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海菜腔田野调查报告

2020-03-02 14:23: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彝族海菜腔传承现状的田野调查报告

河南淇县教研室 李 文 杰

为完成导师普丽春教授主持的2009年“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和本人的毕业论文《彝族海菜腔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笔者先后两次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建水县和石屏县进行了田野调查,共计34天,现将调查资料与分析结果作以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调查内容:彝族海菜腔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的传承现状

(二)调查时间:2009年12月24——12月29日 2010年1月5日——1月31日

(三)调查地点:建水县:南庄镇高寨村、甸尾乡跃进村委会泥冲村、青龙镇老李硐小学、

官厅镇桃园希望小学、临安镇庄子河小学

石屏县:文化馆、龙朋镇文化站、龙朋镇巴窝村、龙朋小学、

龙朋镇巴窝小学、石屏三中

(四)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笔者共发送三种形式的问卷:

第一,村民访调查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调查对象为石屏县龙朋镇巴窝村委会大寨村人,调查方式为随机调查,因为被调查人中很多不识字,故年老的被调查人多由笔者提问并做记录;

第二,中学生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石屏三中(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的部分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97份,有效率为98.5%;

第三,小学生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石屏县龙朋小学

5、6年级部分学生和巴窝小学

4、

5、6年级的学生,发放240份问卷,回收24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38份,有效率为99.2%。

2、访谈法。被访对象主要有:建水县、石屏县文化馆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 ;石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领导;建水县教育局领导;石屏县龙朋镇文化站有关领导;被访学校的领导及师生。

3、参与性观察法。运用参与性观察法,深入到龙朋镇巴窝村,与当地人“同吃”、“同吃住”、“同劳动”,通过日常生活的接触,直接倾听、观察和体验当地人所思所为,更深入、更真实的获得其对海菜腔文化的认识、态度、价值取向及传承和发展的看法,为探讨传承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

(一)彝族海菜腔概况

彝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个省区,大多居住在金山江、红河、南盘江、北盘江等两岸的山区和高寒山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的石屏县城东南有一个被称为“人间第二西湖”的异龙湖,方圆近百里,民族艺苑中的一枝奇葩——海菜腔就发源于此。异龙湖内盛产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海菜”,彝族支系尼苏人在湖内边打捞海菜、打渔撒网边高唱民歌,因这种民歌与海菜相关,就被当地人民称为“海菜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生产、劳动时创造1独特的娱乐形式——海菜腔在明末清初逐步演变成为以情歌为主的文化形态,演唱它的地点也多由湖上转移到“吃火草烟”玩场。“吃火草烟”是石屏、建水、通海一带彝族青年男女独特的娱乐方式,因姑娘们给小伙子装烟丝、燃烟,小伙子吃(吸)烟而得名,“吃火草烟”多选择夜晚在村外的山头上进行,伴随着熊熊篝火,他们通过唱海菜腔,跳烟盒舞而达情言爱,谈天说地,自娱自乐。这种恋爱方式因与中国传统的“遏人欲而存天理”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而被认为有伤风化,多次被封建王朝禁止,故海菜腔又得一贬称“草曲”。*期间被列入“四旧”行列的海菜腔更是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吃火草烟”的青年男女被驱赶,被打击,甚至被当成阶级敌人来批斗,造成了无人敢唱海菜腔,人人羞唱海菜腔的状况。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下来的海菜腔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业绩:2001年,石屏县龙朋文化站和云南田丰音像制品公司拍摄的滇南彝族四大腔,推向市场;2002年,石屏县民政局与田丰公司合作摄制了彝族尼苏歌舞、舞龙等三盘光碟,推向市场;2004年民间艺人施万恒、李怀秀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获原生态对唱组金奖;2005年李怀秀、李怀福姐弟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赛获原生态唱法金奖;2006年5月, 海菜腔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菜腔流传于建水、开远、个旧、通海等地,是彝汉民族交融的产物,它是彝族唱腔、汉语

唱词的完美结合。它集独唱、领唱、对唱、齐唱、合唱于一身,音域宽广,高亢如山峰叠起,低缓似溪水潺潺,被誉为“滇版诗经”、“没有污染的艺术”、“民族中的美声唱法”、“真正伟大的艺术”。

