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体验课

2020-03-03 09:58: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国学体验课(三大礼)

开篇(祭孔大礼)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孔子画像(39张)作成《论语》。与其最为卓出的衣钵继承者孟子统称为“孔孟”。 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祭孔活动最早始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卒后的第二年。祭孔大典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祭祀的民族,《周礼》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礼在华夏礼仪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历代礼典、正史礼乐志无不将祭祀之礼列为首位。同时,祭祀还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而祭孔大典的乐舞更是底蕴深厚,它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自己的舞蹈,2005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一脉相传,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的正统思想和主流文化,被历代统治者尊称为至圣先师。

沿用古老的仪式,奉献朴素的祭品,以礼为纸,以敬为笔,以心为砚,以诚为墨,祭祀是示敬,是感怀,是追忆。从中华文化的源头走来的祭孔大典,带着二千多年的文化积淀,历经风雨坎坷,伴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节奏,翩翩起舞,已成大观...

一、活动名称:祭孔典礼

二、活动宗旨:传承中华传统儒家文化

三、活动背景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2、儒学构成了中国人文传统的基石,深入国人骨髓。

四、活动目的意义

1、祭孔大典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举办此次活动旨在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学校。

2、开阔同学们的文化视野,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进对历史的了解,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增强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

3、寓教于乐,充实同学们课余生活,加强彼此情感交流,陶冶性情。让大学生了解即将失传的传统吟诵方式,体会学习的快乐。

五、活动主题:同祭先师,共识和谐

六、活动现场流程

工作人员准时到场,活动所需物品准备完毕。

参加活动人员到场,祭祀人员整衣、列队、静候。发放宣传单页,执事者领诵,熟悉文章。祭祀人员到齐后,执事者向大家讲解活动流程、举止及叩拜要求。

祭孔大典正式开始。

1、恭请主祭官献花、行叩拜礼(向至圣先师孔子像行五鞠躬礼(一拜自强不息、二拜厚德载物、三拜精忠报国、四拜孝亲尊师、五拜世界大同)),禀告孔子活动缘由,祝祷典礼圆满成功。

大家一起朗诵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大同章

2、恭请读祝者恭读祭文。

3、执事者带领大家宣读誓词:饮水思源,师恩浩荡,传道解惑,关怀备至,我们一定虚心学习,不骄不怠,他日如有所成,一定不忘老师的恩情!既读圣贤之书,誓传圣贤之道,入则孝,出则悌,上报国,下泽民,为普天下人谋福利,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不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厚望!(三鞠躬)

4、执事者带领大家行叩拜礼。

5、礼成。

吟诵者吟诵礼运大同篇、论语学而篇。

\\学而篇

致感谢词。

执事者:恭请主祭官。(音乐起)(主祭官上场,(主祭官站定后音乐停)至孔子像前朝孔

子一鞠躬) 恭请主祭官宣读祝祷文。 主祭官:(宣读祝祷文)

执事者: 恭请主祭官敬献鲜花(音乐起)(将鲜花献给主祭官并取回话筒)(音乐调低)

一拜自强不息 兴 二拜厚德载物 兴 三拜精忠报国 兴 四拜孝亲尊师 兴 五拜

世界大同 兴

(主祭官及众人行五鞠躬礼)

共吟礼运大同篇(众人伴音乐共同吟唱)

恭请主祭官恭读祭文(话筒奉上,读毕取回话筒)

宣读誓词(执事者带领大家宣读誓词)

行叩拜礼(音乐起)(众人行三跪九叩礼)

礼成。

共吟学而篇(学而篇音频)(众人共同吟诵学而篇)

恭请主祭官致感谢词(主祭官致词,致词后退至场边入座)

恭请至诚动漫致感谢词(至诚动漫致词,后退场)

恭请弟子规学会致感谢词(致词后退场)

第二章 传统文化初体验——拜师礼

教学过程:

(一)学习:

1、基本动作训练:立、行、拜、揖

2、拜师礼过程的学习。

(二)展示:

场地准备:孔子像及其香案于教室前侧中央,香案上物品到位,香炉,三柱香摆放于香炉前。

赞礼到位:场地准备同时,赞礼向众宾行礼。

1 长者入席。赞礼唱:“请长者入席”,长者(随从一位侍者带托盘束修六礼:肉干(谢师恩),芹菜(业精于勤),龙眼干(启窍生智),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日高中),红豆(宏图大展),等组合成的六礼束修。)到教室中心,向孔子像行正规揖礼,后向众宾行小礼。然后入座。

2 弟子入席。赞礼唱:“请学子入席”,学子起立站好,赞礼唱:“请学子向先师孔子行礼,”学子向孔子像行正规揖礼。

3 师者入席。赞礼唱:“请师者入席”,师者(侍者带托盘龙眼干、芹菜和葱)至教室中心,着汉服师者将案上三柱香插上香炉,然后在向孔子像行正规揖礼。入席。

4递拜师贴。赞礼唱:“请长者呈上拜师帖”长者将拜师贴递交给老师。老师接过,长者向师者行礼。

5 束修礼。赞礼唱:“请长者为师者敬上束脩之礼”。侍者随长者到师者前,将束脩递给长者。师者立,向长者行小礼,接过束脩,长者回礼。师者递给身边侍者。师者回坐。

6 拜孔。赞礼唱:“请弟子向儒门先圣行大礼。”弟子正坐。“一拜曰‘华夏文明,德牟天地’-----二拜曰‘先圣师道,功过古今’------三拜曰‘格物致知,修齐治平’----起!”。

