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2020-03-01 21:12: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蝌蚪找妈妈

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蝌蚪、大青蛙的外部特征,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朗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有益动物,会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小青蛙,做环保小卫士。

4.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动作技能目标:

借助手指玩具,分角色演一演,使学生在朗读表演中,进一步理解词句的意思,充分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能自觉保护小蝌蚪和青蛙,争做环保小卫士。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3.通过质疑、解疑,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一)教法:

1.采用变序教法,可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想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学习哪一部分。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2.多元智能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悟、朗读表演、唱一唱、画一画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类情感因素,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积极、有效地投入学习。

(二)学法:

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我为本课预设的学法是: 1.探究法:学生可以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知识,获得成功的愉悦。

2.合作讨论法:在解决问题时先自己找答案,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最后小组代表发言,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三)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青蛙和小蝌蚪的贴图。

2.学生准备鲤鱼、乌龟、小蝌蚪、青蛙的手指玩具。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1.读题

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 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 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生字

见PPT 会认字

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会写字

两、哪、皮、跳、就、肚、孩、生字组词

塘 táng 鱼塘yú táng 池塘chí táng 脑 nǎo 大脑dà nǎo 脑袋nǎo dai 头昏脑涨 袋 dài 袋子dài zi 一袋yī dài 酒囊饭袋

灰 huī 灰色huī sâ 灰心huī xīn 万念俱灰 哇 wā 好哇hǎo wā 哇啦wā lā

教 jiào 教室jiào shì 教育jiào yù 因材施教 捕 bǔ 捕鱼bǔ yú 捕蝉bǔ chán 捕风捉影 迎 yíng 迎接yíng jiē 欢迎huān yíng 曲意逢迎 阿 ā 阿姨ā yí 阿婆ā pï 刚正不阿 姨 yí 阿姨ā yí 姨妈yí mā

宽 kuān 宽阔kuān kuî 宽大kuān dà 宽大为怀 龟 guī 乌龟wū guī 海龟hǎi guī 龟年鹤寿 顶 dǐng 头顶tïu dǐng 山顶shān dǐng 灭顶之灾 披 pī 披衣pī yī 雨披yǔ pī 披红挂绿 鼓 gǔ 敲鼓qiāo gǔ 打鼓dǎ gǔ 一鼓作气 两 liǎng 两岸liǎng àn 两岸liǎng àn 一刀两断 哪 nǎ 哪座nǎ zuî 哪儿nǎ er 皮 pí 皮袄pí ǎo 牛皮niú pí 皮开肉绽 跳 tiào 跳高tiào gāo 跳远tiào yuǎn 上窜下跳 就 jiù 就是jiù shì 就来jiù lái 一挥而就 肚 dù 肚子dù zi 肚子痛dù zi tîng 小肚鸡肠 孩 hái 孩子hái zi 孩童hái tïng 填空过渡:(有)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 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5.仿照《小蜻蜓》的曲调,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黑灰身子大脑袋,甩着长尾水中游,游来游去多快活!)

(五)课后延伸

1.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

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我们下节课再学。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方面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引出问题

1.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展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如:读生字说说记字好方法;读课文说出小蝌蚪的样子;展示自己所画的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的图画;唱上节课教的儿歌等等)

2.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蝌蚪可爱的样儿,那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构建问题情景。这节课就围绕这些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学习、研究。

(二)围绕问题,探究学习

学生想先深入了解哪个问题,就先学习哪一部分。 问题1: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

1.自由朗读2.3.4小节,先把所有写小蝌蚪妈妈样子的词句用横线划出来。再四人小组内交流,看看是否找对找全。讨论一下怎样连起来说说青蛙的样儿?

2.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价。

3.研读描写青蛙样儿的句子,感悟“披、露、鼓”等用词的准确、生动 简要交流所搜集的信息,知道青蛙是种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小蝌蚪和大青蛙,做环保小卫士。

朗读句子,体会青蛙的美,表达大家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4.学唱歌曲《青蛙妈妈》,记住青蛙特征,积累好词。

(自编歌曲:大青蛙四条腿,披着绿衣露白肚,鼓眼睛儿宽嘴巴,捉起害虫顶呱呱。)

5.对比朗读写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特点的话,知道他们的样子不一样,这是小蝌蚪要找妈妈的原因之

一、

问题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呢?

1.由读读2.3两节,边读边想,你能自己读懂哪些内容?还有哪些需要请教大家?

2.重点理解:

(1)小蝌蚪为什么忽然想到要找妈妈?(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另一个原因。) (2)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作自己的妈妈了?(知道鲤鱼妈妈、乌龟妈妈介绍得不够全面。)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再现找的过程(请几位小朋友戴上拇指玩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表演中随机理解:迎上去、追上去)。

4.小蝌蚪最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齐读第5节,体会见面时的情景。 抓住青蛙妈妈的话“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质疑,可引出下一个问题情景,即:问题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三)复习巩固,完成书面作业。

1.课文中的生字,还记得吗?谁来领大家读一读?

