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工程部管理制度

2020-03-02 16:33: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工程技术部管理制度汇编

一、主要人员职责

1、工程部长

(1)负责本项目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及调度工作,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监督实施。

(3)负责现场施工技术调查、导线和水准点测量审核、图纸审核、现场核对、技术标准、技术交底、变更设计、技术创新、工程例会、施工资料、施工调度、过程监控、技术总结、竣工文件,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等工作。

(4)对项目工程部技术管理业务负责。 (5)做好环保措施的制定及落实工作。

2、技术主管

(1)严格按技术标准和施工图设计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质量负检查验收的把关责任。

(2)严把材料检验、工序交接、隐蔽工程验收质检关,审查操作者的资格,审查并签署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深入施工现场,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对违反操作规程、技术措施、技术交底、设计图纸等情况,立即制止,视情节决定停工或返工,并报技术负责人、行政负责人或越级上报。

(4)参与区域内的工程质量动态分析和事故调查。

(5)加强与现场驻地监理的沟通与联系,督促工点技术人员及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填写隐蔽工程报验单并通知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和签证。配合现场监理完成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等工作,执行有关指令。

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和开工报告

(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是单位工程具体指导施工的文件,也是工程编制月、周作业计划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设计的依据。

2、编制范围划分

本合同段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及个别工程、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由工程管理部负责编制。

3、施工组织方案审批程序 本合同段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个别工程、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由工程技术部报送项目总工审核,然后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在开工前完成,报项目经理部、公司审批,审批后报公司工管部备案。

4、施工组织方案的主要内容 3.1文字部分

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原则,总体目标,质量、安全、环保方针目标等);

(2)工程概况; (3)组织机构;

(4)施工总体部署;

(5)工程任务划分及队伍布置(包括:任务划分、队伍安排、施工准备、施工平面图);

(6)施工方案;(总体施工方案、总体施工顺序、重点工程施工方案);

(7)施工方法及工艺; (8)施工进度计划;

(9)劳、材、机资源需要计划;

(10)各项保证措施(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冬雨季、特殊条件等)。

3.2图表部分

一般应包括以下图表: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施工进度计划图(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单项重点工程进度计划);

(3)临时工程及过渡方案布置图; (4)分年、季度完成投资计划表; (5)分年、季、月度劳动力使用计划; (6)主要机械设备数量及进退场时间表; (7)分年、季主要材料消耗计划表; (8)其它应附的图表资料。 (2)开工报告

1、编写和报告工作程序

工程在施工准备具备开工条件后,由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写单位工程开工报告,报项目总工审核,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2、开工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2.1开工报告的格式由监理工程师决定。

2.2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由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经总工批准后上报。

2.3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开工报告一般包括以下主要项目: (1) 相关设计文件; (2) 施工图纸审核及设计优化记录; (3) 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准备情况; (4) 桩点复测资料; (5) 原材料试验报告; (6)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及批复文件; (7) 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变更

(一)工程变更审批程序

1.承包人提出的变更:

1.1 承包人应采用通用函形式向驻地办提交《工程变更申请单》;

1.2 由驻地办签署审查意见后,报总监办审查; 1.3 总监办签署审查意见后,报业主审批; 1.4 业主根据审批权限批转总监办;

1.5 总监理工程师根据业主审批的《工程变更申请单》,签《工程变更令》报业主领导复审后发令。 在任一步程序中如果出现否决变更,必须报总监办备案并在7日内书面回复。

2.监理提出变更:由监理单位安排承包人填写《工程变更申请单》,按承包人提出的变更程序执行。

3.业主提出变更(含设计单位提出及交通主管部门要求): 3.1 对于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应由设计部门将有关变更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报业主,经相关部门审查后按审批权限批转总监办书面驻地办及相关承包人。承包人接到书面通知后,按承包人提出的变更程序执行; 3.2 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的变更,由业主书面通知总监办,按监理提出的变更程序执行。

4、特殊情况下的紧急变更,驻地监理工程师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控制事态,并主持实施变更,变更情况应随时向总监和业主汇报。变更开始后7日内,由承包人按本管理办法规定补办申请变更手续。

(二)变更资料要求

对承包人上报工程变更申请资料的要求:

1.工程变更涉及到的各类签证手续必须及时办理,并做好签证记录,作为工程变更费用申报的依据:

2.承包人应按照合同文件、监理计划及总监办下发文件规定,实事求是地填报工程变更申请资料。

3.工程变更申请资料的整理和归档。承包人应根据驻地办、总监办审核的意见整理书面变更申请资料并编号,一式五份装订成册后签字盖章上报,业主2份(工程管理部、计合部各一份),总监办、驻地办、承包人各一份。

4.工程变更申请主要包括以下文件: 4.1工程变更申请单。 4.2附件:

(1)变更理由、依据的合同条款及有关文件等基础资料; (2)变更前后的图纸;

(3)变更工程数量的计算资料;

(4)变更的费用计算书、单价分析资料;

(5)业主、承包人、监理方面的原始记录、会议纪要或现场纪要与文件。

(6)总监办应对《工程变更令》负责统一编号并及时归档。 若不同意变更的申请,总监办以书面形式通知变更申请单位。

(7)《工程变更申请单》和《工程变更令》及其附件构成一套完整的工程变更文件。附件应包括与变更有关的所有资料,如变更会议纪要、总监办有关变更的通知、单价分析计算表、数量计算表、相关图纸、其他变更依据等。

三、技术交底

在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召开工程协调会,由施工单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工程难点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事前消灭重大质量隐患。