7 回礼。赞礼唱:“请师者回礼”。回礼为龙眼干、芹菜和葱。龙眼干象征开窍生智,芹菜寓意勤劳,葱寓意聪明。完毕后师者归位。

8 拜师。赞礼唱:“学子向师者行大礼。”弟子自动转向师者,前两位弟子走向师者前,自行成恭立。“一拜曰‘师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曰‘传学授业,教化解惑’------三拜曰‘感念师恩,天地为鉴’----恭立。”

9 敬茶。赞礼唱“请弟子为师者敬茶”。两位侍者分别从两侧端茶托盘至学子前。学子以右手端茶,左手捋袖。(侍者后撤)再双手高举过头,向师者敬上。师者双手接过,端到额头,闭眼。以示敬意。后以左手托茶碗,右手持盖碗抚茶,喝茶,(侍者到位),接过师者茶碗。归位。

10 聆训。赞礼唱:“学子聆训!”,侍者将聆训稿子(《弟子规》首章)端给师者,师者朗诵。完毕后师者唱“请起!”弟子直身向师者行礼。 11 礼成。赞礼唱“礼成”。

准备物品:孔子像,香炉,三柱香。

束脩六礼:肉干(谢师恩),芹菜(业精于勤),龙眼干(启窍生智),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日高中),红豆(宏图大展),等组合成的六礼束脩。) 回礼:(龙眼干、芹菜和葱。龙眼干象征开窍生智,芹菜寓意勤劳,葱寓意聪明。) 拜师贴。茶碗,聆训稿。

一、师生互动:

温习动作,分小组竞赛。

第三章:开笔礼

一、引言

各位家长、各位全校小朋友们:

“开笔礼”是我国古代就有的一种启蒙学习仪式,我们今天结合时代的特点,古为今用,古今结合,并有所创新地举行开笔礼仪式,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种庄重的仪式,让小朋友真正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开始学习,是走向成才的起点,以此激励同学们珍惜读书机会、勤奋学习;同时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古代教育强调“童蒙养正”,在儿童启蒙学习时首要的教学宗旨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做个正直的人,并掌握正确的知识。我们的教育能否“养正”,检验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廉耻之心。就青少年教育来说, 就是通过荣辱教育,让同学们能自觉抵制恶言恶行,一心向善,一心为善,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我们这次举行开笔礼的主题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让孩子们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知道要做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修养的人,有文化的人,能掌握现代技术的人。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要知书学礼,认真学习,勤奋学习,学而不厌,学无止境。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础,愿今天的开笔礼能变成同学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更愿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开笔礼迈开学习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二、活动程序

(一)正衣冠——

1、主持人:第一项活动“正衣冠”。古人云:“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这正是——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弟子规》中说到: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2.主持人:请按号令开始“正衣冠”

(1)自正衣冠(请同学们自己整理衣冠) (2)互正衣冠(请邻座同学相互整理衣冠)

(3)师正衣冠(请现场的领导和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衣冠)

(二)、朱砂启智

主持人:第二项活动“朱砂启智”。下面请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代表以三个纵队排好;请学校领导、班主任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为学生祝福。“朱砂启智”又称“开天眼”。“痣”通“智”,意为开启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方式:可用铅笔的胶擦头沾上朱砂给学生正额上涂上红痣,现场的领导和老师给学生点痣时要给学生以和蔼的笑容,并说上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一定会更加聪明!”“你一定会更棒的!”等祝福的话语。

(三)、击鼓鸣志

主持人:第三项活动“击鼓鸣志”。“鸣”通“明”,“鸣志”即“明志”,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意为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敲击时,请同学们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班主任可在事前指导)。

方式:先由教师敲击鼓三声以示学生从今启蒙,而后让小朋友们排队依次走到大鼓前敲击,告诉学生敲击时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四)、启蒙描红

主持人:第四项活动“启蒙描红”。

“人生聪明识字始”,写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描红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大楷“人”字,寓意着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这楷体的“人”字的一撇一捺相互挨着,方能立稳,我们为人在世,就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构成和谐社会。

指导老师:现在我给同学们写一个字。(现场直书一尺见方或更大尺幅的楷体“人”字)。写毛笔字的坐姿,要求做到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请学生代表按照老师的握笔姿势,在纸上也写上一个“人”字。

主持人:今天我们以一个‘人’字开笔,要把这个“人”字也写得堂堂正正、稳稳当当、神采飞扬、气势非凡。这是因为我们进学校学习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首先就必须堂堂正正,正地立身。请高高地举起你们写的字给周围的家长、老师和嘉宾们欣赏。

(五)、茶敬亲师

主持人:第五项活动“茶敬亲师”。请家长代表到前台列队,请学生代表给家长们敬茶。通过手捧茶水献给现场观看的父母,并说说感谢父母的话,以示感恩之心(班主任可在事前指导)。

请学校领导和班级老师到前台列队,请学生代表给老师敬茶。通过手捧茶水敬献老师,并说说感谢老师的话,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从今天开始,老师将引领自己走过长达10余年的学习生涯,所以要“亲其师信其道”。

方式:准备好茶具,先学生代表倒茶、捧茶向开笔礼的老师敬茶,并说上“感谢老师的教导”之类的话语;捧茶敬献给现场观摩的父母,并说上“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或“爸爸(妈妈)您辛苦了!请您喝茶”之类的话语。

三、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四、物资准备

1、汉服、朱砂(含装朱砂的小碟8个)、纸杯(200个)、茶、毛笔、墨碟。

2、开水、开水壶、倒茶:

3、桌子、椅子

4、大鼓:

5、16开的虚写人字160张。

6、一尺见方尺幅的宣纸;一支大毛笔:

国学课

国学课心得体会

国学课教案

国学课心得体会

游泳体验课

诵读国学经典,体验快乐成长

国学经典公益课

如何上好国学课

听国学课有感

国学诵读样板课

《国学体验课.doc》
国学体验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