2.“迎”和“追”两个字相同在哪些地方?(偏旁相同,笔顺规则相同,都有走过去的意思。)走过去的方向一样吗?(迎:面对着走过去。追:从后面赶上去。)

3.口头填空:荷叶上()着一只大青蛙,()着碧绿的衣裳,()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

4.学习生字“什、么;变、条”:读字组词,交流记字好方法。先描红再看老师范写,体会书写要领,最后独立书写。读句子: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的那条长尾巴变短了。

(四)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有关小蝌蚪生长变化方面的知识与图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学生简要交流所搜集的信息。

2.课文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请大家仔细读读全文。

(二)细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描写小蝌蚪形体变化的句子。 2.给小蝌蚪形体变化过程图标上序号。

3.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 4.完成填空题: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腿,再长出两条()腿,后来尾巴变()了,最后尾巴()了,成了一只()。

5.读读说说:(用“已经”说话,可以先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训练,然后再进行开放性训练,如:小蝌蚪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它们黑灰色的身子已经变成了青绿色。它们已经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已经会跳了。小青蛙已经会捉害虫了„„

书上作业: 练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按顺序把下面的图片连起来,再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说句子。 披着碧绿的衣裳 鼓着大大的眼睛 露着雪白的肚皮 甩着长长的尾巴 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三)总结导行: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2.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

(四)课后延伸:

1.画小蝌蚪变化过程的连环画。

2.课后阅读所提供的学习资料。(摘自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方惠珍的《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问鲤鱼、乌龟?(青蛙) 大脑袋先长后腿四条腿 黑灰色的身子再长前腿宽嘴巴

长长的尾巴尾巴变短披绿衣 尾巴不见露白肚 鼓眼睛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4个字。会写9个字。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背诵课文、了解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水,交流图画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说明】课前画水,不管画的画简单还是复杂,那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某些孩子思维没有拓宽,学完课文之后,他可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某些孩子画的水比较复杂,思维很独特,学习课文时他就会更加自信,学完之后再去画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

2、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会认字

晒、极、傍、越、滴、溪、奔、洋、坏、淹、没、毁、屋、猜 会写字

变、片、海、作、带、给 生字组词

晒 shài 晾晒liàng shài 晒台shài tái 风吹日晒 极 jí 北极běi jí 极大jí dà 乐极生悲 傍 bàng 傍晚bàng wǎn 傍午bàng wǔ 傍若无人

越 yuâ 越来越大yuâ lái yuâ dà 越来越快yuâ lái yuâ kuài 不可逾越 滴 dī 水滴shuǐ dī 一滴油yī dī yïu 水滴石穿 溪 xī 小溪xiǎo xī 溪水xī shuǐ 妇姑勃溪 奔 bēn 奔跑bēn pǎo 狂奔kuáng bēn 万马奔腾 洋 yáng 海洋hǎi yáng 大西洋dà xī yáng 远涉重洋 坏 huài 坏苹果huài píng guǒ 坏人huài rãn 气急败坏 淹 yān 淹没yān mî 淹死yān sǐ 淹淹一息 没 mãi 没有mãi yǒu 没人mãi rãn 没大没小 毁 huǐ 烧毁shāo huǐ 打毁dǎ huǐ 毁于一旦 屋 wū 屋后wū hîu 屋前wū qián 叠床架屋 猜 cāi 猜测cāi câ 猜想cāi xiǎng 两小无猜

变 biàn 变魔术biàn mï shù 变成biàn chãng 一成不变 片 piàn 一片yī piàn 片段piàn duàn 片甲不留 海 hǎi 大海dà hǎi 海水hǎi shuǐ 人山人海 作 zuî 工作gōng zuî 作业zuî yâ 一鼓作气 带 dài 带领dài lǐng 皮带pí dài 一衣带水 给 gěi 给我gěi wǒ 给你gěi nǐ

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

雹子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温和

暴躁

(2)动动脑

师:小朋友,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

例:“我会变”

“我的家”

“我的活动”

“我的脾气”

【说明】这是对整篇文章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文章,简单了解水的多种表现形式。“动动脑”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第三项合并为一项来学。

2、自主合作学习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

(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

(3)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句子读好?

(4)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提示:以下是预设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进行的,以下的顺序可以改变。

“我会变”

(1)“我学会了字词”

“漂浮”、“碰到”、“雹子”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填空:

云在天空中

一只小船在水上

着。

师:请小朋友想象云彩在空中飘浮和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情景,想一想,“漂浮”和“飘浮“有什么区别?

