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全程说课稿

2020-03-03 03:49: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翠 鸟》第 二 课 时 全 程 说 课 稿

封丘县实新学校 袁利娟

本次我全程说课的主题是围绕《翠鸟》这篇课文展开的,《翠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课文,本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它颜色艳丽、小巧玲珑,十分惹人喜爱。

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也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本文文字优美,写法特点鲜明,是培养学生语感,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好范文。

下面我将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三个维度进行全程说课。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课前我是从阅读、思考、导学案的编订及修改等方面来进行备课的。 第一,看课本看课标

我先翻看了课本,清楚的了解到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就阅读了小学中年级段新课标关于阅读的要求,课标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看教参

了解到新课标要求后,我又翻看了教参,《翠鸟》是第六单元的精选课文,第六单元是以“鸟儿”为主题,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可激发爱鸟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并热爱鸟类。

单元目标明确提出:

(1)要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学习抓住特点观察,懂得如何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并且背诵《翠鸟》一课描写翠鸟外形的段落。

(3)学句子,读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以鸟作题材习作,学习用学过的词语描写记叙的故事,并用学过的方法把事物描绘的更生动。

本课教学目标也提出:

(1)要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培养喜爱鸟类、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翠鸟外形的段落。 第三,看本单元知识结构的编排体系

《翠鸟》是本单元的精选课文,除要求认字识字,完成课后练习题外,还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为自学选读课文做准备。

第四,看学情

我们班的孩子纯真而富有爱心、求知欲强且喜欢读书,热爱生活,并多居住在农村,对于小动物他们并不陌生,特别是鸟。在平时中,孩子们时常会看到麻雀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鸟,偶尔也会学几声鸟叫,但对于翠鸟却很少见,或者说从未见过。但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上漂亮的翠鸟。

综合以上四点,并在第一课时进行整体感知课文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我定的原学习目标一是:我能联系上下文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并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后来集体教研时,介于本课文字优美,写法特点鲜明,是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好范文,于是大家商议,将本课的侧重点放在课文是怎样写的。再者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它倾向于生物课所教内容,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要了解一下就行了,于是根据本课重点段落,我又将学习目标改为我能从多个方面来理解翠鸟捕鱼时动作很敏捷。这一改变实现了语文从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到这篇文章是怎样写的转变,并且符合目标制定的四要素。第二个学习目标不变,还是我能用我的话把翠鸟捕鱼的过程完整的说出来。 这样学习目标就做到了恰当、具体、分层、可测。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

由于本课教学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让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深入探究,体会翠鸟的外形美丽和动作敏捷。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原来准备用复习词语导入,让学生读词语,用重点词语造句,为的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外,这些词语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归类的,或表示颜色,或表示动作,为以后学习归纳做铺垫。但是后来议课后发现,这与我制定的第一个目标不符合,本着导入与学习目标相照应的原则,将原导入调整为配乐让学生集体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孩子们开始讨价还价,为了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挑战自我,勇于超越自我,于是,我就和孩子们约定,下一节课如果会背的站起来背诵,老师将授予这些孩子“记忆小博士”的称号,并加两分,那些努力背诵但还没有背熟练的孩子只要打开书能认真读,就为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也给个鼓励给他们加一分,最后本着我校“三三一”高效课堂模式展示三层次的要求, (一是让学生照着书读;二是让学生不看书背读;三是不看书但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较完整的表达出来。)找学生按照电子白板的提示按照一定顺序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来复述翠鸟的外形,对于这些孩子,老师将授予他们“记忆小天才”的称号,并奖给他们三分!以此来激励孩子学习。

二、自学环节

导入后紧接着就是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进入自学环节:首先让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小声读,站着读,坐着读,也可以同桌互读,遇到不会的或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设计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快乐的读书。

其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翠鸟很机灵,动作很敏捷?通过在其他班试课,我发现学生不能完整的把这些词语都找出来,要么是多找,要么是少找或找错,后来在议课时,我们发现不是我们的孩子不聪明,而是老师没有说清要求,随后我就又把问题修改了一下,变为默读课文的第

二、三自然段,在默读的过程中,从文中哪些动词可以直接看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很敏捷?变自由朗读为默读,将问题具体化,在上课就好多了。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只有在教学中生成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在这个环节中,“只有苇秆还能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是从侧面描写翠鸟捕鱼的动作很敏捷,这本来是作为教师点拨的,没想到一个聪明的孩子脱口而出,这时,我就表扬她说,咱们班珊珊,真聪明,老师还没讲,她就明白了,接着我就追问她并鼓励她说说自己的思路,并邀请她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我想如果孩子说不到的,我在点拨,但事实证明,我的孩子要比我讲的精彩!

