05-01 14:05 补充如下] 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西安市南部,大雁塔北广场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墙,东到广场东路,西到广场西路,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64米,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整个广场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等组成。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广场南端设置“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景观。大雁塔北广场创造的新纪录: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西安著名的大雁塔脚下,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音乐喷泉广场,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为目前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北广场音乐喷泉规模宏大,体现出古都王者风范。喷泉位于广场的中轴线上,南北最长约350米,东西最宽处110米,T字型结构,共分为百米瀑布水池、八级叠水池及前端音乐水池三个区域,既可分区独立表演,也可整体表演。喷泉样式多变,水柱形态各异,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娇嫩、多姿。水柱腾空,四散而下,似莲花,状彩蝶,水珠相交,水雾蔓延,又好似千百海鸥振翅、南山茫茫云海。广场中心还有60米高喷水柱。水柱直飞冲天,气势壮观、磅礴。随风散落的颗颗水珠,在灯光的映射下迸发出晶莹的光洁,犹如剔透的珍珠漫天飞舞在广场上空,旋即幻化为肆意的水雾,为大雁塔北广场平添缥缈之气。此外,广场还兴建有园林景观与陕西民俗文化长廊。音乐喷泉南侧,绿地环绕,青草依依,民俗雕刻散落其间,构成了别有风味的陕西文化景观。大唐长安,华采纷溢。大雁塔北广场塑造出了古城西安的新景象,用清丽的水珠与

多彩的生活休闲景观延续着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盛世华章。景点旅游提示门票:北广场为市民休闲场所,不设门票。到达方式:西安市内乘坐

19、

5、

21、

22、

24、30、

44、2

24、40

8、521等路公交车均可到达。据了解,始建于公元五八九年的大雁塔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译经。今年西安市有关部门开始对大雁塔进行大规模周边改造工程,形成以大雁塔为中心,占地近一千亩,包括北广场、南广场、雁塔东苑、西苑、南苑、步行街和商贸区等在内的旅游新景观。整体设计凸显大雁塔慈恩寺及大唐文化精神,并注重人性化设计。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北广场采用唐代里坊的九宫格局,中央为主景水道,八个篮球场大小的大型喷水池呈阶梯式上升,每个水池既可各自按照不同的音乐喷水,更可以合并形成巨大的叠水景观和矩阵喷泉,矩阵喷泉由一千七百多个泵组成,喷火火泉从水里喷出,可在六米左右的高空充分燃烧低温爆开,更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先进的音响系统和灯光照明,使喷泉声、光、水、色有机交融。大雁塔北广场目前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据介绍,该广场还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广场雕塑群。两个百米群雕、八组大型人物群雕和四十块地景浮雕都着意凸显大唐的文化精髓,万佛灯塔塔体的雄壮、塔身上的大小佛像、密檐的细部处理从形式到内容都暗示着唐代文化的审美精神,“大唐盛世”和“丝绸之路”浮雕则再现了唐代的繁荣与活力。 [2008-05-01 14:11 补充如下] 西安大雁塔简介:大雁塔位于和平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3年。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这座塔初名为经塔。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赞叹。这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

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

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则是后人为了区别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塔内有木梯,可以盘旋登塔,自券门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光。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 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大雁塔原称慈恩寺浮图。经历千辛万苦取回佛经的玄奘法师以“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并妥善安置经像舍利为由,拟于慈恩寺正门外造石塔一座。遂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图表上奏,唐高宗由于玄奘所规划浮图总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恩准朝廷资助在寺西院建五层砖塔。此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其塔基成方形,边长120尺约42米左右,塔身加塔刹相轮、露盘通高180尺,每层皆存舍利,共一万余粒。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然而,玄奘法师亲自组织建造的这座塔,因转表土心,风雨剥蚀,草木丛生。五十余年后逐渐毁坏。于武则天长安年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施钱重新基建,更新改造为七层宝塔(人称七级浮屠),较前更加庄严雄伟。人们常说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概由此而来。大雁塔是我国仿木构楼阁式砖塔的佼佼者,更以“唐僧取经”故事驰名中外。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为64.7米,塔基现高4.2米,南北约48.7米 ,东西45.7米,塔体呈方锥形,底边长为25.5米,塔刹高4.87米。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我国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一层二层多起方柱隔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开间,五六七八层为五开间。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每层四面均有劵门,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唐太宗御撰的《圣教碑》和高宗李治所撰《述圣记》两通珍贵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塔内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古城全貌,令人心旷神怡。千百年来大雁塔一直是古城西安的标志和象征,曾经作为西安的市徽,是我国政府接待外国元首及国际友人的场所之一,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塔座】大雁塔塔底皆有石门,门楣门框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在南门东西两侧的碑龛内镶嵌着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均为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碑文高度赞扬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碑刻。塔座登道的动测墁砖处,平卧有一通“玄奘取经跬步足迹石”,所刻图案生动反映了玄奘当年西天取经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万里征途、始于跬步、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一层】在唐时新进士及第后,有大唐天子于杏园赐宴,于曲江聚会饮酒,慈恩塔下题名等风俗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进入南门,洞壁两侧镶嵌有多通明代题名碑,其中“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乃是当时“雁塔”之风光写照。此外,描写玄奘辉煌一生的《玄奘负笈像碑》、《玄奘译经图碑》也是值得一观。在塔内一层通天明柱之上,悬挂着四幅长联,写的唐代的历史、人物、故事,身临其境,呤诵一番,颇有原词原句的感受。一层塔内,还设有古塔常识及中国名塔照片展,展示了佛塔的起源与发展,佛塔的结构和分类。