(二)传承现状

1、家庭传承现状

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开端,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这种个体社会化实际上就是个体学习文化的过程,是个体“文化化”的过程,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家庭是所有文化的一种基本的教育与传承机制,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学校。家庭文化传承是一种在家族内进行的传承形式,主要通过长辈对晚辈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家庭成员的互相学习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海菜腔大多是青年男女在玩场上演唱的情歌,故传统海菜腔传承是排斥家庭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海菜腔不在家庭传承的风俗习惯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为这种传承方式得到了广泛认可,海菜腔演唱能手开始教自己的子孙唱海菜腔了,家庭成为了海菜腔文化传承的新的传承场。笔者以后宝云为例说明这种变化。

后宝云,男,彝族尼苏(三道红)人,1942年11月生,石屏县龙朋镇巴窝大寨村一社人。海菜腔烟盒舞高手,擅长即兴创作,白话腔出口成章,烟盒舞优美洒脱,被当地群众誉为“海菜腔师傅”、“曲子老板”、“款白话大王”、“烟盒舞能手”。他多次到北京、港台及国外演出,并长期致力于培养了海菜腔烟盒舞新人的工作,“中国西部民歌大赛金奖”、“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组金奖”,“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一等奖”获得者李怀秀就是他的弟子。2008年后宝云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菜腔代表传承人。笔者田野调查时常见后宝云和他的几个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侄子侄女、外孙外孙女同唱同跳,悉心教他们歌舞技艺。当我问到海菜腔家庭传承的变化时,他说出了下面的一番话:“文化大革命后人人都把海菜腔当成不好的东西看待,更别说学唱了,为了不让我去玩场,老伴甚至把大门锁了起来。有几次我为了去玩场,只得顺着院子里的柱子爬到墙上,然后翻墙跳出去。其实我家老大和老三嗓音都特别好,只是当时家里不许唱海菜腔,也不知唱歌还能带来好处,我就没有教他们了,想起来我还是挺遗憾的。现在和那时大不一样了,会唱海菜腔成为光荣事,在家里唱也成为很正常的事儿。我家老三这几年也开始学唱海菜腔了,但年龄有点大,已经40岁了,没有多大出名的机会了。我现在更重视教我的孙子这一辈的,老三家的后颖和我女儿家的姑娘非常爱学,对海菜腔、烟盒舞都有极大的兴趣,我打算把他们培养成我的接班人。还有,我的大家庭(指与他有较近血缘关系的家族)里有18人都在跟着我学习海菜腔和烟盒舞,我最小的孙子才7岁,但是已经开始跟着我学唱海菜腔了。 通过后宝云老师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之所以接受了海菜腔的家庭传承方式,一是因为多元文化的时代语境下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原来被封建意识支配的不可登大雅之堂的“草曲”已被人们理解和欣赏;二是因为受到海菜腔带来利益的趋势,海菜腔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以后,国家级和州级的传承人会有一定的津贴,(如海菜腔国家级传承人后宝云老师一年可得到8000元补助),特别是李怀秀、李怀福又因唱海菜腔而声名大震成为当地的名人后,人们对海菜腔的认识和期待已不同以往。功能主义学派把文化看作是满足人类需要的人工体系。家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有着密切地联系,*期间海菜腔等少数民族文化被统治者贬低和打击,人们自然会因满足统治者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扬弃海菜腔。现在当传统文化被人们重新尊崇后,海菜腔又因能够满足人们经济、个人成就等需要而得到人们的认同。

2、社会传承现状

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并不能仅依靠一个人或几个人,必须依靠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参与,因此,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承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海菜腔文化社会传承的基本特征