美国教育家曾说过:光是听,我会忘记;光是听和看,我会记得一点点;我听看并用、提问或与别人讨论,我开始理解;通过听、看、讨论、实践,我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只有亲自教别人的时候,自己才真正用有学问。

爱德加戴尔也说,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教学模式,多给孩子提供这样的平台。

三、合作环节

初稿中的合作环节是翠鸟的外形和它的捕鱼本领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去对比感受,但学生做起来有一定难度,且占时较多,后来经过议课,我明白自己没有抓住重点,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花费过多时间让学生去深究生物学知识,于是我就降低了难度,把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列出来,改成了选择题,但问题又出现了,这毕竟是合作环节,连线又显得过于简单,本着合作六要素中合作内容要有讨论的必要性,于是最终决定将原来点拨部分(学习了翠鸟这篇文章,你认为该怎样写好小动物的文章呢?)放入合作中来,学生合作,教师点拨,在合作中点拨。

在进行这个环节时,教师提问要是描写动物时,你会描写什么,学生回答的什么都有,这是老师就很好的引导:孩子说写小兔时他写了小兔长着长长的耳朵,我就说这你在描写它的外貌,学生说在写小鱼时,写了小鱼睡觉时眼睛是睁着的,因为它没有眼皮,于是我就赶快引导你描写小鱼睡觉的姿势其实就是在写它的生活习性,从而再次引导到本课的主题上。

四、反馈检测

这个环节是出示本节课的必做题和选做题,原来设计的选做题是仿写句子,实际考察的是修辞中比喻句的用法,没有对应第一个学习目标,后来改为了填翠鸟捕鱼的动词,与第一个学习目标相对照;而选做题设计的是一组连续的动作图片,只是初稿设计的是关于人的动作图片,经过同行点拨觉得既然本课教学与动物相关,因此我把选做题题换成了关于动物类的捕食图片,这样就更贴切学习目标,符合了检测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原则。

一节课下来,教给学生很多的知识,课后通过学生做练习我发现,本课内的阅读题做的很好,基本无失分,但是关于一些近义词处理不到位,个别孩子总是出错,那么在上学科记忆操时,我找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做近反义词训练,让学生先读,并换种说法使句意不变或相反。

第三部分: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正是由于反复研读我校“三三二一”高效课堂模式,在熟练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支撑,才能成功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最大的贡献是把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理念变成了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呈现出了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敢问,敢说,敢讨论,形成了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气氛;读、说、议、评、写有效学习手段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碰撞。

导学案在制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导学功能,体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和学习探究话的三个层次,学习目标做到了恰当、合理、清晰、可测并体现了“三对照”。此外,本节课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以读写结合的形式,教授新课,根据第二课时教学反馈情况,及单元习作要求,在下节课我设计了一节修改描写小动物习作的作文讲评课,作为本节课的延伸。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小组点评没有做到位,学生在点评中,外在形式及内容点评的较好,但第三层次的点评——质疑和反问,几乎没有学生能达到,可见学生还没有养成质疑的好习惯,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我要感谢我们教研组给我的帮助,感谢学校及领导给我们展示的机会,在此衷心的道一声:谢谢!

翠鸟说课稿

翠鸟说课稿

《翠鸟》说课稿

翠鸟说课稿

翠鸟说课稿2

5、翠鸟说课稿

课文《翠鸟》说课稿

翠鸟说课稿1

三年级下册《翠鸟》说课稿

翠鸟优秀说课稿(推荐)

《翠鸟全程说课稿.doc》
翠鸟全程说课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