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南宁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2020-03-03 21:37: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提升南宁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周娟

摘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对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南宁市经济加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加快农业产业化、整合工业园区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县域城镇化、拓宽融资渠道、注重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创新人才引进及激励机制等对策建议。关键词:县域经济;现状;问题;对策研究

近年来,南宁市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也还面临不少困难,如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环境不十分宽松、城镇建设进程缓慢、“三农”问题、生态环境与发展不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因此,对南宁市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调研,准确把握南宁县域经济所处阶段,针对南宁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对于指导南宁市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巩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扩大种植规模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优质稻谷、蔬菜、水果、蔗糖、木薯、桑蚕、食用菌、中药材、香料、花卉苗木、速生丰产林、畜牧、水产等农产业优势产业。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

的扶持,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在本地加工生产的比例,推动农产品加工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原料基地,支持在优势产业主产区建立较为完备的加工体系。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密切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联结,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比例。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优势产业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如横县的茉莉花、上林的八角、马山的黑山羊、隆安的水果、宾阳的桑蚕、武鸣的木薯等,形成布局合理、优势明显、功能逐步完善的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品牌,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二)整合工业园区资源,发挥扩散及集聚效应

一是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完善县域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大力发展制糖、建材、电力能源、矿产、五金、轻化、食品、缫丝等产业,不断提高特色优势产业集聚水平,把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工业区。二是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整合优化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坚持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形成工业园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快工业园区水、电、路、信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和机构,发展条件较好园区,扩大园区发展自主权。四是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和协调各县工业园区建设的,明确各县工业园区发展的产业方向,并给予相应的建设资金及项目支持,同时,在招商引资上做好协调工作,避免各县工业园区为争取同一个项目出现过度竞争现象。

(三)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构建企业内、外部资源循环体系。一方面,积极鼓励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一般加工业;推广清洁能源,把县域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另一方面,利用各行业部门之间存在的“工业代谢”关系,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二是构建农村资源循环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规模农业,推广使用农家肥、微生物肥和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积极推广沼气池建设;通过土地整理培肥土壤,实现水、肥、药、种和劳动力等农业投入的节约,建立“资源—生产—消费—次资源”良性循环生态链和生态农业圈。

(四)促进县域城镇化,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台

重点建设6个县城和双桥、黎塘、六景、金陵、吴圩等中心镇,构筑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协调发展一般城镇,建设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等各具特色的城镇。强化经营城镇理念,对供水、供气、公交、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镇,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因地制宜,选准支柱产业,如宾阳县芦圩镇和黎塘镇利用传统的制糖、陶瓷、爆竹、造纸、小五金等产业优势,打造“宾阳制造”品牌;横县六景镇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条件,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五)拓宽融资渠道,致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利用好民间资本。通过加大市场经济理念、知识的宣传,使存

款人自愿把存款取出,投资于生产之中。还可通过精心设计一些前景较好、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二是盘活行政性非经营国有资产。各县可借鉴南宁市的“威宁模式”,成立专门的资产经营公司,根据县政府的授权,对县四大班子、县直部门的铺面、房产等行政性非经营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经营收益用于支持县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以节会为媒,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国际民歌艺术节在南宁举办的机会,促进招徕客商与招商引资良性互动,双赢互利;积极探索代理招商和委托招商、专业化招商、网上招商等行之有效的引资方式。

(六)注重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运用现代企业治理理念与方法进行经营管理,提高县域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实行产学研结合,引导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与驻邕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采取联合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让、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诊断等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二是积极促进银企合作。加强与金融部门、担保机构和企业间的联系协调。可考虑成立专门服务科技创新的信用担保机构,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贷款支持。三是建立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和鼓励企业出专利、创名牌,市、县级财政将该项工作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

(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创新人才引进及激励机制

在落实义务制教育的同时,坚持科技下乡、大力发展中等技能培训,

如通过高校与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分发实用技术手册或去实地指导生产技术;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或与企业联合,为各类工业企业输送技术工作人员,如以各园区为人才培训与实践基地;通过送农民上大学、组织交流、培训、学校与企业联办等形式,加大对农村专业户、示范户以及中青年劳动力的科教知识与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的企业家和高科技人才,加强人力资源的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合理运用各种人才激励方法,留住人才,建立一支“本地化”的专业技术队伍、技工队伍、管理队伍,促进南宁市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婧璐,刘影,傅小徐,范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9(3).

[2]洪海澜,刘丽.辽宁省县域经济的综合评价[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3]熊小刚,胡启开,翁贞林.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3).

[4]刘伟东.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

究;2009(8).

[5]吴振华,钟城,赖景生.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J].价格月刊;2008(3).

作者单位:南宁市社科院农村所。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从九个方面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综述

发展县域经济对策分析

试述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试述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化联动提升县域经济

大力提升县域经济金融服务水平

关于提升工业区竞争力的建议

进一步促进广东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

《提升南宁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doc》
提升南宁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