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

2020-03-02 05:10: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附件二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

“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

为指导全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确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现制定《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由重大研究项目和基本研究项目构成。

第一部分重大研究项目

重大研究项目系为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而设置的研究项目,属重大决策咨询研究。 重大研究项目名称即为研究课题名称,立项为重大课题。申报时不得更改项目名称。

重大研究项目实行招标研究或委托研究方式,由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立项,课题立项时即确定研究质量标准、完成时间要求和经费数额。

(一) 建设教育强省研究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设立此课题。研究内容应包括:教育强省的内涵及指标体系,我省教育现状与教育强省的差距,建设教育强省应采取的策略、措施。

教育强省的标准应是动态的,即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省不应是目前教育强省的标准,而应科学预测若干年后的教育强省标准,相应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阶段性、发展性指标。

质量要求:提出科学依据及可行性政策意见建议。

时限要求:4年

经费数额:5万元

(二) 河北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研究内容: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指标体系,我省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上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培育、保持河北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潜力。

质量要求:提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依据和政策意见建议。

时限要求:3年

研究经费:4万元

(三) 河北教育如何主动适应并保障河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研究内容:根据河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河北教育如何为其提供智力、人才支持与支撑,为其培养结构合理、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质量要求:科学预测河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结构、质量、数量及河北教育在培养能力上的差距,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达到这种目标,提出相应政策意见、建议。

时限要求:3年

研究经费:4万元

(四) 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研究内容: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与标准,当前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解决的问题,应采取的政策、策略、措施。

质量要求:提出有科学依据的、符合实际的研究报告和政策意见、建议。

时限要求:3年

研究经费:4万元

(五) 农村教育战略转型研究

研究内容:在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农村教育应如何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实行战略转型,由以往主要面向农村、农业培养人才转变为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人才,同时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服务,培养未来适应城市生活的高素质国民。围绕这一战略转型,调查农村教育的现状,研究农村教育应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课程体系等。

质量要求:理论层面上有深度、有创新,实践层面上提出具有科学依据的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措施。

时限要求:3年

研究经费:4万元

(六) 中外教育政策研究

研究内容:各级各类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外教育专题政策比较研究;国外教育政策综合比较研究;中外教育政策发展历史研究;国家与地区教育政策间的关系研究。

质量要求:基本形成中外教育政策研究理论体系,在国别研究及我省地方教育决策研究方面形成特色。

时限要求:3年

研究经费:4万元

第二部分基本研究项目

该部分项目系为课题申报者提供选题参考的自由申报项目。项目名称非具体课题名称,申报人可依据提示的研究领域,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及研究兴趣,自行确定具体研究课题名称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课题申报后,经专家评委会评审,由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

(一)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范畴等的研究;终身教育理念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内涵、特征、功能及相互关系研究;教育思想、理论、制度创新研究;德育基本理论研究;教学基本理论研究;课程基本理论研究;当代中国教育价值观研究;当代中外教育思想、理论、思潮、流派研究。

(二) 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特征、功能、定位、关系及其发展研究;建设和谐社会中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研

究;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与完善河北教育体系的研究;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河北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研究;不同类型经济发展地区教育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研究。

(三) 教育体制、制度与教育政策研究

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政府、社会、市场各自教育职责和功能的研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多元化与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的研究;教育法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研究;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公用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与监督审计研究;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教育政策研究。

(四) 基础教育研究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基础教育与人的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定位研究;教学创新与质量评估机制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价、反思及有效教学研究;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落实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小学、初中、高中课程衔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研究;新课程实施与学生成绩测评标准及其方式研究;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障碍及保障机制研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小学考试制度改革方向与发展趋势研究;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制度改革研究;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研究;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研究;高中教育课程多样化研究;高中教育质量标准研究;劳动技术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普及学前教育对策研究;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研究;学前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配套设施的使用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特有问题研究;学前教育课程与游戏的整合研究;家园共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前儿童营养与发展研究;超常儿童教育研究;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学前教育与儿童创造性发展关系研究;

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研究;特殊儿童、学生权利保障研究;特殊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研究;特殊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与早期干预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研究;特殊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及矫正的研究;预防聋哑少年儿童犯罪研究;特殊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教学校应用研究;特殊教育特有问题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特教学校教师评价研究;特教学校教师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五) 高等教育研究

优质高等教育建设研究;地方高等院校管理研究;地方高校定位与特色发展研究;地方高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地方高校产学研综合机制与创新研究;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和谐发展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模式和办学特色研究;制度化解决贫困家庭大学生就学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建立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创新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模式研究;高校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问题研究;高校融资风险应对研究;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贷款政策与风险防范问题研究;高校合理规模、合理效益的研究;高校合并后的规模效益评估研究;高校扩招形势下的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的评估及对策研究。

