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质量分析

2020-03-03 09:14: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成绩面前找差距;问题面前想办法;目标面前明方向”

这次期中考试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也是对前半学期教学的一次诊断,通过成绩的比较分析,来发现问题、查找差距,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修复漏洞、优化教学,完善管理,总体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从试题分析、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四方面总结如下:

一、命题质量分析

这次考试命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了新的课程理念;正确地处理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增强了综合性,加大了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考试过程中没有出现更改试题,评卷采用集体流水作业,先定标准,再试阅,再集体评议,具有较高的信度,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基本吻合具有较高的效度。基本准确的考查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成绩基本区分开不同层次班级水平,考查出不同水平学生的高低差异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从各科整体成绩上看,除地理科命题达到命题要求难度系数为0.7以外,其余科目试题普遍偏难。我什么我们的期望值远远高于学生的真实水平,我想主要原因是在平时的管理中对学生的检查、督促落实不到位,和学生的惰性使然,导致该记的没记,该会的不会,课本上的不会做,强调过的没印象,训练过的照样错。

二、成绩分析

1、各科平均成绩分析 语:平均分82分,难度系数0.5;数:平均分67分,难度系数0.4;英语:平均分46.4分,难度系数0.24;物理:平均分36.9,难度系数0.3;化学:平均分37.2,难度系数0.37;政治:平均分48,难度系数0.48;历史:平均分53.8,难度系数0.53;地理:平均分72.5,难度系数0.7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各科成绩普遍未达到满分的百分之五十。那么针对这样的对象,就要求我们以后期的教学中起点一定要低,步子一定要小,坡度一定要缓,督促检查一定要勤。要多一点用心,多一分细心和耐心。

2、各班平均分和各科平均分的平均差分析 (1)各班平均分

1班遥遥领先,平均分690分,平均分超出第二名的4班95分。

2、

3、4班的平均分的差距较小,最多是4班超出2班21分。

5、6班平均分差距很小。

7至18班平均分的差距较大。16班平均分最高467分,名列普通班第一。平均分超出最低平均分94分,同时,普通班班与班之间平均分的差距也比较大。 (2)各科平均分

各科平均分按照同等到班级基本呈正态分布。但在数学、英语、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科中,同等班级平均分差距较大。14班的语文、12班的数学、15班的物理、16班的生物、13班的政治、15班和11班的历史、15班的地理平均分高过重点班,6班的化学高过实验班。同时,重点班的这些科目成绩滑坡比较大,低于普通班的平均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班内学生不仅出现了两极分化,而且同层次班级,班与班之间的单科成绩、总分成绩也出现了两极分化。一个班的班主任的领导作用,一个班的氛围营造、班风学风文化建设是很关键的。

3、分数分段统计表分析

(1)本次考试9科部分共1050分,取1050分的70%为735分,达到优秀线的人数共23人,且最高分只有823分,800分以上共3人。由此可以看到出,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记忆、运用、迁移和应试方法的盲点和缺点比较多,也提醒我们,下一步教学,要教就教会,要讲就讲透,要练就练熟,要多小结,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多反复训练,多选择典型的代表性强的试题进行训练。把作业精细化,反馈要有时效性,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2)此表,我们重点看3个分数段,实验班看602分以上人数,重点班看478分以上人数。602分以上,1班58人,占班级总人数的87%,2班19人,3班26人,4班23人,在

2、

3、4班中,3班人数最多。很难得的是,在

5、

6、

9、

11、

12、

13、

14、

15、

16、17班中共有26人取得602分以上的好成绩。可见这些班的培优工作成绩突出,班级良好的土壤是的关键。602分下延50分的人数应该是实验班下一步重点关注,转化的对象。也希望班主任能将这些学生的名单印发给所有科任教师,多关注一下。

478分为这次考试的平均分,1班平均分上线人数达到100%,2班57人达到91%,3班60人达到93%,4班60人98%,5班31人,6班30人,7班6人,8班15人,9班24人,10班22人,11班14人,12班26人,13班22人,14班21人,15班28人,16班29人,17班17人,18班19人。从重点班与普通班平均分上线人数可以看出,在班级中等生人数上9班、12班、15班、16班已追上或接近重点班中等生的人数,也就是说,这些普通班的学生由入学至今,分别已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名次大跨步向前。同时,也希望7——18班老师能多关注、多关心、多鼓励、多帮扶这部分学生,使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400分以下的学生可视为学困生,这些学生,我们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到保稳定上,对他们要多关心,多留心。

4、名次分段统计表分析

一个表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名次分段统计,一个是本次期中考试名次分段统计,两个表作一下纵向比较可以看出每个班在各名次段人数的增减变化情况。

在前150名,2班优等生减少人数较多,共10人;6班和13班进步很大,分别增加了5人和4人。

前350名人数增幅大的班级有5班、9班、12班、13班,减幅较大的班级有6班、14班、18班。其中,6班优等生转化工作做的好,前150名增加了5人,而中等生滑坡人数较多,前320名减少了11人,前500名减少了13人,说明6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18班中等生减少了9人。前500名增加人数较多的班级有:9班11人,13班8人,15班5人,16班5人。

希望做的好的班级能继续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存在问题的班级要认真分析问题,查找原因,修复漏洞。

三、存在问题

1、高分学生数少,低分学生差。

2、部分老师责任心不高,只教不管或只教不查,只阅不改,只重视课堂而轻视作业反馈,只注重批阅而忽视过程的监控。造成学生知识上的“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3、老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足,重视知识能力训练而忽视综合能力培养。课堂随意性较大,影响课堂质量。

四、整改措施

1、年级组要继续加强课堂、辅导、定时训练、早读的监控,强化过程管理。定期或随机检查老师常规工作准备情况,把课堂和作业作为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台阶。加强对课堂的了解,让“486”成为我校新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2、抓好分层教学

各科在进行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生的工作(优、中、学困生)。如优生的培养,可打破单科界线,各科齐抓共管,课上多照顾,课外多补充,课下可个别面批、辅导。中等生,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课外辅导工作更应做细做实。学困生的工作,难度最大,也是一直影响我们整体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些学生,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把学困生成绩提高,当做一场持久战争去考虑。

实验重点班要将本班中等生分包给班内科任老师,科任老师要定期与所包抓学生谈话,课堂上要要提问,辅导时要多询问,作业批改要够细心,生活中要多关心。“五一”收假来各班要将本班中等生包抓分配名单上交年级组一份存档,并通知科任教。

3、开展“结对子”、“一帮一”互助活动,搭建新的学习的平台 该活动不仅能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友爱精神,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扭转,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学科互补帮扶,也可以同科优差互补,可以一帮一,也可以多帮一。最张达到“组组红”整体上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

物理考试质量分析

班主任考试质量分析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考试的质量分析

初三化学考试质量分析

考试质量分析发言稿

班级考试质量分析

物理学期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物理考试质量分析

地理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考试质量分析.doc》
考试质量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