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化融合”工作汇报(推荐)

2020-03-02 10:53: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力实施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化融合”工作汇报

一、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以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为银川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与开发区建设有关的省级管理权限,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自主式开发,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已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及再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不断增强。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装备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商务部、科技部认定为“新能源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被国家商务部命名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预计今年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20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25%;本级财政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4%。

二、“两化融合”工作开展情况

1.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加快装备制

1 / 6

造业提档升级。以开发区装备制造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以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为重点,发展以嵌入式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传感器技术和人机智能交互、柔性敏捷生产、系统综合集成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方式,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和智能管控。其中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引用了 MAZAK 最新智能网络化工厂的构建理念,建立起智能网络化的生产环境,被誉为“中国第一座智能网络化机床制造工厂”,开创了我国智能网络化工厂之先河。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是西北唯一一家智能机器人专业企业,其建立的全面信息集成产品数据库管理、企业ERP系统及产品柔性制造信息化系统应用平台,完美结合信息技术(IT)、制造技术(MT)和自动化技术(AT),实现智能化制造、柔性制造,提高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共享集团的数字化工厂,推行全面数字化管理,在该种管理模式下,全体员工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下开展工作,既要为全面数字化管理系统贡献信息,同时又是数字化系统的受益者。以此催生了共享集团称之为“管理直通车”形式的出现,取消中间管理层级(或叫信息传递层级),推进企业各项管理(生产、质量、成本、物流等)直达班组,将组织、管理扁平化,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2.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办公自动化 (OA)、企业资源计划 (ERP)、产

2 / 6

品数据管理 (PDM)、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 (CRM)、财务管理(FM)等信息系统不断得以采用和深化,企业管理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正在向集成方向发展,推动了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汇川服装的ERP系统,在企业计划、采购、库存、生产制造、生产调度、配件等方面全面发挥效用,有力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管理精度。

3.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深度融合,促进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等技术加速融入企业研发设计的各个环节,优化了研发设计手段。银川大河数控机床承担工信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和银川西部大森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控压力机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应用Ansys软件对受力部件进行精确分析,还利用solidworks、PRO/E等软件系统作为强化结构设计的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全面数字化,缩短了创新周期,降低了创新成本,有力地提高了设计质量。

4.着力推进电子商务与营销模式创新深度融合,提高市场开拓服务水平。部分企业普遍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许多企业改进门户网站服务能力,有力提升了企业营销效率,西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平台、银汇贵金属交易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等大数据运营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开发区网络交易额预

3 / 6

计达到2500亿元,2015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

5.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深度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部分企业在人员配置、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管理手段,优化了业务流程,改善了服务质量。共享铸钢通过人力资源系统实现对各岗位的KPI考核、岗位评估、员工档案等功能,建立了覆盖人员“选”、“育”、“用”、“留”、“离”的全流程计算机化管理形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6.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节能措施深度融合,走低碳节能环保发展之路。两化融合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支撑作用明显。目前,在新材料等行业,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3年银川隆基硅材料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电力需求侧”方面的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7.着力拓展两化深度融合应用,带动战略性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是信息化的灵魂,是两化融合的黏合剂。为充分发挥软件服务业在两化融合中的关键作用,并将其作为银川开发区的一个重点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开发区规划建设了IBI育成中心,重点发展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生物技术和知识产权转化培育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机融合的2.5新型经济业态,出台了《关于加快银川IBI育成中心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等政策,支持开发区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

4 / 6

展,有效推动了信息化在解决企业生产、群众生活、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提高了“两化”融合的效果,推动了新型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软件动漫、云计算、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83家,从业人员达4000人。

8.创新小微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小微企业信息化普及工程。对小微企业主要依托银川中小微服务超市及银川中小在线资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引导企业在银川中小微在线资信平台上收集、发布产品信息、宣传企业形象和实现相互信息交流,政府管理部门在中小微服务超市为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管理咨询等服务。

9.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两化融合的扶持力度。开发区给予企业的服务支持对于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十分重要,为此开发区研究并制定了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意见,出台了《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促进投资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同时在财政资金、税收等方面对生产性信息服务业的建设和“两化融合”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倾斜,近三年开发区管委会拿出近2亿元资金支持企业进行以“两化融合”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项目。并且积极主动地争取国家、区、市的专项资金扶持两化融合产业集群发展,近三年来已从工信部获得物联网发展专项、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两化融合等扶持资金近4500

5 / 6

万元。

银川开发区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调整结构,转型发展要求,已经确定了“三调、两转、一示范”发展战略。“三调”即调高、调新、调轻。“调高”即将开发区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聚集区。“调新”即将开发区的发展方式由单纯依靠投资拉动逐步调整到依靠创新驱动和新型业态带动。“调轻”即重点发展非重化工产业,均衡产业结构。“两转”即转变引进培育企业的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一示范”即建设开放、活力、高效、发展的“四个开发区”,打造推动全市、引领全区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大力促进智慧产业的集聚,加快职能制造步伐,积极发展智慧工业,不断提升园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水平,到2017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

2014年12月2日

6 / 6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发言稿

两化融合工作总结

两化融合建设

两化融合报告

两化融合基本情况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化融合”工作汇报(推荐).doc》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化融合”工作汇报(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