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继续教育转型发展

2020-03-03 04:28: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探路继续教育转型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明确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求:“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在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些纲领性文件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升学校继续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三校以自愿、平等、合作、发展为原则积极地探索高等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思路,研究各类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实现学历继续教育不同形式之间、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之间、不同高校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习成果互认和立交桥建设的有效途径。

1.继续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

2012 年,以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项目edX、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办的Udacity 和Coursera 等为典型代表的一批开放课程网站快速崛起,集聚了大量世界顶尖大学优秀课程,学生注册数量快速增长,这种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引领了新一代大规模、高水平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共享。

相比之下,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存在总量少、各自管理、重复建设、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而且未形成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2012 年10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2012 年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了网络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初步规划,将在5 年之内建设完成100 门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并在“爱课程”网站上共享。然而,资源共享只是比较浅层的共享,诸如教师辅导、作业批改、答疑等学习支持服务如何共享,或者共享学习后如何得到学分互认、学分银行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通知”中未提出具体的方案。

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一直很重视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培育、建设和共享。2011 年6 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联合申报的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高校继续教育立交桥及其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得批准立项,2011 年9 月三校已开始教育教学管理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依托三校各自学科与教学资源优势,所有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按国内统一教学资源格式标准进行建设,以高等继续教育公共基础课为基础,优先建设,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为重点,次之建设,以公开课、优秀文化素质课、特色专业课程、公共选修课等为辅助,最后完成所有专业的课程建设,实现校际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服务。在建设任务分配上,三校依据各自优势侧重建设各自的特色专业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南京大学主要负责公共思想政治类和计算机类课程建设、东南大学主要负责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南京师范大学负责学位英语课程建设。目前为止,已完成8 门公共基础课的网络课程建设。与此同时,三校积极地探索各类形式继续教育的统一管理模式,构建高校继续教育立交桥,为促进学历继续教育不同形式之间、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之间、不同高校之间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平台共用,有效促成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深度共享。

2.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与学分银行建设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三校各自搭建继续教育教学管理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见图1),三个平台分别异地存放、实时同步更新,此平台以优质课程资源为核心,建设具有支持跨校选课、网络教学、师生互动、考核评价、教务管理、资源管理等功能。三所学校教师、学生和管理员通过统一的“三校继续教育立交桥及其优质资源共享”页面登录,进入各自的继续教育教学管理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三校共享,根据三校继续教育的教学计划,明确学生可以互选的课程和要求。一门共享课程被三所学校学生选修后,为方便任课教师、学生只进入一个教学平台和降低经费成本,教务教师手动将学生信息导入到任课教师所在学校的课程平台中,学生通过共享服务平台修读优质教学资源获得学分,记录到个人学分银行中,三校间学生转学、升学互相认可。

在校际间实现各类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课程互选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实现学历继续教育不同形式之间、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之间、不同高校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学习成果互认和立交桥建设的有效途径。

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要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不仅要强化质量意识,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还必须对学校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规范,必须进一步明确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质量职责,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健全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构筑灵敏通畅的质量信息网络。

要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立交桥的教学质量,首要前提是制定各类高校继续教育间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成立制定继续教育监测机制委员会,对机制进行定期的跟踪和监测记录。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在实践中能得到体现,必须得建立相应教学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机制和制度,还要由人执行才有效果,即明确质量管理活动有关机构和成员的教学质量职责,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其次要统一同类型高校的教学质量标准并加强评价体系建设,以提高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完善各级各类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促进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协调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面临着如何转型与定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主要对高校继续教育立交桥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在三校间实现了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希望本研究成果在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趋势研究中有所贡献,在更广范围能有所借鉴,有助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对高校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学分银行构建模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 职业培训如何进行学分互认、转换,立交桥构建方案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高校继续教育立交桥建设是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的一部分,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经过研究、实验、推广、评价的过程。基于香港的实践,学者提出建立和实施终身学习立交桥具有七大任务,其中第一条:通过立法保证终身教育立交桥的实施,只有在政府统筹和支持下,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才能通力合作。笔者认为第一条任务是终身教育立交桥实施的根本保障,在七大任务中处于重中之重。

图1 南京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 作者单位为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收获宝探路P2P转型

泉州民企转型探路 发展“电商”成共识

酒店转型发展

宣传转型发展

高校转型发展

白鹭洲探路随笔

转型发展服务年活动

转型跨越发展演讲稿

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从我做起

转型发展先进人物事迹报告

《探路继续教育转型发展.doc》
探路继续教育转型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