1、设计单位针对设计图对项目部的技术交底

(1)由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计单位的技术交底,彻底理解设计意图、技术标准及施工注意事项。

(2)对设计文件审查中发现的问题,与设计、业主、监理共同研究,协商解决,以完善设计。

(3)对下发的交底文件或会议纪要,必须理解透彻、贯彻落实并妥善保存备查。

2、工程技术部负责以下技术交底

(1)负责所属施工队现场施工和操作方面的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2)测量及施工放样交底; (3)其它必需的交底。

3、技术交底的形式

(1)采用会议等形式集中教育培训; (2)采用书面形式传递。

4、技术交底填写要求

(1)书面格式由工程部统一下发;

(2)填写内容和要求按公路施工规范和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指南执行。

(3)施工质量、工艺和标准方面的细部做法参照集团公司《工程质量内控标准》中的规定执行。

5、实行复印件使用印章审核制度

当交底书中或其它用于工程施工的文件中采用复印件时,必须经项目总工审核、签字,并在其右上角加盖章“复核:XXX”印章后,方可生效,否则其复印件为无效资料。

四、施工过程控制

1、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工序、预定的施工方法、预定的施工工艺、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进行科学施工,严格执行施工放样复测程序、技术交底程序、工序报检程序、签证程序、验工计价程序。

(2)坚持做到六不开工,即没有开工报告不开工、没有图纸审核不开工、没有换手复测不开工、没有技术交底不开工、人员设备不到位不开工、技术质量标准不清楚不开工。

(3)实行过程的逐级控制。现场技术员负责桩基、承台、墩身、墩帽等部位的高程、模板几何尺寸和表面平整度、模板加固、钢筋配置和安装、混凝土灌注前检查、灌注中记录、灌注后养护等工作。需报检的工序自检合格后,上报安质部。

2、过程控制的分工

(1)图纸审核、优化设计、重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验工计价、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由工程技术部组织实施;

(2)施工现场的施工复测、技术交底、检测试验、工序报检、签证程序由工程技术部组织实施。

(3)工程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由现场技术员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逐级讨论,做出参考方案后上报项目总工。

3、问题处理

现场出现问题时要据实逐级上报,由工程技术部和项目总工组织,会同业主、设计、监理进行处理,严禁隐瞒不报或私自处理。

五、施工过程记录

1、应产生的记录

施工中应产生的记录包括:施工日志、图纸审核记录、变更设计记录、测量记录、施工放样记录、技术交底记录、工程检查记录、工程会议纪要、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等。

2、记录填写要求

(1)各项记录填写要真实、客观、规范、签字齐全、书写要整洁、清晰,表格要统一,全部签字用碳素笔书写,记录内容必须对工程质量有可追溯性。

(2)过程记录要与工程的进展同步,禁止写回忆录,所有记录要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存。

六、工程调度

1、工程技术部设工程调度员,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

2、准确掌握施工现场工程进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施工机具设备进场。

3、协调好内部、外部人力、物力资源,合理规划、统筹安排。

4、按照项目经理部、集团公司有关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各种报表。

七、内业资料管理

1、资料管理的分工

(1)工程技术部设专人管理资料,建立完善的收、发登记和保管制度。凡须落实的事项,在文件下达后,要检查落实结果,并由承办人记录落实情况。

(2)过程记录资料由各专业工程师自己负责记录和保存,定期分类归档,形成的电子文档要加密保存。

2、资料管理标识

(1)资料管理主要包括:设计图纸、通用图、标准图、技术规范、施工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建设、设计及监理单位文件、集团公司、公司及项目经理部文件、有关协议纪要、施工记录、施工总结等各项技术资料。

(2)资料要按照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业主文件、监理文件、局项目部文件、公司文件、施工记录资料、质检资料等分类归档标识,做到标识醒目,查阅快捷方便。

(3)大型图纸采用摆放标识;

(4)A3纸型号以下资料采用装入资料盒存放,做到盒内有目录,登记标识及时清晰,查阅快捷方便。

(5)施工中所采用的标准、图纸、文件和资料必须为最新版本,并加盖“有效版本”字样,严格禁止采用无效的版本。

(6)当无效版本的资料留做参考时,应进行加盖“无效版本,仅作参考”字样的印章。

八、竣工资料

1、技术干部和专业人员应按业务分工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文件资料的收集、保管工作,并将文件资料档案入盒(袋)存放,确保资料完整,查阅方便。

2、竣工文件编制以单位工程为基础。工程技术负责人要把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工程日志、检测记录、工程检查证、质量验收记录、试验记录、开工报告、施工中有关指令性文件、变更设计通知单、以及有关图纸的修改,底图的描绘,图表的签署,施工技术小结等收集整理,建立单位工程资料盒,为工程项目竣工文件编制准备完整齐全的原始资料。

3、各工点技术人员要负责原始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桩基及承台施工要特别注意地下建筑及设备安装,地下管线以及隐蔽部位的情况,及时填写地下及隐蔽记录。为方便收集、保管资料,各工点技术负责人可按专业、部位和结构等不同内容建立文件资料盒。

4、负责竣工文件编制的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督促检查竣工文件平时的积累情况,并对每项工程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进度、内容、文整质量及时提出要求。

高速公路工程部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工程部岗位职责

工程部管理制度

工程部管理制度

工程部管理制度

工程部管理制度

工程部管理制度

工程部管理制度

工程部管理制度

工程部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工程部管理制度.doc》
高速公路工程部管理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