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交流会《我要做个好孩子》教学设计

2020-03-02 11:48: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和金铃有约

——课外阅读交流会《我要做个好孩子》

阅读目标:

1.交流阅读的体会,激发阅读的兴趣,深层次地理解好孩子的涵义。

2.指导阅读方法,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3.寻找教室原型,拓宽好孩子的内涵,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好孩子,好孩子就在我们身边。

阅读准备:书籍《我要做个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脉络。

1.同学们,我们曾经一起阅读过一本书——《我要做个好孩子》,喜欢这本书吗?

2.谁来说说,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我要做好孩子》是一部适合孩子、家长和老师共同阅读的长篇小说。小说艺术地展示了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学校、家庭生活,故事情节生动、真切,让人读来兴致勃勃。

3.从书中,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谁来说说,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老师、学生、家长三类人简单概括下人物形象)

1 指名交流。大家很会读书,人物关系记得这么清楚,其实这也是我们读好一本书最基本的条件。

3、接下来我还要考考大家。

出示:①《病急乱投医》②《天上掉下来的小妹妹》③《小人得志,君子报仇》④《猫和鼠,你喜欢哪一个》,让学生分别说说这些题目的含义。

二、走进金铃,触摸主人公心灵。

1.这本书中有好几个人物,这些人物中,我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就算是主人公金铃了,(板书:金铃)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聊聊她,说说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必须用具体的情节来证明你的观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做好相应的板书。

4.刚才,大家纷纷说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作家心目中,金铃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5.小结:在黄蓓佳心中,好孩子也许不漂亮,但因为可爱而讨人喜欢;也许不能考第一,但却从没放弃努力;也许有些马虎,却正直、善良、机敏。作者就是通过这本书,把她心目中的好孩子的形象告诉了所有人。

三、读入中读出,获得情感体验。

1.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学生交流。

2 2.让学生谈感受。

四、妈妈的来信

师:前些日子,我们邀请家长同看一本书,你们想听一听家长读完这本书的感想,和对你们的评价吗?(课件)

师:(动情地)听了刚才的几段话,此时涌上你心头,涌到你嘴边,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我只想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师:我想,你们和我一样,胸中被感动充盈着,不知如何去表达。只知道,在爸爸妈妈的心中,你就是唯一的,谁也无可替代的,最棒的孩子!

五、小记者采访

师:除了爸爸妈妈,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还有老师们,他们心中的好孩子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后边坐着很多听课的老师,我们请出几位小记者来进行一番采访。(学生踊跃举手)

生采访

生3:谢谢您,我们一定努力!

师: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回答,此时,我不由地想起了金铃的班主任邢老师所说的一句话“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了,它所有的光圈不全是由一百分组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老师们更希望我们有良好的习惯、品质、心态。

六、抒发心声

1.让我们再把视线聚焦到主人公金铃身上,金铃是不是个好孩子?你们究竟是怎么看待的?

2.听了同学们的辩论,我想起了书中邢老师的一句话:“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了,它所有的光圈不全是由一百分组成的。”让我们来听听一个孩子的心声,出示:诗歌(齐读)

我要做好孩子, 一个正直的孩子, 好和坏,对和错, 能够分得清清楚楚。 我要做好孩子, 一个好学的孩子, 也许做不了第一, 可是从不放弃努力! 我要做好孩子, 一个自立的孩子, 生活的道路那么长, 成功必须靠自己!

„„

3.拿出你的小书签,把你最想说的话按照这首诗的形式,接着

4 往下写。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编写,教师巡视学生抒写情况 4.汇报交流:让我们来听听几位同学的心里话吧! 5.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在老师的心目中,你们都是最可爱的好孩子。我想,不管什么时候,当你翻开这本书,拿起这张小小的书签,这样的感觉一定会油然而生,我要做——我能做——我就是——(好孩子)!

6.交流总结。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如何去做一个好孩子。好书即良友,终身不可离。希望大家继续读好这本书,并且今后能再去阅读其它更多的儿童作品。

(课件出示推荐书目)

课外阅读指导课《我要做个好孩子》教学设计

四《我要做个好孩子》课外阅读试题答案

我要做个好孩子

我要做个好孩子

我要做个好孩子

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个好孩子1

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

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

《课外阅读交流会《我要做个好孩子》教学设计.doc》
课外阅读交流会《我要做个好孩子》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