(1)地域差异性

按照地理位置,石屏县可大致分为南部山区、北部山区、县城及其周边坝区三部分。与此相对应,海菜腔在长期传承过程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并且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演唱风格。据石屏县非物质保护中心主任何其祥老师介绍,以牛街镇为中心的南部山区,人们对海菜腔的传承最为传统,他们几乎是原汁原味的传承,但他们和现代传媒联系较少,故社会影响不大,大多数传承人仅限于在村庄内演唱;以龙朋、龙武、哨冲镇为中心的石屏北部山区,人们对海菜腔的传承结合了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成分,甚至融进现代音乐因素,社会影响较大,走上舞台,被外界所认识的海菜腔演唱者大多来自该地区,如后宝云、施万恒、李怀秀、李怀福;县城及其周边坝区传承最差,很少有人会唱海菜腔,即使是在异龙湖举办的演唱活动,其歌手也大多从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来。功能学派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的生成和变迁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它必要受到作用于它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影响。南部地区大多为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大多数人尚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故海菜腔的演唱风格较少受到其他音乐元素的影响。相比之下北部山区地理和经济条件要好得多,他们有更多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机会,所以海菜腔在存其精华的同时受外来因素影响就不难理解;县城及周边坝区与现代生活联系最紧,人们有更多选择生活出路的方式,所以海菜腔传承最差。总之,不同地区受现代因素冲击程度不同,传承效果也不同。

(2)传承人“断层”现象严重 从传承人的年龄特点上看,海菜腔社会传承过程中出现“断层”现象,具体表现为50岁以上会唱海菜腔的老艺人还有一批,他们大多是年青时在吸火草烟的玩场中学会的。近几年由于各界对海菜腔的重视,石屏县出现了一批年龄较小的海菜腔传承人,他们大多处于学龄阶段,年龄大多在20岁以下。20至50岁就是成了海菜腔的“断层带”,除了李怀秀等几个活跃于舞台上的歌手,很少再有人唱海菜腔了,能演唱出一套完整的海菜腔更是凤毛麟角。总之,从传承人年龄上看,海菜腔的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

(3)舞台表演成为推动海菜腔文化社会传承的强大动力

笔者在田野调查时发现,曾经作为海菜腔传承的主要传承方式的吸火草烟活动已经从尼苏人日常生活中消失,舞台表演成为推动海菜腔社会传承的强大动力。按照表演者演唱目的不同可把舞台表演分为群众性舞台表演和专业性舞台表演,前者一般由政府组织,演出目的具有公益性;后者一般由文化传播公司组织,演出目的具有商业性。

第一、群众性舞台表演。为了更好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石屏县委、县政府利用二月初十的罗色庙会、端午节、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豆腐节、荷花节等节日举办民族歌舞表演活动或比赛活动,届时来自全县的民间歌舞高手汇聚一堂,活动规模宏大,气势辉煌,吸引了大批群众及外国宾客,有时观众多达4万多人。人们在欢唱海菜腔等民歌,乐跳烟盒舞等民族舞蹈之中,激发了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为海菜腔等民族文化的宣传、传承、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商业性舞台表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也成为了一种商品。云南映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龙之彝花腰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花腰新娘艺术团、海菜花艺术团、红河州歌舞团等团体把包括海菜腔在内的云南民族歌舞搬上舞台进行商业演出,提升了海菜腔的知名度,使之成为国内国外著名的艺术精品,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一些年轻人学习海菜腔的兴趣和热情,有力地推动了海菜腔的传承与发展。

(4)文化传习所成为海菜腔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娱乐方式的丰富和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海菜腔赖以生存的玩场已不复存在,海菜腔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海菜腔这样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在县委、县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扶持和组织下,石屏县先后在海菜腔、烟盒舞流行的核心村寨成立了民族文化传习所。文化传习所,又称“文化传习馆”、“文化传承班”、“传承班”,是在文化原生地由民间艺人“原汁原味”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艺术教育机构。云南省的第一所文化馆是中央乐团著名作曲家田丰创办的号称“天下第一馆”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尽管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最终因经济问题而闭馆,但事实证明该方式对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歌舞的贡献是巨大的,纵观云南省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原生态的民族歌舞艺人,大多来自该传习馆,如以海菜腔唱红全国的“民歌王后”李怀秀和出演《云南映象》的许多演员。在借鉴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经验的基础上石屏县先后建成了七所海菜腔文化传习所,仅青少年学员就有200多人,由民间艺人负责开展传承活动,好无疑问文化传习所目前已经成为海菜腔传承的中坚力量。石屏县海菜腔文化传习所情况总汇详见下表:

