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

2020-03-02 04:03: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篇1: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mwp光伏发电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名称:10mwp光伏发电项目

二、建设单位:中国江苏光电能源有限公司

三、申报单位

该项目拟成立中国江苏光电能源有限公司,自有资金雄厚、管理层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大。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生产办、财务办、能源办、政策办、法务办、技术办、行政办等部门满足生产需要。

第二节 项目概况

一、申请报告的依据

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委托合同;

2、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有关规定;

3、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4、国家和江苏省“十一五”规划;

5、国家和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6、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二、建设背景

众所周知,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广泛使用的常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资源有限,无法满足人类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且多年过度的开发利用已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开发可再生能源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覆盖面积广,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近些年来太阳能利用领域中发展最快、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光伏技术发电已成为重要能量来源之一。根据德国联邦太阳能经济协会(solarwirtschaft)的预测,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逐年快速下降,光伏发电在今后世界能源构成中所占比重将会逐渐上升,2050年前后将会超过由煤和石油所提供能源的总和。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采取了多方面措施。还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并将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列入《当前优先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等文件,从税收等国家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从我国的能源现状看,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常规能源储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量缺口将达52.9gw,占总装机量的7.7%,到2020年这一缺口会增加到8.2%。如此巨大的缺口仅靠煤、水、核电是不够的,必须要由可再生能源发电来填补。与此同时,我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绝大多数地区平均日辐射量在4kwh/m2以上,与同纬度的美国相似,优于日本及欧洲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广大的无人区,更是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有着大规模光伏发电的天然条件。综上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中国是个新兴产业,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问题,节能减排,改善居住环境,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和土地价值。项目建设对于推动和提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江苏光电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在xxxx投资,近几年xxx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宁阳也面临着资源枯竭、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常迫切。本项目立足xx能源现状,根据企业实际和发展规划,拟建设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充分利用xxx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闲臵的山坡土地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矛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前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能够适应xxx及周边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项目建设地点

建设项目位于xxx,占地203252平方米(305亩),其中现有土地91亩,本次拟新征土地214亩。场地为缓坡度的小山脚,山坡朝南,南向没有明显的高大遮挡物;坡度平缓,并逐渐升高,可以平整成梯田状,一方面组件阵列前后没有遮挡,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面积,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项目选址日照丰富,交通便利,水、电、通信等设施齐备,项目选址具有优越地理位臵和良好的对外交通条件。

四、建设规模及方案选择

(一)项目建设规模

1、规模确定

项目建设规模应综合考虑现状市场容量、行业市场增长率、行业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发展规划、土地使用情况等因素及企业自身情况综合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为: 本项目拟利用xxx闲臵山坡地203252平方米(305亩),首期建设10mw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太阳能光伏组件采用晶硅组件和硅基薄膜电池组件,其中硅基薄膜组件的装机容量为

4.995mwp,晶硅组件的装机容量为5.012mwp,实现并网放电,25年总的发电量为31321.31万度。

通过对技术、投资及效益方面的分析,认为该项目建设规模属适度经济规模。

2、发电量估算

(1)最佳倾斜角度辐照度计算

篇2: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 ×××新厂房

4mwp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 示范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新厂房4mwp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示范工程项目 项目单位:××× 地理位臵:本项目实施地××市××县工业园区。

××县位于××省东南部,大运河西岸,界于东经×°×′~×°×,北纬×°×′-×°×′之间。全县辖×镇×乡,××个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全县呈簸萁形,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坦,最高点海拔××米,最低点××米。项目区地理位臵见图2.1:××县地理位臵图。

图2.1 ××县地理位臵

××市××县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5 ℃ ,年平均降水量554毫米。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衡水市属于太阳能辐射三类地区,太阳能辐射量在5020~5860mj/cm2.a,年总日照时数为2200~3000h,属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县工业园区正处于我国日照资源丰富的地区,本地区太阳能资源见图2.2: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日照情况见表2.1:××县日照峰值及日照时数各月情况表。

