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成长体会

2020-03-02 15:37: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听“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培训会的体会十一道沟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小学部辛平

2010年5月16日在长白县第二中学召开了“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教师培训大会。会上,几位专家就“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为各校教师讲授了生动、精彩的一课。身为班主任的我社受益匪浅。

在会中各位专家例举生动的例子,为我们讲授了从哪些方面注意如何教育孩子。很多老师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这是因为没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的配合,中小学教育已经很难的顺利进行。但家长也在很委屈的说:为了孩子的学习,已经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爱好。是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对子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投入,许多家长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老师的工作,成了“助教”。可相当一部分家长又会发现,他们管得越多,孩子的自觉性也越差,管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出现“给家长学习”的现象,同时很多孩子还会出现:责任感不强,意志力不强,任性,自私,与家长产生隔阂,诸多问题

家长的苦心耕耘,并没有得到丰硕之果。把家长推到这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家长强烈的参教意识与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的,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性格的形成,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绝对不小于学校教育。但许多家长却把自己当成是孩子功课的辅导员,监督员。当然,家长参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教师的作用,这也不是不可以,有时也有好处。但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特殊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家庭,孩子根本无法立足于社会;家庭教育的功能发挥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说:“帮助儿童最好的途径就是帮助父母。”家庭教育的问题已经十分紧迫,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承担起教育学生和指导家长的双重任务。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教师的文化素养相对来说比家长高,教师在文化素养上的优势,使得绝大部分家长 乐于倾听老师的意见,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这是老师参与指导家庭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

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及补充,不是“哄孩子”,不是惩罚,不是不停的说教,不是“树大自然直”的淡薄,也不是只“抓孩子的功课”。陶行知先生说:“发现你的小孩,了解你的小孩,解放你的小孩,信仰你的小孩,变成一个小孩。”家长只有保持童心童趣,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教育是一件天长日久的事情,要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但教子却只有一时的热情,而无持之以恒的心志。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在家庭里,威信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爱恋,信赖,尊重和肯定的态度。家长的威信越高,教育效果也越好,只有孩子心悦诚服的信赖父母,热爱父母,才能接受父母的教育。

教师要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家教态度和方法。管制是很多家长喜欢用的方法之一,他们的思维定势是对孩子的缺点特别敏感。用种树来比喻,不能只顾剪枝,除虫儿不注意浇水施肥,提供营养。孩子当然要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但更重要的是发现他们的优点,发扬他们的优点。使之成材。除此之外,放任,从容,唠叨 …… 都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错误方式,现在一些孩子的性格上的障碍,通常是成年人没有分寸,不懂得孩子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而过多地干预孩子的生活世界造成的。

每一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每一位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家长和老师是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并肩作战的战友,让我们的孩子们撑起未来的天空!

亲子共成长

亲子共成长工作计划

亲子共成长工作总结

家庭教育亲子共成长

亲子共成长学习心得

亲子共成长学习心得

亲子共成长读后感

亲子共成长备课

亲子共成长(推荐)

亲子共成长方案

《亲子共成长体会.doc》
亲子共成长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