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集镇樊湾居委会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2020-03-03 07:20: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蔡集镇樊湾居委会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樊湾居委会主任朱琳

宿豫区蔡集镇樊湾居委会位于宿城区西2公里处,总占地面积

2.9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5平方公里,高效农业面积达0.5平方公里。全居共有村民小组9个,农户696户,总人口2721人,其中妇女人口1100人,党员86人(其中妇女党员11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樊湾居委会妇代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注重抓党建带妇联,不断加强属地化管理力度,广泛吸纳辖区女领导干部共同参与到妇女工作中来,扩展了妇代会的工作领域,促进基层妇联组织最大限度地实现辖区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完善工作制度,加强活动阵地建设

1、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妇代会工作行为。2008年以来,樊湾居委会把妇联工作目标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的考核,成立了以班子成员为主、各小组负责人参加的妇联协会。为了更好的发挥妇代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完善了妇联工作网络,紧密配合镇妇联工作机制,制定了妇代会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信访制度、妇女代表联系户制度、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制度、妇女工作奖励表彰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备齐档案资料,做到了层层有指标,人人抓落实。建立健全外出务工妇女定期联系培训制度,2009年先后组织6场次的技术培训,500余名妇女接受创业知识培训。通过制度的不断规范, - 1 -

极大地激发了妇女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责任感,使妇联工作规范有序。

2、确保经费充足,加强活动阵地建设。镇妇联和居委会高度重视妇代会活动基地建设,每年列有专项的活动经费。2008年2月,居委会投入资金50万元,建设成了一所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其中建成30平米的世代服务室和一间容纳2000册图书的村图书阅览室。购置配备了电脑、电视各一台,为广大妇女开展活动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和舒适的活动场地。

二、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妇女组织网络化建设

1、健全妇代会班子,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到目前为止,樊湾居委会有三名定编女干部,其中朱琳和杜桂红为两委成员。女大学生村官朱琳任居委会主任,2009年11月当选区十届党代表、2009年12月当选第七届区妇联执委会委员,2010年荣获宿豫区“三八红旗手”称号。妇女主任杜桂红在村工作16年,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曾3次荣获区妇联”三八红旗手”称号和镇党委政府授予的“优秀村干部”称号。另外有一名熟悉妇女工作的同志张丽担任委员。

2、成立“留守妇女互助协会”,不断提高妇女组织化程度。2009年上半年,居委会成立以妇女主任杜桂红为小组长的“留守妇女互助协会”,开展生产、生活互助活动,向妇女提供科技和市场信息方面的服务,加强妇女之间的团结协作,不断提高妇女科技、文化水平和种养殖技能。与此同时,互助协会在帮助留守老人和儿童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增强。

三、创新载体,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妇代会的作用

新形势下开展妇联工作需要结合新形势,寻找新特点,探索新路子,创新载体。

1、工作中,全力推进妇女创业。积极鼓励和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或自主创业。居委会和妇代会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将“荷兰豆之乡”的美誉发扬,鼓励妇女建成连片200亩的荷兰豆种植基地,通过对种子统购、技术指导、组织销售等方面抱团发展,促进妇女创业。由居委会主任朱琳牵头,联合镇一家养殖企业的女老板马小雨,成立了宿迁市沃野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600多名留守妇女开辟科技、发酵床生猪养殖的新途径。

2、不断扩展妇联组织的层面,服务群众。妇代会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充分发挥妇女工作联系制作用,积极探索扩大妇女工作覆盖面,发挥巾帼志愿者队伍的作用,把实施“巾帼村居服务工程”及妇女再就业工程、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和“零家暴居委会”、“巾帼文明队”的建设等工作作为居委会妇女工作的主要内容,发挥居委会妇女组织在村居服务、文化、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每月进行农村“美八净”环境卫生维护、检查,参与调解邻里矛盾,每年开展一次“巾帼爱心林”植树活动,每年开展2次”反家暴”志愿宣传服务和法律维权活动讲座,增强农村广大妇女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同时妇代会自愿承担起服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义务,争做妇幼保健卫生计划的宣传者和实践者,积极支持计划生育工作,较好