图2.2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表2.1 ××县日照峰值及日照时数各月情况表

建设规模:利用××有限公司新建厂房的楼顶。采取太阳能电池板与楼顶表面、相结合的形式,建设4mwp太阳能光电建筑,太阳电池组件方阵由21052块190wp组件组成,总面积约61348平方米。电站主要满足厂房内所以生产设备、办公区域、厂区内照明等电器设备用电,并与电网相连结,采用用户侧并网方式,太阳能供电不足时有电网补充,与电网形成互补,缓解高峰用电压力,具有调峰作用。(总平面图见图一:××厂区规划图) 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11801.5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5901.05余万元,申请国家补贴5900万元。

经济环保效益:4mwp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年发电量为480万多kwh,按照该电站20年运营期计算,累计发电12200万 kwh,相当于每年可节省煤炭约1600多吨,减排灰渣约47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000多吨,减排二氧化硫约69多吨,减排可吸入颗粒物约14吨,20年可节省煤炭约32000多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3万吨。实际运行20年后,该电站仍具有发电能力。

二、示范目标及主要内容

为响应国家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号召,推进太阳能光伏行业在我市的发展,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和科普示范,×××计划投资11801.50万元,利用新建厂房房顶无遮挡区域,建设4mwp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

××县××公司4mwp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位于太阳辐射分布的高值区内,建设光伏电站具有天然优势。利用××县××公司车间屋顶建设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具有独特优势。电站由国内太阳能领军企业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并由山东电力研院做技术支持,设备选用国际知名的逆变电厂家,各项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技术和规模上将取得重大突破,可望在大型mw级建筑一体化电站建设上形成自有的知识产权。对今后响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绿色建筑、低碳生活上起到示范作用,促进××省绿色建筑、低碳生活了快步发展。××公司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是××县政府首次批准的科技示范单位,该项目的实施具有充分的示范意义。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能,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50hz、380v的三相交流电。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配电柜与变电所内的变压器低压端(230/400伏)并联,对负载供电,并将多余的电能送入电网;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结合数据监控系统,检测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的运行情况、外界环境情况等,与internet连接实现电站远程控制、数据共享等。其主要研究:

1、多路子系统组成的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

2、太阳能电池组件和方阵的运行特性研究;

3、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建筑物一体化设计的研究;

4、计算机数据采集的自动控制传输系统与监控系统的研究。

三、技术方案设计

(一)项目初步规划

本项目位于××县工业园区,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臵为××公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环境。

本项目厂区占地115198㎡,建(构)筑物占地面积70725m2,包括厂房、库房、办公楼等,其中两栋厂房建筑面积61400㎡,厂房房顶

实施太阳能电站项目,太阳能电池板采光面积580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4 mwp。电站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1号厂房房顶1.5mwp;另一部分 为篇3: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吉林省通榆县50mw光伏发电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二o一三年三月五日

吉林省通榆县50mw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日期:2013年06月11日 目录 前言

