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强化实践体验育人功能

2020-03-03 14:47: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强化实践体验育人功能

黄陂区实验中学 刘建忠

黄陂区实验中学现有36个教学班,2070名学生。近几年来,学校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办学理念,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实施“十二五”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中,学校以市级试点项目“实践体验育人”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管理意识和实践能力,追求德育常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和人性化,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一、加强德育制度建设,着力彰显学校办学理念

在实验中学发展历程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学校秉持“尊重产生和谐,学习促进创新,卓越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新”的办学目标,进一步确立了“培养高尚的人格,发展健康的个性,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全方位的德育培训工作,将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发展目标融入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导全体教职工运用现代的教育理念认识教育对象,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人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引领学校德育创新发展,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

制定了系列规范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包括师德师风建设和评价管理制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管理和考评制度;班主任绩效工资评价和发放管理制度;班级管理系列制度;学生管理各项制度;学生创新和实践活动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德育网络化管理各项制度等。完善的教育和管理机制为学校的管理育人提供了规范化保证。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学校建立了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监督保证的领导体制,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分管校长、政教处、团委和年级组长、各班主任及全体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充实,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管理畅通。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班级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和长远发展。从2007年开始,我校制定了实施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方案和工作制度,专门成立了班主任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在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中,学校重视班主任的选拔和聘任,每学年从全校教职工中挑选师德好、能力强、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发放班主任工作聘书。为提升广大班主任教师的教育思想,学校努力实施“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的践行宗旨行动。健全和完善班主任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明确班主任的责权利,落实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学校对班主任工作定期检查,

每月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按不同等次与班主任绩效工资挂钩。学校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把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纳入对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每月对班主任进行一次专题培训,每年结集班主任经验交流论文,整体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同时,学校充分肯定班主任工作的艰苦性,关心班主任生活,不断提高班主任待遇,为班主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最大限度的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我校班主任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班主任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改善,班主任特色充分彰显,班主任队伍管理机制更具活力,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涌现出了一批在区内有影响的功勋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十佳青年班主任、百优班主任。

三、加强德育基地建设,着力开展实践体验育人活动 我校是武汉市“十二五”有效德育建设工程试点学校。在全面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基础上,学校重点组织实施了“实践体验育人项目”,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1、加强实践体验育人基地建设。近几年,学校充分利用黄陂区内和周边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将辛亥革命纪念馆、黄继光纪念馆、红安烈士陵园、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作为“黄陂区实验中学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将市科技馆、农耕年华、武汉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社会实践基地作为“黄陂区实验中学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每年都组织学生到基

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

2、坚持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每年的冬令营、夏令营和素质拓展训练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学校请院士、专家到校讲学,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发明创造,积极申报、参评各类科技专利发明成果。每年学生荣获的国家科技发明专利都在3-5项左右,每年在武汉市“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获奖人数都居全区之首,学校被评为黄陂区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和示范学校。

3、坚持开展实践体验性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和社区公益劳动,鼓励学生在家多做家务。学校开展的各类德育活动也重在实践体验性教育,追求德育活动的多样化、情境化、生活化、实践化。通过实践性专题教育活动,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学校还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教育资源,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位一体的大德育观,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加强德育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重视和加强德育体系建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内容形成系列化。学校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教育,除了常规的行为习惯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外,学校还开展系列孝心教育、感恩教育、磨练教

育、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艰苦奋斗传统美德教育、生命教育等活动。这些活动切合德育教育和学生发展实际,每次活动都有方案,有各项具体活动安排,有总结表彰和反馈。与此同时,学校建立和健全了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记录学生成长进步的足迹,肯定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对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公民道德意识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受益终生。为此,学校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德育的首位并形成常规化、制度化。从新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从全校每一名学生抓起,全员、全程、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学校将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定为养成教育活动月,通过新生军训、广播操比赛、学生礼仪训练、仪表检查、卫生管理和纪律管理等各种途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管理中,注重“以严谨的规范促养成,以优良的风气促养成,以崇高的典范促养成、以丰富的活动促养成。”学校养成教育持续、持久、规范,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五、加强德育文化建设,着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校十分重视德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光大民族精神;通过木兰文化、盘龙文化、二程文化和辛亥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情感,延续地域文化、校

园文化和学校成长的脉络;通过各项社会发展专题宣传教育,培育时代精神,引导学生积极进取,追求卓越人生;通过每年主办校园文化节,开展文体活动、艺术小人才活动,丰富文化活动内涵,使学生尚美意识逐步加强,高雅人格逐步形成,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通过校社共建、军民共建活动,学校微机室、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等活动密切学校与社区、部队的关系,有效调动各项有利教育资源,扩大校园文化活动范围和影响力;通过“课外访万家”活动、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评校、学生评教等措施构建家校联系平台,优化育人的内外环境。这些活动的开展,抵制了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蚀,增强了教育的融合性,提高了德育的整体效益。

我校校园德育文化的建设体现了学校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表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为实验中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保障。

由于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社区德育理论与实践实验学校、武汉市德育“六有六创新”示范学校、武汉市班主任建设工程先进学校、武汉市创新素质实践行先进单位、武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武汉市校园对外开放先进学校等。学校校纪校风优良,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2010年11月

7

强化语文课的育人功能

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初中部)

实践体验德育报告

德育为首实践体验

区一小实践体验育人总结材料

实施有效团队建设

强化阵地建设 健全服务功能

有效德育是亲身体验出来的

将勤工俭学融入学生生活,有效实现育人功能

《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强化实践体验育人功能.doc》
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强化实践体验育人功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