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

2020-03-02 11:38: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 茶艺与茶道

茶作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艺的载体。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道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提倡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古代众多的茶道专著,尽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茶技艺上却又一个共同点,即一切外部表现形式都是反映茶的自然美,反映茶的“鲜香甘醇”,绝非为表演而表演。

一、茶艺的概念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当时台湾茶文化复兴浪潮逐步掀起,在1978年酝酿成立有关茶文化组织的时候,接受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匡教授的建议,使用“茶艺”一词,成立了“台北市茶艺协会”、“高雄市茶艺学会”,1982年又成立“中华茶艺学会”。各种茶艺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艺一词被广泛接受,及后传播至港澳和大陆。至于为什么要称茶艺,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宣读的《茶文化的传播对现代台湾社会的影响》论文中指出:当时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茗饮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为日本广泛地采用,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认为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意识中“道”字特别庄重,高高在上,要民众普遍接受不太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

什么事茶艺?各家的解释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如台湾茶艺专家季野先生认为:“茶艺师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

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

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浙江湖州的茶文化抓家寇丹先生在综合各学家学说之后,认为茶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我们赞成按狭义的定义来理解,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先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因此,我们不但要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

二、茶艺与茶道的区别与联系

那么,茶艺与茶道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联系呢?

茶道,王玲教授在其著作《中国茶文化》第二编“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中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总之,茶道精神时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我们应该根据茶道精神来从事茶艺文化活动。

第二章 茶艺表演

一、茶艺表演的形象要求

茶艺表演时一门高雅的艺术,它不同于一般的表演。它浸润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飘逸着中国人所特有的清谈、恬静的人文气息。因此,对茶艺表演来说,不仅要讲究外在形象,而且要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 1.自然和谐

有茶艺表演,就有和观众交流。而表演者的举止表露着人的思想感情,它包括动作、手势、体态、姿态的和谐以及表情、眼神、服饰整体的自然统一。 2.从容优雅

茶艺表演既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是一种艺术的展示,是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的手段。从容,并不等于缓慢,而是熟悉了茶的特性及其冲泡程序后的温文尔雅,井井有条。优雅,也不是故作姿态,而是了解茶,融入茶的意蕴后的再现。 3.清神稳重

稳重镇静而不出差错地冲泡一道茶乃是茶艺表演最基本的要求。每一个环节、提壶的动作都要有一定的力度,统一的高度。而且还要注意每一个动作的整体平衡、轻柔,无论坐、站、行姿态都要优美。

二、茶艺表演中茶艺人员装扮的要求

1. 化妆清新淡雅——不可涂抹香粉、香水,指甲油之类带有刺激味的化妆品

2. 服装得体大方符合主题——女士的着装常见的有色鲜艳的绸缎旗袍、江南印花布服饰。男士可着唐装等中式服装。除少儿茶道表演外,不宜穿短裤或超短裙。另外还应注意服饰与主题的搭配,表演的服饰能有效地衬托主题,使观众集中注意力,容易理解,认同茶艺。

三、茶艺表演时基本礼仪动作

1、鞠躬礼

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和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真礼要求上身与地面呈90度角,行礼与草礼弯腰程度较低。站立式鞠躬和坐式鞠躬比较常用,行礼速度应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协调感。

2、伸掌礼

这是习茶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仪动作。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使用。手腕要含蓄有力,不至于动作轻浮。行伸掌礼同事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四、茶艺表演寓意礼

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在冲泡时不必使用语言,宾主之间就可以进行沟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凤凰三点头

用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来宾鞠躬3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用右手提壶靠近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2、双手内旋

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动作时用到单手回旋,则右手必须按逆时针方向、左手必须按顺时针方向动作,类似于招呼走势,寓意“来、来、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两手同时回旋时,按左手方向动作;

3、其他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离开,斟茶时只七分满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话说茶满欺客,同时也便于握杯啜饮。