表3.1 石屏县海菜腔文化传习所总汇2

单位 地址 龙朋镇 巴窝村

龙朋镇

龙朋镇

牛街镇 扯直村

异龙镇 鸭子坝村

哨冲镇 邑堵村

鲁土格村 桃园村

成立时间 2006年1月

1日

负责人

2009年12006年10月2002年5月2007年6月 2009年1月 月20日

1日

5日

徐卫兵

卢飞 后宝云、后兴倪显杰 强

施万恒、普美何家祥 芳

主管部门 龙朋文化站 龙朋文化龙朋文化站 站

牛街文化站 异龙文化站 哨冲文化站

执教人员 后宝云、后美李美英

华、后兴荣、后兴祥、李菊芬、郑红芬

培训人数 88人 活动时间 周五周六晚

90人

施万恒、龙现何家祥、白徐信珍、李阿家文、董英、施平伟、章发、何生福英、李美祥宝、阿建施平海、施兴发、何福祥、英、李成云、宝3人 华、施喜明 80人

李德富 30人

李买银 100

60

学生班:周

五、周六晚 每周周

五、每周周

五、农闲时晚上周

二、四中午; 成年人:每晚六至八点

周六晚7:周六晚7:9:00—11:30至9:30。 30至9:30。 00。

传承场地 大寨村一社公小学内和施氏宗祠(面扯直村公村委会小学村子里的公房

村委会,积80㎡)、教房,面积230校球场,总房内,面积面积约20室一间(面积㎡

2面积约350200㎡

此表根据石屏县文化馆提供的相关资料所绘

平方米。 40㎡)、露天

活动场一个(面积300㎡)

3、学校传承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海菜腔在学校传承中遇到的困难和师生对海菜腔传承的态度和看法,笔者把目光聚焦在石屏县传承海菜腔最好的乡镇——龙朋镇。该镇共有小学31所,其中完小12所,在校学生2497人,教职员工188名。有完全中学一所——石屏三中。龙朋镇学校教育中涉及到海菜腔文化的学校有:龙朋小学、巴窝村小学、鲁土格村小学、和桃园小学。笔者选取巴窝小学、龙朋小学、石屏三中进行了长时期的考察与调研,针对海菜腔在学校传承的相关问题对师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

(1)学校基本情况和民族文化传承概况。

巴窝小学:6个班级,1—6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共有215个学生,其中30名汉族,其他皆为彝族,彝族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86.1%。学校共有9个教职工,其中8名专任教师,教职工中有两个会跳烟盒舞,2个教师会唱一点海菜腔的拘腔,由李伟才担任校长。2004年以来,学校集中全校爱好海菜腔和烟盒舞的学生利用音乐课、劳动课或课余时间请后宝云到课堂教他们唱海菜腔,跳烟盒舞,每周平均六次。2009年12月巴窝村文化传习所建成后学生开始到传习所内学习,时间为每周六的上午九点到十一点,现有66个学生固定在传习所学习烟盒舞和海菜腔,其他学生有时也会到传习所观看和学习。另外,该校从2008年3月开始全面实施烟盒舞课间操,与国家广播体操交替进行。周

二、周四上午大课间跳烟盒舞课间操,周

一、周

三、周五做广播体操。

龙朋小学:17个教学班,其中学前班2个,小学15个。学生总数977人,其中学前班92人,小学885人。教职工58人,其中教师56人,工人2人,管理人员9人。该校烟盒舞传承情况较好,星期

一、

三、五做烟盒舞课间操,星期

二、四做广播体操。学校有时会在校庆或其他大型活动中邀请民间艺人如施万恒、后宝云等到学校表演和排练海菜腔节目,除此以外没有安排海菜腔的学习。笔者之所以将其纳入考察视野,是想弄清楚为什么烟盒舞在该学校传承得非常好,而作为烟盒舞“姊妹艺术”的海菜腔却难进其门,从而得出海菜腔在学校传承的实际困难。

石屏三中:石屏三中是一所拥有高中部和初中部的中学,在职教职工9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6人,中学一级教师34人,有23个教学班,在册学生1154名,其中初中学生786名,高中学生368名80%以上为彝族。石屏三中在三四年前利用课余时间教过学生学习花腰歌舞,后因各种原因而停止。

