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刊

2020-03-02 14:42: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二、关于《生命周刊》

《生命周刊》每周一出版,主要报道行业热点、动态、重大事件深度报道,以及策划新闻专题,以求形成市场影响力,服务行业市场,拉动广告开发。我觉得符合“广告新闻化,新闻广告化”才是好的专刊,即既能以新闻的角度报道行业,服务市民,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在行业内形成精确打击,引导市场开发。以下结合《生命周刊》存在的问题谈下我对专刊的认识。

1、报道视角的问题。《生命周刊》报道视角过于局限。眼下宜昌正在发展特大城市,商报的影响力应该是辐射三峡地区,而目前,《生命周刊》只能局限于城区的公立医院,而忽视了县市区市场。专刊定位在市场之上,才能发现更多的线索、信息。

2、报道形式过于单一,不够活泼。如记者导医、人物专访等专栏没有很好坚持。栏目少,版面欠缺互动元素,比较死板。如今都提倡快速阅读,读图时代,眼球经济,版面过于单一,很难吸引读者的关注,阅读率自然会下降。

3、信息渠道问题。作为专刊记者应该有自己的铁杆通讯员,他们常年在市场摸爬滚打,能都从他们那里获取对手的动态,行业动态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这包括主管部门、广告客户里面的。

4、沟通、协商、合作的问题。与市场人员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开发市场。策划活动如果没有媒介顾问的支持,一是活动策划无法抓住广告客户的需求;二是无法做大,形成影响力。在以往的实践中,我有深刻的体会。

5、市场深入的问题。市场下沉不够,与卫生主管部门联系不够密切。专刊做活动必须要有主管部门的支持才能做大,客户才愿意投放广告。如今办活动,一家之言很难得到客户响应。

6、专刊的服务性、效益性问题。还没能很好解决市民与专刊、市场与专刊的有效结合。与其他专刊有所区别的是市民需要的权威的信息是来自公立医院;而我们的广告市场又大部分在民营医院,时常顾此失彼。

7、创新问题。我觉得这是作为专刊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生命周刊》在创新上不够,只是坚持了常规的专题策划,但没有很好的活动项目。我认识到,有些项目不一定带来经济效益,但会带来影响力。而好的项目都必须创新,需要集体智慧的结晶。专刊记者需要的整合来自自己收集的信息、媒介顾问提供的信息、行业政策、法规等,进行创新策划。

游周刊

作文周刊

幼儿教育周刊

教育周刊

信息周刊

体育周刊1

法意周刊(定稿)

作文周刊征稿

教育周刊1

《创业周刊》简介

《生命周刊.doc》
生命周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