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的区角游戏

2020-03-02 19:37: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学前教育的区角游戏

学前教育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幼儿园的自发性游戏越来越受重视。幼儿园的游戏也逐渐丰富起来,但由于幼儿园场地有限;老师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得有些区角形如虚设,幼儿园的游戏并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在现在的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一天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某些省级幼儿园中这些方面做的很好,但是毕竟这类的幼儿园为少数。对于普通的幼儿园来说,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一大难题。 【关键词】:幼儿园 游戏 问题 措施

一、游戏被重视的起源

儿童心理学家大卫·埃尔凯德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缺乏游戏的儿童会错失学习机会”在竞争相当激烈的当下,每位家长和老师都为幼儿策划着未来,有些心急的家长在怀孕期间就已经给自己的宝宝写好了未来策划书。这导致了幼儿园是为了上小学做准备,童年是为未来冲刺。对于幼儿自己来说,他们只是一味的放下一样物件,拿起另一样物件。随后,一件件生活不能自理的事件付出水面,幼儿开始受到了重视。

在2011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有这样的要求:“严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项活动中。”在这些条条框框之下,幼儿游戏开始铺天盖地的“发展”。

二、游戏的作用

很多人都很重视音乐,因为音乐本身是复杂而美丽的,游戏也是如此。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认知,运动机能以及社交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包含知觉,注意力,记忆,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创造力,逻辑运算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律能力,社交技能,性别角色,社交关系,冲突解决以及压力应对等方面。游戏可以为儿童的未来做好一定的准备。

三、游戏的形式

在幼儿园中普遍设有积木区,角色区,美工区,图书区等游戏区域幼儿园也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老师的声音很大,没有很好的以身作则,也没有对幼儿游戏进行相应合适的指导;幼儿园个区角的占地很小,造成混乱,各个区角之间容易相互影响,孩子的吵闹声也参差不齐…..(1)积木区

积木构建游戏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的价值早已被学术界所认识,积木构建游戏是结构游戏的一种,是儿童是用各种积木材料和相关的辅助材料进行建构和构造的游戏。积木建构游戏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例如,蕴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数量,测量,整体与部分,长度,高度,面积,体积,形状,对称,分类排序等。

然而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积木建构游戏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幼儿就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机会;教师尚未充分认识和理解积木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难以将积木建构游戏与教学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

在这一反面的培养上,我非常钦佩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提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每位教师都应掌握全部的教具使用说明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学会观察儿童的行为,适时进行干预,帮助幼儿从教具中理解各种代名词,抓住每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2)角色区

幼儿在装扮角色的游戏中去想象另一个人,赋予另一种情感,这种感觉对幼儿来说,是很享受的。但在幼儿园里,角色区里起主导作用的是老师,老师低估了幼儿的能力,为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剧情,安排了顺序,甚至连台词都想好了,这一切导致幼儿变得呆板,总是游离在剧情之外,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发呆”。但是角色游戏也不能只交给幼儿,对于他们来说,还没有对这世界的现实认识。

我曾看到一位老师对幼儿游戏的参与:在幼儿进行医生与病人的装扮游戏中,这位老师也充当一名病人来看病,她对“医生”说:“医生,我牙疼,我该怎么办呢?”医生回答说:“好的,你先去挂个号吧。”“那我要挂什么科呢?”医生一脸茫然,那个年龄的幼儿并不知道医院有设什么科,“内科,外科,骨科,牙科,儿科….”这些对于他们来说还很陌生。然后另一个医生助理说:“去挂内科吧。”(因为牙齿在嘴巴里面)挂完号后,病人开始看医生,医生说:“打一针吧。”“要打哪里?手臂还是屁股?”医生晃晃神说:“手臂吧”医生拿起针筒给病人打针,病人尖叫起来,“打针都不要消毒吗?”医生瞪大了眼睛…

一个没有社会生活经验的孩子,无论是给他什么样的模拟性的游戏,他从中收获的也是寥寥无几。所以,老师的干预也是很重要的,但干预也要讲究技巧。上述的那位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要怎么做,而是给幼儿思考和选择的机会。这样既没有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而且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 (3)图书区

在幼儿园的区角游戏中,受到冷落最多的就是图书区,虽然有许多玲琅满目的绘本,却没能能到小朋友的青睐。

我认为图书区应该有一位老师坐镇——给幼儿讲故事,因为听比看更容易接受。看,只有文字和图片;讲,有声调,情感,表情,将所有的形象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另外图书的选择要契合当前上课的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在上课时老师要适时地告诉大家图书区有相应的故事书,给孩子加以引导。

图书区的书也要适时进行更换,避免幼儿产生视觉、听觉的疲劳。当然,不仅是图书区,其它游戏区域的材料也要适时进行更换,避免幼儿不断重复某一行为,进行无意义的活动。

虽然在幼儿园的所有区角活动中,图书角与游戏这个概念相隔甚远,但幼儿园游戏与“玩”不能简单的划等号,图书角是幼儿角色游戏的准备。

四、总体措施

(1)对于区角的安排要恰到好处,如果将嘈杂的角色区与阅读区相邻,那么最终将打断儿童的阅读,终止游戏,甚至还会产生冲突。因此要将区角进行分类,比如,图书区要安排在安静的角落。每个区角都有各自的区域,最好用胶带,脚印等图案来限定区域,防止有区域争吵的现象。

(2)老师在宣布游戏时间开始时,最好一遍又一遍的强调要轻声细语的进行交流,避免打扰到其他的小朋友。每个人的自由都会被别人的自由所限制。幼儿园在这一方面要向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学习,制定规则:孩子可以在教室里自由说话,但是声音要很低,不能打扰别人,尤其不能打扰正在专心工作的同学,更不能打扰正在给别的孩子讲解教具的老师;孩子可以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但是要控制动作,保持安静。尊重规则是基本的要求,我们应该很清楚的告诉孩子这些规则。

(3)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幼儿园的资源越来越紧缺,在去年的政协委员两会上讨论了学前教育的窘况,提倡要加大力度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实践能力和广博文化素养的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训则需要经费,希望政府能够为学前教育投入多一点的资金,而不是仅仅采取的口头重视。

儿童需要用游戏来慢慢适应社会环境,而我们要为他们创造环境,而不是打着为幼儿未来做准备的幌子去干涉他们。我们可以自己来主导我们的生活,幼儿亦可以,所以,不要把幼儿看做没有灵魂的玩偶,让幼儿在游戏中解放天性吧。 参考文献:

[1]夏洛特·普桑著.蒙台梭利教育精华.浙江人名出版社.2015 [2]张红兵编著.日常生活教育与实践.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斯卡雷特著.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区角游戏

区角游戏小结

区角游戏资料

区角游戏总结[定稿]

小班区角游戏(整理)

大班区角游戏记录

大班区角游戏计划

英文区角游戏设计

大班区角游戏教案《棋牌区》

中班区角游戏活动方案

《浅谈学前教育的区角游戏.doc》
浅谈学前教育的区角游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