(2)学校传承海菜腔的现状 ①学生对海菜腔文化的认同感强

为了弄清楚学生对海菜腔等民族文化的认同态度,笔者设计并收集整理了以下两个题目。 问题一:你觉得海菜腔等民族文化:备选答案为 A、很优秀 B、一般 C、太土了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海菜腔很优秀”,小学组中的60.9%,初中组中的52.1%,高中组中的50.0%均持这种观点。在石屏三中访谈过程中,当笔者问到为什么这样选择时,下面的回答非常有代表意义。选择“很优秀”的一同学说“海菜腔是属于我们彝族自己的音乐,它非常独特,代表了的我们彝族的形象”;选择“一般”的一位同学解释说:“好像和其他歌曲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不同的音乐种类而异,所以感觉一般”;选择“太土”的同学回答道:“这年代你要是会弹钢琴,别人肯定觉得你特牛,如果你出门唱海菜腔,别人一听就知道你是来自山沟的土人。”

问题二:民族歌舞和现代流行歌舞相比,你更喜欢:备选答案为 A、民族歌舞 B、现代流行歌舞

小学生中有65.5%的人喜欢民族歌舞,是喜欢流行歌舞人数的2倍左右,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有59.7%和58.80%喜欢民族歌舞。这样的结果非常鼓舞人心,在如今“世界大同”的语境下,有这么多人喜欢着民族文化,无疑有利于海菜腔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② 学生了解和掌握海菜腔文化的程度低

尽管学生对海菜腔持较高的认同感,但调查结果显示出学生对海菜腔并不太了解,掌握程度较低。42.2%的小学生、29.0%的初中生和21.7%的高中生对海菜腔“了解一些”,当笔者在访谈中问及选择该答案的部分学生“你们对海菜腔都了解什么”时,他们有的说了解海菜腔是彝族的歌曲,有的说了解海菜腔是“以前扯海菜时唱的”, 但很少有学生能说出来一首完整的海菜腔歌词,也不清楚它有什么特点和演唱风格,更不知道这些歌曲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46.8%的小学生、60.6%的初中生和64.8%的高中生对海菜腔“仅听说过”,他们知道海菜腔这个名字,其他就一无所知了。“非常了解”海菜腔的学生,小学生组占6.5%,初中组占4.5%,高中组占1.5%。(详见图3)。尽管各组数据有些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学生缺乏对海菜腔的了解。

与学生对海菜腔的了解程度相比,他们对海菜腔的掌握程度更低,三组内均没有海菜腔的“精通者”,“会唱者”所占比例也非常小,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别为7.6%、6.0%和2.7%, “仅会一点”者三组内比例分别为20.1%、19.0%

和9.8%。绝大多学生根本不会唱海菜腔,其比例在三组内的分布是:小学组72.3%、初中组为75.0%、高中组为87.5%。总之,学生缺乏对海菜腔的了解,掌握海菜腔的学生更为稀少,这和龙朋镇“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呼极不相称,从中可以映射出令人担忧的海菜腔传承现状。

③ 学校教育尚没有成为海菜腔文化传承的主渠道

笔者所调查的问卷中有一道题目为“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接触到海菜腔的?”学生选择通过“舞台表现”和“传习所”的人数最多,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选择前者的分别为17.0%、42.0%、和42.0%,选择后者的分别为40.4%、19.5%、18.0%,即半数以上的学生通过这两种渠道接触到海菜腔的。通过学校接触海菜腔的学生比率在三组内仅为15.6%、9.6%和7.0%。这些数据证明:学校教育尚没有成为海菜腔传承主渠道。

4、海菜腔文化的学校传承存在着随学习阶段的提高而下降的趋势

综合分析不难发现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对海菜腔文化的传承存在的变化趋势——小学最好,初中次之,高中最差,该趋势无论在学生对海菜腔的喜爱程度上还是在对海菜腔了解和掌握程度上都得到了体现。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

彝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doc

《种海菜》教案

城乡一体化田野调查报告

关于玉林年俗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方法

《彝族海菜腔田野调查报告.doc》
彝族海菜腔田野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