五、初学茶艺表演者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修习茶艺:

1、体势

坐要正:下颚微收,神情自然,胸背挺拔,沉肩垂肘两腋空,脚放平,女士不要叉开双腿。

立要直:头正肩平,眼正视,胸背挺拔,脚跟并拢不抖动,两手自然垂直放两边,女士可以双手放腹前。

行要稳:小步行走脚步轻,一字行进脚步稳。

冲泡手势:取放物件手要轻,动作连贯不间断,运转角度成弧形。

2、态势

表情语:目光要与观众有交流,用眼神显示出自信的魅力,表达内在的丰富情感,以热情、坦诚的眼神与观众建立友善的联系。 微笑语:以亲切的微笑缩短相互间的感情距离,达到沟通心灵,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效果。

六、茶艺表演环境色彩与字画

表演环境以雅为主,无论是装潢、照明还是所挂的字画、摆放的雕刻、瓷、陶器无不突出以“雅”字。名人字画多以茶为主题。

以茶艺表演的艺术性质来分类,可分为文人茶(文人雅士为主导),仕女茶(闺阁仕女为主导),孺子茶(幼童为主导),禅师茶(和尚尼姑为主导),宫廷茶(达官贵人为主导)等六大类型。

七、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配

在茶艺过程中重视音乐来营造环境,这是因为音乐特别是古典名典重情味、重娱乐、重生命的享受,有助于为我们的心激活生命之源,有助于陶冶茶人的情操。

1、古典名曲

不同名曲所反映的意境各不相同,应根据季节、天气、时辰、客人身份以及茶事活动的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播放。

反映月下美景的有《春江花月夜》《月儿高》《彩云追月》《平湖秋月》; 反映山水之美的有《流水》《江流》《潇湘水云》《幽谷清风》; 反映思念之情的有《塞上曲》《怀乡行》《阳关三叠》《远方的思念》; 传花木之精神的有《梅花三弄》《佩兰》《雨中莲》《听松》; 拟禽鸟之声态的有《平沙落雁》《空山鸟语》;

2、近代品茶名曲

如《闲情听茶》《香飘水云间》《桂花龙井》《清香满山月》《乌龙八仙》《听壶》《一筐茶叶一筐歌》《奉茶》《幽兰》《竹乐奏》

3、自然之声

如山泉飞瀑、小溪流水、雨打芭蕉、风吹竹林、秋虫鸣唱、松涛海浪等都是极美的音乐,我们称之为大自然的箫声。

八、茶艺表演中插花运用

为使表演的环境显得高雅富有诗意,表演中经常用鲜花以及与茶相关的名字画来衬托。

茶艺表演插花有“四清”,即截清竹、汲清水,秉清心、投清花。以清洁无垢的心灵实现茶人艺术造诣。一般来说茶艺表演插花以奇数单

一、精简雅洁为原则。在花材选择上,要用时令鲜花,原野和高山采来的野花或院里种植的花,花形要小,体现谦美的风格。不选香气太浓,颜色太红和已经盛开的花。

千两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今天为大家献上千两茶茶艺表演,让我们带着历史的回味一同走进千两花卷茶的神奇世界。

第一道:摆盏迎客即备具;

第二道:揭开面纱,即赏茶,

第三道:水火交融,即煮水;

第四道:温壶烫盏即涤器;

第五道:黑龙入潭即投茶;

第六道:洗尽凡尘即洗茶;

第七道:悬壶问鼎即茶的冲泡;

第八道:藏龙卧虎即闷茶;

第九道:猛龙出世即斟茶;

第十道:玉液琼浆即赏茶;

第十一道:甘甜与共即奉茶;

第十二道:古道回味即收杯谢客。

茶艺

茶艺

茶艺

茶艺

茶艺

茶艺

茶艺

a茶艺教室

茶艺自我介绍

茶艺课程设计

《茶艺.doc》
茶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