【二层】大雁塔二层的塔室内,供奉着一尊铜质金鎏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像,系明初宝贵文物,被视为“定塔之宝”。到此游览的游客均争先礼拜瞻仰。在两侧的塔壁上,还附有文殊、普贤菩萨壁画两幅及现代名人书法多幅。多是唐代诗人登临大雁塔有感而发的诗句,琅琅上口、意味悠长。 【三层】在三层塔室的正中,安置一木座。座上存有珍贵的佛舍利及大雁塔模型。有关舍利的由来有着一段美丽的故事,系印度玄奘寺住持悟谦法师所赠,属一乘佛宝。大雁塔的模型是严格按照1:60的比例,请名家制作,选材上乘,惟妙惟肖。

【五层】大雁塔五层上,陈列着一通释迦如来足迹碑,该碑是依据唐代玄奘法师晚年于铜川玉华寺请石匠李天诏所刻制的佛足造像复制而成。上有诸多佛教图案,内涵十分丰实,素有“见足如见佛,拜足如拜佛”之说法。在五层的塔室内,还收集展出有玄奘鲜为人知的数首诗词。可窥见玄奘很高的诗词艺术造诣。 【六层】六层悬挂有唐代五位诗人诗会佳作。公元752年晚秋,诗圣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酒筹助兴赋诗述怀,个个才华横溢,诗句出神入化。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

【七层】来到大雁塔的最高处,您可向四周远眺,古城四方四景尽收眼底,恰如置身于理想而神奇的佛国仙境。七层的塔顶,刻有圣洁的莲花藻井,中央为一硕大莲花,花瓣上共有14个字,连环为诗句,可有数种念法。壁上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他在印度所闻的僧人埋燕造塔传说,向游人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雁塔文化: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是指在长安考中的状元进士齐集大雁塔题名,以及武举在小雁塔题名的文化活动。是学子们考取功名以后,进行欢庆和纪念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重要的传统内容之一。

唐代时期,科举制度日趋发展和完善。

每年新科进士燕集曲江进行宴庆,官方便在

曲江池西侧杏园设关宴欢庆,故称杏园宴。

唐中宗神龙后,杏园宴罢,这些进士又齐集慈恩寺塔下进行题名活动,称为“雁塔题名”。可是雁塔题名究竟始于唐中期何时何人,却无详实史料记载。有说始于韦肇,有说始于张莒,但可以说,此二人是雁塔题名最早的人。自他们题名于大雁塔后,雁塔题名的文化活动一直沿袭到清末。唐朝对科举十分重视重视,以士取仕成为唐代文人学子的仕途之始,取得功名的必由之路。而在大雁塔题名以资纪念,为非常荣耀之事。明嘉靖十九年,陕西乡试题名碑文就是:“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据史料分析,仅在唐代的8000余名及第进士中,约有五六千名及第者题名于雁塔。在古都长安的雁塔题名活动虽延续一千多年,而进士题名仅仅延续到唐末。因为自唐末以后各朝各代,长安失去了首都地位,后来在长安仅仅是陕甘两省乡试举人仿效唐进士雅举在雁塔题名。以后历代及第进士也仍在各朝的首都京城进行进士题名,乃是长安“雁塔题名”文化活动的效仿和延续。

大雁塔

大雁塔

大雁塔

大雁塔 导游词

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导游词

大雁塔导游词

陕西大雁塔

大雁塔调研

《大雁塔说明.doc》
大雁塔说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