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主题阅读心得体会

2020-03-04 01:02: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对“新语文主题

阅读”的 认识和感受

很开心也很荣幸能有这样宝贵的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我对“新语文主题阅读”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今年11月份,我有幸聆听了刘俊祥老师执教的“以文带写”课《走进诗的王国》也深深感动了我及现场的每一个人,这节课为我们解决作文教学难的问题指引了方向,那就是培养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能力,把课堂引向生活,用我们的眼睛看世界,把生活引进课堂,用我们的真情去描述世界,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主题阅读”享受最好的语文教育。刘宪华校长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史”、“一个人从小喜欢读什么书,将来就有可能走什么样的路,乃至成为什么样的人”、“读是学生走进文本的唯一桥梁”、“读什么书比读不读书更重要”。这些话语发人深思,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难以忘却。

“主题阅读”提倡“三少三多”,即少提问,多读书;少讲解,多读书;少做题,多读书。这样的教学思想让《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有了充分的落实,从而保障了学生课外阅读量的有效完成,让我看到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曙光。在“主题阅读”的课堂上,我们听不到老师繁琐的讲解,琐碎的提问,听到最多的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看到最多的是学生专注的自学。有主题的阅读与随意读,不求甚解的读有天壤之别。的确,主题阅读“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和“单元主题教学法”在潜移默化中如春风化雨般对学生进行着心灵与思想的塑造。我想,这也正是“主题阅读”能够成为“深度阅读”和“心灵阅读”的根本所在。我坚信,这样的课程能够扎实、快速、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观摩了几节“主题阅读”展示课,课堂上师生声情并茂的诵读,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何谓“口诵心为”。我是一名身处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有着3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一直以来,我以“精讲品读”的模式去授课,自认为教学效果还不错,在与“主题阅读”近距离接触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主题阅读“情感诵读”的魅力。我也在课堂上运用“情感诵读”法进行教学,虽然用得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但我惊喜地发现学生读书的兴趣比过去要浓厚得多,以前不喜欢读书的孩子也渐渐喜欢上了读书,而且背诵效果也不错。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情感诵读”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最有效的方法,这就是诵读的价值所在。语言是美的,只有被吟诵的语言,才能有如此丰富的生命力,才能如此深刻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如此浓浓的语文情感。 我觉得,儿童在阅读的实践当中,会慢慢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转变,“主题阅读”正是在追求语文自身规律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于永正老师说:从语文教育的角度讲,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大程度上是在阅读中形成的,三分筑基在课内,七分筑塔在课外。得阅读者得天下,成阅读者成一生-----抓住阅读就抓住了语文的根,得到阅读之“乐”就得到了语文的魂。这正是刘宪华校长倡导的“主题阅读”的宗旨。今天,乘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走在回归语文教学本色的道路上,我相信,我们巡镇小学一定会将“主题阅读”进行到底,“主题阅读”也将会在我们巡镇小学生根发芽,在忻州乃至全国遍地开花,最终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新语文主题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感言

感受“新语文主题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论文

新语文主题阅读论文

我与新语文主题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新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张雪艳走进新语文主题阅读

《新语文主题阅读》的做法和感悟

《新语文主题阅读心得体会.doc》
新语文主题阅读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