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青 重复

2020-03-02 05:20: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徐长青《重复》课堂实录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姓徐)你怎么知道我姓徐?(大屏幕上写着的)一起读(徐长青)怎么称呼我啊?(徐老师,徐主任,徐先生)一个人代表了几个身份身?(3个)这3个身份表示是都是我一个人。三年级学生就会说三个字,能说4个字(徐老先生)我不爱听,来个规则在徐老师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字。徐老师好。5个字(徐老师您好),小朋友们真可爱,小朋友们真棒,小朋友们真够朋友。6个字(徐老师您真好)。一个真字从我的话语中出来,并被小朋友们接受,并用这个真字又送于了我。说明我们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还有思想的交流。我把我的名字告诉了你们,你们的名字还没有告诉我,我郁闷啊!把你们的名字写在纸条上第一张纸条上。让我从远方就能看到你叫什么。有的同学写的小,再写一张一定会写的更好,两张叠在一起放好。准备活动到此结束,活动马上开始。

二、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理发师的困惑?某理发师正在给客人理发,就听一声门响,“叔叔,我和爸爸要剃头,”又一声门响,“师傅,给我和我父亲剃个头。”这时,理发师抬起头一看很纳闷?????

师:一共进来几个人?4个人,为什么只有3个人? 生:两个人是一个父亲。 师:不太可能。

生:他们是父子爷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手比划,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重复的问题,直观形象,学生也思维开阔。

三、游戏“抢椅子”。

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它不是单纯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先两个人两把椅子玩儿,没有竞争,需要再来一个人,叫来5个同学利用“剪刀、石头、布”确定一名参加游戏的同学,然后由这名同学与原来的两名同学一起玩儿游戏,游戏结束,出问题了。一共有8名同学参加了两个游戏,(“剪刀、石头、布”5个人玩儿的;“抢椅子”3个人玩儿的)8位同学起立,怎么还少一位?5+3=8同学们争论,用呼拉圈表示集合圈,引导学生发现了(其中一名同学参加了两个游戏)5+3-1=7徐老师就是利用了这个数学问题,使数学学习从这个现实、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情境中开始了。 师:看看这两个圈是怎么摆的? 生:交叉在一起。 师:特殊的同学在哪? 生:在交叉的圈里。

师:把这个圈留在黑板上,呼拉圈就变成了数学圈。

徐老师的问题步步为营,孩子们的思路也是紧随其后,在整个课堂中,徐老师把静态的数学知识结论,变成了动态的探索对象。最后利用使人意想不到的“呼拉圈”把集合圈解释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的争论中,亲身经历了一个我们老师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学生非常难理解的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花名册的故事。

1.课件出示:三年一班有女生19人,男人17人,全班多少人? 生:19+17=36人 师:为什么不减啊。

生:男生和女生之间没有重复。

2.课件出示:猜猜人数,某小组的同学参加兴趣活动,参加体育小组的有12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7人,这个小组最少有多少人?

这些都是在学生亲身体验、积极动脑、相互交流中主动获得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获取了数学的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远远比老师直接给出一个结论重要得多。为徐老师的“独具慧眼”而叫好。

听徐长青老师“重复”一课有感

徐长青烙饼问题

观摩名师徐长青

徐长清重复之感

听徐长青教授有感

听徐长青老师讲课

感受徐长青的简约教学

徐长青的简约教学法有感

参加徐长青讲座听课心得

观徐长青老师.心得体会doc

《徐长青 重复.doc》
徐长青 重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