1概述和项目背景2 1.1概述2 1.2国际现状3 1.4吉林通榆县区域状况介绍5 1.5在通榆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光伏产业概况9 2站址选择和气象条件10 2.1基本情况10 2.2太阳能资源11 3电站接入系统16 4建设规模和总体方案16 5光伏电站框图和设备选型17 5..1光伏组件及其阵列设计17 5.2固定光伏组件模块18 5.3各子系统组件安装方式及数量19 5.4太阳电池方阵间距计算20 5.6光伏电站系统构成总结24 6电气设计25 6.1电气一次部分25 6.2电气二次部分32 6.3通信部分34 7地建设计35 7.1 50mw光伏电站围栏设计35 7.2方阵支架基础设计35 8采暖通风设计37 8.1设计原则37 8.2采暖37 8.3通风与空调37 9消防部分389.1设计原则38 9.2消防措施38 10环境保护39 10.1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39 10.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39 10.3运行期的环境影响40 10.4场址合理性41 11节约能源42 12社会和环境效益评价42 12.1社会及经济效益42 12.2环境效益42 13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44 13.1工程概述44 13.2工程安全与卫生潜在的危害因素44 13.3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圣策措施44 14施工组织设计46 14.1施工条件46 14.2电池板安装47 14.3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47 14.4施工用地47 14.5施工总体布置的原则48 14.6施工水、电供应48 14.7地方建筑材料49 14.8雨季施工49 14.9项目实施综合控制轮廓进度49 15项目的投资估算和经济性分析51 15.1项目概况总结51 15.2投资估算51 15.3经济评价54 15.4经济评价结果57 15.5经济评价结论58 16风险分析与对策59 17结论、问题和建议65 附件一:名词解释66 前 言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永续利用的清洁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人类赖以生存的 自然资源几乎全部转换自太阳能,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时代,太阳能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最基础的能源形式,从现代科技的发展来看,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有可能决定着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开发始于上世纪 , 50年代。随着全球能源形势趋紧,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能源替代方式,于近年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是光伏发电迈向电力规模应用的必然结果,国际能源机构(iea)特别将超大规模光伏发电(vls-pv )列为其第8项任务(task8),主要研究、追踪超大规模光伏发电的技术和信息,并在此领域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光伏电站正在从小规模(100kw以下)、中规模(100kw~1mw)向大规模(1mw~20mw)和超大规模(20mw以上)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已于2007年8月31 日正式发布,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支持和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了响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探索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的技术,特就在吉林省通榆县建设5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提交此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概述和项目背景 1.1 概述

1.1.1 项目简况

(1)项目名称:吉林通榆县50mw光伏发电项目 (规划50mw,一期10mw,二期20mw,三期20mw)

(2)建设单位:

(3)投资主体: (4)设计单位: (5)建设规模及发电主设备:50000kw,多晶硅光伏组件 (6)选址:吉林省通榆县。

22(7)占地面积:10mw占地40m ,总用地面积为150万m (8)项目动态投资估算:约9.3亿元人民币。分为三期: 一期动态投资估算:约21000万元人民币 二期动态投资估算:约35000万元人民币 三期动态投资估算:约37000万元人民币 1.1.2 工程设计单位

1.2 国际现状 世界能源形式紧迫,是世界10大焦点问题(能源、水、食物、环境、贫穷、恐怖主义和战争、疾病、教育、民主和人口)之首。全球人口2008年是66亿,能源需求折合成装机是16tw;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至少要达到100-110亿,按照每人每年gdp增长1.6%,gdp单位能耗按照每年减少1%,则能源需求装机将是30-60tw,届时主要靠可再生能源来解决。可是,世界上潜在水能资源4.6tw,经济可开采资源只有 0.9tw;风能实际可开发资源2tw;生物质能3tw。只有太阳能是唯一能够保证人类能源需求的能量来源,其潜在资源120000tw,实际可开采资源高达600tw。由于光伏发电能为人类提供可持续能源,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尤其以德国、日本和美国发展最快。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光伏发电的市场增长迅速,连续8年年增长率超过30%,2007年当年发货量达到733mw,年增长率达到42%。图1-1给出了1990到2007年的世界太阳电池发货量的增长情况: 92 9600040810 图1.1 (1)商业化电池效率不断提高先进技术不断向产业注入,使商业化电池技术不断得到提升。目前商业化晶硅电池的效率达到15%~20%(单晶硅电池16%~20%,多晶硅15%~18%);商业化单结非晶硅电池效率5%~7%,双结非晶硅电池效率6%~8%,非晶硅/微晶硅的迭层电池效率8%~10%,而且稳定性不断提高。电池效率的提高是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自动化程度持续提高是太阳电池生产成本降低的重要因素。太阳电池单厂生产规模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5mw/年发展到90年代的5~30mw/年,2006年25~500mw/年,2007年25~1000mw/年。生产规模与成本降低的关系体现在学习曲线率lr(learningcurverate,即生产规模扩大1倍,生产成本降低的百分比)上。对于太阳电池

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金坛光伏产业紧缺项目可行性报告

光伏项目实施方案

光伏项目管理

光伏项目总结

光伏项目申请报告

光伏项目流程

“十三五”重点项目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伏电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纲要

自检报告(光伏项目工程)

《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光伏项目可行性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