指名回答。

师出示雹子的图片,让学生对雹子有直观的认识。

(2)“我是小小朗诵家“

指导读第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第二自然段,“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

指名读,评价,练读,再指名读。

(3)师: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冰

霜„„

“我的家”、“我的活动”重点指导朗读

师:现在小朋友都很累了,请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吧。

师:好,该“起床”了!刚才,小朋友们睡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乱动,也没有一个人讲话,这就叫做──

生:安静。

师:对!叫安静。那咱们去看看池子里的水安静不安静,好吗?

生:好!

师:(出示池水的图片)大家看看,这里的水好像正在睡觉,安静吗?

生:安静。

师:那谁能把这句话读得让大家觉得很安静?(出示“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生:读课文。

师:大家再想一想,它在小溪里散步时的样子。谁能说说它是怎样散步的?

生:慢慢地散步。

师:对呀!看谁能读出水在慢慢散步的语气。(出示“在小溪里散步”)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想想,水在江河里是怎么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么跳舞、唱歌的。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要读得让大家感觉到水在奔跑,在跳舞,在唱歌。谁能?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课文第三段有个词语写大海里的水很多很多,看谁能找到这个词语,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这个词语是“开大会”。因为开大会时人很多。

师:你真会动脑筋!请你把这句话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水在大海里开大会的样子。

生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老师也得向你学习!好,大家学着他的样子,把第三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的家还在哪里?我还有哪些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飞舞

慢跑„„

【说明】低年级语文教学应重点放在朗读上,用较短的时间把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朗读指导和识记字词。第

1、2自然段比较活泼,也比较容易读。难点是第三自然段,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不同、气势不同,所以读的感觉也不同。通过出示图片和练习生活实际来引领孩子们感悟,慢慢提高朗读能力,形成语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体会和比较中,慢慢感受到朗读的技巧,学会阅读。

第二课时

一、回顾所学内容

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我是什么》,文中的一些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

二、了解“我的脾气”

1、“我学会了字词”

(1)出示词语:

温和

暴躁 灌溉

机器

帮助 淹没

庄稼

冲毁

灾害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 “暴躁”两个词语。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

(3)填空:有时候,我很

,有时候,我很

。我既给人们带来

,又给人们带来了

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

2、“我是小小朗诵家”

由以上对词语和图片的感受,直接过渡到读。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的脾气还会怎样?

学生回答。

【说明】这一自然段中,生字生词特别多,所以,运用联系前后文,看图片来直观感受,理解记忆字词。当对词语理解到位了,对水的“温和”和“暴躁”直接感受到了,读好这一段也就轻而易举了。

三、我自信,我能背

1、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来评一评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指名回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3、“展示我自己”

(1)自由背诵。

(2)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背诵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

【说明】由读通课文,到读好课文,再到朗诵课文,这是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优美的文字应该靠背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四、我要写好字

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

等等

五、小小作家

师:请同学们模仿“我是什么”,用几句话写一样东西。写好以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让别人猜猜你写的是什么。

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说明】文中的语言很美,句式很整齐,如:“有时候„„有时候„„”“我会变,变成„„变成„„”“我在„„在„„在„„”这样的句子,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仿写在低年级是训练写话能力的很好方式。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就会对写话产生兴趣,慢慢养成写的习惯。

板书设计:

02我是什么

我会变:云 雨

雹子

霜„„

我的家: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我的活动: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飞舞

慢跑„„

我的脾气:温和

暴躁„„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自制乖乖猫卡片奖励学生。

2、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3、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讨论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2、识字认读词语,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

2、让学生知道丰富的知识要通过仔细观察与认真学习才能学到。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讨论法

3、朗读法

教学准备:趣味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探 (播放视频或图片)

师:孩子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植物的种子成熟了,种子宝宝要告别自己的妈妈开始新 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方法送走孩子们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1、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拼音或者问问老师同学,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生词朋友说了,要想把课文读好,必须先过它这一关,看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自己来读一读。(自读)

有信心把词语读好吗?看,这里有一座词语山,咱们看看那一小组用最快的速度登上山顶。

3、生词朋友很开心,已经成为你们的好朋友了,相信生字宝宝更难不倒你们,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来读,(找生领读)这个老师当的很棒,我们来开列小火车,相信你们一定能顺利到达终点。 会读字

植、如、为、旅、备、纷、刺、底、炸、离、察、识、粗、得 会写字

法、脚、娃、毛、知、它、她、更 生字组词

植 zhí 植物zhí wù 种植zhîng zhí 植党营私 如 rú 如果rú guǒ 假如jiǎ rú 一见如故

为 wâi 为什么wâi shãn me 为何wâi hã 为民请命 旅 lǚ 旅行lǚ xíng 旅客lǚ kâ 进旅退旅 备 bâi 准备zhǔn bâi 备用bâi yîng 有备无患