地发挥了妇联的带头和纽带作用,使基层妇女工作深深植根于群众、服务于群众。

四、开展多种创建活动,鼓励广大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特别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广大农村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靠群体。她们不仅是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主力军,也是提升村庄管理民主程度的排头兵,更是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及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1、深化“富裕在农家”活动。一是以沃野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契机积极创建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基地,通过广泛宣传改变农村妇女传统养殖观念,提倡科技、生态养殖理念。这一做法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市委书记张新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白云萍,宿豫区委书记曹秀明,区长王柏生,宿豫区妇联主席高潮等领导多次到合作社参观指导,在对合作社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鼓励合作社加大科技投入,更好、更快地完成产业升级。二是充分发挥“留守妇女互助协会”的作用,引导留守妇女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交流互动和团结协作。同时借助镇青年中心的力量,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对留守妇女提供各种务工和致富信息,开展“双培双带”、“巾帼培训教育工程”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鼓励她们进行自主创业,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女能人。先后培养了女农民经纪人2名,女农民技术员8名,女性致富带头人5名。妇代会主任杜桂红被群众称为“荷兰豆种植的行家里手”。

2、继续推进“和谐在农家”活动。一是鼓励妇女走出家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升妇女政治地位。在村妇代会的作用下,居委会日益重视广大妇女的政治作用,提出民主议事会新要求,议事会成员必须有不少于1/3的妇女代表,并发展吸纳妇女同志加入到村集体建设的队伍中来。2009年支部通过群众推荐和综合考察,吸纳张丽、王慧茹两名年轻的优秀妇女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联合区、镇级妇联组织开展“11.26反家暴活动日”、“三八妇女维权日”等活动,定期面向全体农村妇女,开展法律法规、政策、现代文明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广大妇女都能够了解《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内容,平等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家庭和谐”促进家庭团结和睦、村居平安稳定。三是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的作用,关注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关爱留守老人和孩子。积极支持和参与区、镇妇联开展“春蕾计划”、”关爱女孩”、”救助贫困母亲”等活动,帮助她们共同发展,形成扶弱济困、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2009年以来,妇女工作一直走在全镇前列,被评为镇“优秀巾帼组织创建村”。

3、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引导妇女和家庭成员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形成了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一是以“巾帼生态庭院”活动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妇代会积极鼓励妇女开展“农家美八净”工程建设,组织动员妇女积极参与改水、改厕,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居住环境美化、亮化、净化。目前,该居已有300户完成了硬化院落、改厨工程,60户完成了改厕改圈的庭院美化

工程。该居还成立了妇女保洁队伍,除负责主要道路清扫和垃圾定点转运工作外,还有专人负责检查村民主要院落卫生。彻底消灭了脏、乱、差,使村里环境旧貌换新颜,也使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了环保意识。2010年初,该居作为环境整治示范点迎来全市的观摩检查,得到市委张新实书记的高度肯定,最终以全市第一的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村居。二是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妇女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以妇女之家为载体,妇代会每月定期举办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班,宣传学习《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妇女法制观念。同时注重家庭教育,号召全村妇女参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以居委会主任朱琳为组长的妇女调解小组、巾帼帮扶小组,以妇女特有的耐心、温情,及时调解家庭纠纷,化解矛盾,共建平安村居,由此被评为“镇平安创建村”。三是丰富“巾帼示范”村创建内容,运用村图书阅览室、世代服务室等活动载体,做好妇女儿童的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媳和谐家庭”等评选活动, 利用各种节假日,组织广大妇女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20名妇女参加镇廉政文艺文艺队,参与送戏下乡互动活动等,丰富了广大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妇女家庭地位。积极协调区妇联和市同仁医院,组织全村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做好健康检查档案记录,充分发挥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作用,普及宣传,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调研

我县基层妇联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建议

县妇联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5.25

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状况调研报告(版)

乡镇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县妇联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蔡集镇樊湾居委会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doc》
蔡集镇樊湾居委会妇联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