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记录

2020-03-02 14:59: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调研记录

事件:11年8月22日于吉林省金融办进行调研,了解全省的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情况。

调研记录:

Q1:目前信用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A:国家提出这么多年,但自己本身没有完善的组织体制、法律法规及政策,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但侧重征信体系建设。其次各个省相关管理机构不同,各行其事。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平台建设这块,人民银行不将自己的信用系统与他人共享,而地方部门如工商、税务、海关、环保等也在自己做自己的(政府部门基于安全和部门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对自己所拥有的信用信息采取保护)。假设能建立起共享平台,也不会包括银行业。

现在国务院有个提法: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征信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然而由人民银行管理当地信用共享平台并不切合实际。

Q2: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如何?

A:我省从2000年开始抓这件事情,2003年由经贸委移交商务厅负责,目前我省成立了金融办(省政府直属部门),至此金融办主抓全省的信用体系建设。08年9月由吉林省发起,吉、辽、黑、内蒙古三省一区信用主管部门共同签署了《东北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合作方案》。吉林省虽然宣传活动开展有序,但硬件方面建立数据库、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没做,领导组织方面领导小组已经撤销。吉林省的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最慢。

Q3:我省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慢的原因是什么呢?

A:服务平台没建起来,这是关键,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基础的东西没有,信用体系建设就没办法向前发展。浙江省的银行和政府平台虽也不联网,但政府会向银行提供非金融的信用信息;辽宁省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此我省现在正准备建立一个“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已经把这个项目报上去了。

Q4:是通过发改委吗?

A:不一定,现在由政府决定。

Q5:这套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个人信用体系吗?

A:不,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个人信息具体怎么用还正在研究,故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属于“明年计划”,还未有成熟的想法,个人信用体系将来面向谁来用还是个问题。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正在推进,专家评审已经通过了。

Q6:从金融办角度来讲推进这件事情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A:资金没有落实,发改委不提供项目资金,我们希望政府靠财政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由政府出资自己建也可以寻找有资质的公司、机构来建;其次协调各部门也有困难,我们正在研究成立管理平台,再由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各个部门都希望有这样一个平台,但是难就难在各部门给什么信息、不给什么信息的确定上,在协调各部门提供信息的方面存在困难;最后在政府各部门共享信息上也有障碍,将来的实际操作估计需要部门谈判、协商。

Q7:咱们省有信用服务机构吗?

A:本省有的,如吉林省信用评价认证中心,问题是怎么把建立信息库和交换平台结合起来。

Q8:我省信促会具体是什么样的一个机构?

A: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会(简称吉林信促会)创立于2004年8月28日,是金融办的下属单位,是我省主导成立的全国第一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协会。对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业务指导、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开展社会信用与信用行业的调研工作、培养信用专业人才,并开发信用相关项目、开展信用等级评定等工作。

Q9:社会信用体系做的比较好的有哪些省份?

A:浙江、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都做的比吉林省要好,吉林省属于起步早但发展慢的,其中,黑龙江省和浙江省都出台了企业信用互查,但吉林省就没有。远处说沿海地区如上海、福建还有南方的江苏、安徽、湖南、内陆的河南做的都可以,但大多是省内某个地区的信用体系做的不错,例如河南郑州做的就比较好,信用体系建设的主管部门是统计局,由它将政府机关各个部门的信息统计起来。 Q10:浙江省做的好是否和它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A:不完全是,本来浙江、上海、江苏推进的就很早,浙江省在2002年就已经拉开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序幕,并健全了工作体系,在我2006年去浙江时那里就已经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有了进展,我们去那里就是学习人家的经验。 Q11:(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硬件其实好搭设,主要是一旦运行就会有困难。 A: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设想,就是将来分别搭建几个平台,针对不同的使用群体,然后再建立一个管理平台,一锅端在这里肯定是行不通的。 Q12:银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的还比较靠前。

A:是,尤其现在银行在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走在了前头,但它做的主要与贷款有关,而我们需要的是将大量的各方面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来形成企业完整的形象,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银行的那些片面的而是大量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 Q13:人民银行与网通等做了信息资源共享,但据我所知我们政府部门在这方面还没做起来。

A:是,政府很多部门关于个人的信用信息还没有,除了个人身份情况,这主要还是在公安司法部门使用,像商业信用记录和个人信用卡使用等有关记录还是银行专有的。

Q14:我认为资金的问题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机制、体制建设。

A:是,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国家信用中心,但由人民银行来牵头并不切实际。央行已经出台了征信条例,但是国家层面上的还没有,故已经出台的或者正在酝酿的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依据、规范,属于各做各的。人民银行的征信条例涉及对中介机构的准入和管理,但和地方政府撇清了关系,如中介机构不需要到政府备案,人民银行直接插手到地方政府来管理这件事,但这是国务院批准的,银行并不好实施,将来怎么管理信用中心还不好说。

Q15:咱们省有哪个地市做的比较好?

A:松原市做的比较好,于2010年6月成立松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会,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工作;整合相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协助市金融办、人民银行等研究行业信用政策。

调研记录

调研访谈记录

东航调研记录

暑期调研记录

机构调研访谈记录

调研培训讲座记录

贵阳民营企业调研记录

走访慰问困难户调研记录

调研报告:原始访谈记录

走访慰问困难户调研记录

《调研记录.doc》
调研记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