纷 fēn 纷乱fēn luàn 五彩缤纷wǔ cǎi bīn fēn 五彩缤纷 刺 cì 刺刀cì dāo 刺耳cì ěr 芒刺在背

底 dǐ 底部dǐ bù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井底之蛙 炸 zhà 炸弹zhà dàn 爆炸bào zhà 狂轰滥炸 离 lí 分离fēn lí 离开lí kāi 寸步不离 察 chá 观察guān chá 觉察juã chá习焉不察 识 shí 博识bï shí 识字shí zì 不识好歹 粗 cū 粗大cū dà 粗壮cū zhuàng 财大气粗

得 de 走得慢zǒu de màn 跑得快pǎo de kuài 一举两得 法 fǎ 办法bàn fǎ 法律fǎ lǜ 以身试法

脚 jiǎo 两只脚liǎng zhī jiǎo 脚指头jiǎo zhǐ tou 七手八脚 娃 wá 娃娃wá wa 葫芦娃hú lú wá 毛 máo 毛发máo fà 皮毛pí máo 一毛不拔 知 zhī 知道zhī dào 先知xiān zhī 一无所知 它 tā 它们tā men 它是tā shì 别无它法 她 tā 夸她kuā tā 她们tā men 更 gâng 更加gâng jiā 更好gâng hǎo 更进一竿

三、感悟课文

1、生字词我吗已经读的很棒了,淘气的生字宝宝又回到了课文中,你们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更好。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现在我们请5名同学分小节读文。(指名分小节读文,读的同学做到字音准确,句子通顺,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要认真,如果他读的好,你就夸夸他,如果你认为他哪读的不够好,你就帮帮他。)

2、快速读文,边读边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用完整话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知道种子长大了就得四海为家)

师追问: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师相应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2、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一会说给大家听。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

(1)生:我认为蒲公英的办法好,(因为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轻轻一吹是怎么吹?你来吹吹?介绍图片,这就是蒲公英的种子,聚在一起毛茸茸的。

师:只要有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了,你们想看看纷纷出发是什么样子的吗?(播放视频加音乐) 师:蒲公英妈妈的办法真容易呀!让孩子们乘着风就能飘走了!你们快来读一读吧,学生练读。 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轻悠悠地飘,多美啊!

师:美丽的蒲公英乘着风出发了,它们可能会飞到哪呀?

生自由发言,蒲公英宝宝飞到哪,哪就是它的家,在那生根发芽。如果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是什么呢?——四海为家。 (2)四海为家的宝宝不光有蒲公英,还有谁呢?

我认为苍耳妈妈的办法好,(好在哪?)(因为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 能去田野、山洼)

看这就是苍耳(展台出示成杈的苍耳种子)拿几个让前面同学摸摸,捏捏,什么感觉呀?(因为苍耳浑身长满小刺,刺上有小钩子,挂住动物的皮毛不容易掉下来)

你们想知道苍耳是怎么旅行的吗?(播放视频)

师:看,人走过来了,苍耳挂在了人得裤子上。小羊跑来了,苍耳要随小羊去旅行啦!

师:苍耳妈妈多聪明呀!不费力气就能让孩子去旅行,我们来夸夸苍耳妈妈吧!谁来读一读?

师:苍耳妈妈这么聪明,你没读出来,我们再试试好吗? 师:你对苍耳妈妈的敬佩和赞赏读出来。谁来读一读。

师:苍耳妈妈的办法多神奇呀!它借助小刺能保护孩子同时挂住动物的皮毛,让孩子们去旅行。豌豆妈妈更有办法,你认为她的办法好在哪里?(看课件文字回答)

(3)学习豌豆传播这一节

师:让我们一起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吧?(播放课件:这就是豆荚, 情啊?带着这种高兴心情读给你的同桌听。

师:孩子们蹦着跳着出发了,多快活呀!谁把自己当成小豌豆来读一读。 3.小结:(指板书小结)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用自己的智慧送走了宝宝,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呢?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只有细心、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拥有它,获得许许多多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谁来说说你搜集到了什么?

2、老师也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出示课件拓展内容)仔细读一读,用“——”画出每一种传播方法里介绍了哪些植物?

3、知道了这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仿照第

2、

3、4小节的格式写一写吧!看谁是最棒的小诗人! 小结归纳: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妈妈办法多多,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板书设计: 蒲公英 吹 风

植物妈妈有办法 苍耳 挂 动物 豌豆 晒 太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一:有趣的动物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说说它有趣的地方。

二、说说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三、观察、发现、小组讨论,说说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第三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二、快乐读书吧。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部编本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