(六) 职业教育研究

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中高职业教育合理定位研究;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就业与就业指导研究;职业教育与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对接研究;职业教育引进产业化、市场化机制研究;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模式研究;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保障机制研究;职业教育师生权益保障研究;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职业教育引进民办教育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研究;职业教育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研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评价体系改革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技能型、紧缺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模式研究;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案例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及保障体系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研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制度改革研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结构优化研究;完善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和机制研究;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借鉴移植国外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实验研究;职业教育政策、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机制、模式创新研究;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及内容标准研究;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标准与评价研究。

(七) 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研究

构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人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关系研究;建立成人教育保障体系研究;构建成人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人高教向农村延伸的研究;城镇下岗职工再培训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研究;城市农民工队伍教育培训研究;农村扫盲后巩固提高对策研究;成人教育资源整合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研究;构建区域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体系的政策、法制与制度保障研究;成人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良性互动机制研究;非学历成人教育发展研究;现代远程成人教育的开发与管理研究;成人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益实证研究;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

(八) 农村教育研究

农村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学校布局调整等)研究;农村教育保障机制、运行机制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及其标准研究;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情况调查研究;农村教师生存状况调查研究;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研究;农村教育评价与督导研究;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农村教育战略转型(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培养适应未来城市生活的高素质国民服务)研究。

(九) 管理、督导与评价研究

现代学校管理思想、制度与模式的研究;现代学校分层次、分类型管理的研究;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研究;学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研究;学校安全管理和危机管理研究;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教育评价与督导体系的研究;区域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学校效能评价研究;以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基本依据的教师评价的研究;教学改革监控与质量评价研究;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十) 素质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基本理论(思想、理念的时代特征、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等)研究;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深化素质教育模式与策略研究;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政策、制度保障研究;构建初、中、高等学校相互贯通、不断递进的素质教育体系研究;素质教育评价研究。

(十一)德育研究

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青少年道德现状调查研究;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与德育目标、内容研究;德育的生活化研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开发研究;青少年德育基地开发建设研究;网络文化对学生德育挑战及其对策研究;虚拟环境下的网络德育研究;学校德育活动

形式的多样化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研究;德育工作专业化研究;德育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研究;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学生道德发展评价研究;学校德育中“八荣八耻”教育模式研究;构建开放性的学校德育体系研究;德育的文化学研究;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学校德育无效化原因研究。

(十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教材多样化与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管理、评价研究;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研究;课程改革与课程衔接研究;不同版本教材质量的评估研究;主流教材使用情况及改革的研究;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研究。

现代教学理念、教学制度与教学技术的综合研究;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发展性教学与反思性教学的研究;现代教育媒体与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最优化运用研究;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评价标准、监控体系等)研究。

(十三)教育心理、学习心理研究

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学分析及对策研究;学生学习机制及学习心理问题研究;学生心理品质与学习品质关系研究;学生的自主管理的心理问题研究;校园暴力的心理学研究;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学生心理障碍的归因与对策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治与矫正研究;教师教学心理研究;现代教师心理素质建构研究;教师心理素质测评研究;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十四)体育、卫生、美育教育

学生体质发展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改革和发展研究;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立体化、网络化模式研究;各级学校体育互联互动有机衔接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监控与评价研究;农村学校体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生卫生与健康教育研究;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手段、方式及评价标准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超重、肥胖、近视、成人病等)的干预研究;

河北省学校美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学校美育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研究;美育教学模式研究;学科教学中的美育研究;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学校艺术教育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美育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美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十五)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

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研究;区域性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校本培训、校本研究为基础的教师发展研究;中青年学科教学骨干、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机制研究;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途径及质量评价机制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教师研训制度创新研究;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指导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教师精神培育研究;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途径与方式研究;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名、特、优教师教学艺术和成长规律的研究;教师科研素质培养研究;教师权利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十六)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研究

河北省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与能力发展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与教学方式变革研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发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学生教育信息化素养现状调查研究;教育信息化与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网络课程开发研究;教育信息资源库统筹建设与资源共享机制研究;提高教育信息技术设备使用效率、

效益及其评价的研究;网络文化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信息化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十七)教育史研究

河北教育近现代史研究;河北教育近代化过程研究;河北教育对外交流史研究;河北近现代教育发展经验、教训研究;河北名校、老校办学经验和特色研究;河北教育名人及其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研究;地方教育管理与其教育发展历史关系研究。

(十八)民办教育研究

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制、政策与制度保障研究;民办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民办学校发展模式的研究;民办教育的产权、投资、运行机制研究;民办教育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研究;民办教育外部管理机制研究;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研究;民办学校办学特色研究;

(十九)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民办教育的比较研究;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科技教育的比较研究;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教育法制的国际比较研究;国际教育交流的比较研究;国际合作办学比较研究;境外教育对我国、我省教育影响的调查研究。

(二十)教育国际化研究

扩大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机制研究;吸引、接受外国学生来河北省留学问题研究;引进外国文教专家方式、途径研究;提高外派留学生、访问学者出国留学、访学效率、效益的研究;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胸襟人才的研究;异文化教育研究。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

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课题指南

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优秀)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指南DOC

新乡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指南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doc》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