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撤县建市

2020-03-03 03:00: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撤县设市二十年,建德腾飞二十年

二十年,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二十年,数千多个昼夜的交替。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1992年4月1日以民行批[1992]33号文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建德县,设立建德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建德县的行政区域为建德市的行政区域,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建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逐渐成长为以其优质水资源闻名全国的中小旅游城市之一,荣获国家级卫生城市、中国和谐城市绿色环保示范市、省级文明城市、省园林城市、2009年根据杭州市新一轮市域总体规划将建德定位于“杭州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极旅游集散中心”……转眼撤县设市已过去二十年,这个处处绽放出夺目光彩的新城是50万建德儿女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团结一心,努力拼搏的结果。

今天,当你驾车320国道进入市府所在地新安江城区东入城口,当你漫步江滨大道陶醉于新安江水的秀美与灵动时,当你行走在宽敞整洁、畅通有序的新安路时,你难以想象到二十年年前这座城市的\"旧貌\"是什么样子,这二十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建德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力量,全市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在经济发展节节向上的新形势下,怎样通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建德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是当时县委县政府的一个重大研究讨论问题。适逢中央国务院有新指示,为了确保改革开放顺利开展,在政治体制上有新的动作。国务院的新指示指出,凡是非农业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县政府所在城镇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县,可以撤县设市。因为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凡是区域比较大,人口比较多,发展潜力比较大,可以申请撤县设市,对照以上三个条件当时的建德县已经符合,所以当时县委县政府下决心县改市。

县改市与传统的切块设市模式相比,其明显的优点首先是,不增加新的县级建制,有利于减少机构编制,减少管理成本。第二,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整县改市条件下市域内既有城市经济,又有农村经济,可以较好地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经济互补、优势互补及城乡社会大融合,特别是有利于以城带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第三,有利于避免切块设市带来的市县矛盾,在切块设市模式下,如果块切太大了,县域发展受到严重削弱,如果块切小了,市的发展没有足够空间,一段时间后市县矛盾日益尖锐,最终不得不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大中城市郊县撤县设区大多源于此。第四,有利于节约耕地,提高城镇规模效益。由此不难看出,二十年前县委县政府在经过多方考量后的撤县设市是顺应整个建德的经济发展需求的。

首先,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市人民政府驻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号。撤县设市后的建德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减少机构编制,精简行政队伍,逐渐将以乡为主的转变为以街道、镇为主的行政队伍,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改善了行政资源浪费的状况,现在全市只保留钦堂一个乡,其余乡政府全部转为镇政府,原本的乡政府下多个村也合并组建成更大的行政村,每个村设置村委会,在合理布局规划中更好的精简能效、资源共享,同时也促进了和谐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建德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全市已形成了集公路、水路、铁路及航空于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320国道横惯全境,城乡公路网发达。金华至千岛湖铁路与浙赣线衔接,汇入国家大动脉。新建“建德千岛湖通用航空机场”,使建德交通便捷程度大大提高。在交通日益便利的同时,新安江城区也在进行不断的新区外扩建设,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及城区公益医疗事业建设不断完善,也使城镇居民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交通的开通,加快了城市之间发展的联系。2002年1月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五年再建一个新安江城”建设目标的引领下,实施了“83221”路、桥、隧、绿基础设施大会战,对东区、溪头、桥南等城市新区实施综合开发。2006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加快东扩、适时南拓、有序西进、努力中优”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城市建设持续深入。当年,完成了以高速公路新安江出入口、东入城口、西入城口、南山路及320国道景观轴线等为主的“三口两路”建设,实施了以溪头供水加压泵站、程周坞供水加压泵站、溪头污水干管等为主的“两管两站”工程,城市基础设施日益配套。2007年,按照城市“东扩南拓,西进中优”的发展战略,新安江城市建设继续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趋完善,城市功能大大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一座生态环境良好、设施基本配套、品位较高的山水旅游城市初步建成。如今,建德新安江城区正在按照确定的城市发展理念,全力会战“四区两路”,全面展开桥东、洋安、城东、城西等新区开发,加快建设东、南两个入城口城市景观大道,不断完善城市整体格局和基础设施配套,努力加快城市新区开发,使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第三,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全市不断发展新兴第三产业,整合关停了一系列污染行业企业,利用新安江水资源优势,不断发展沿岸植被护理工程,在新安江市区沿江两岸筑设防洪堤,有效改善雨水过剩引发的泄洪给两岸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及财产损失。同时在减少水质污染治理的同时,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带动沿江两岸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制定有鼓励“三资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境内外投资商可享受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投资程序减化,手续简便。

第四,在全省号召部署城乡一体化道路发展模式下,建德整合农村与城市山林耕地资源,退耕还林、下山移民等项目的开展,使得农村在城市发展的带动下更好的统一管理统一建设,这也为创造省级生态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基础工业发展的同时,建德市委市府整合各个行政村合并组建,做到下山移民工程村民居住地统一规划,在做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同时,节约耕地资源,合理退耕还林,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现。

水资源是建德人民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建德新安江的水资源得天独厚,这主要取决于上世纪中叶我国首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得天独厚的千岛湖,造就了新安江的水温常年保持在4摄氏度,也因此才会出现夏季的新安江上常年薄纱奇雾缭绕,使得新安江城区即便是在炎炎酷暑之际仍然能够享受到奇雾清水带来的沁凉,也正是由于这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以及大慈岩、灵栖洞、情人谷等众多景点使得新安江这座城市成为全国闻名的避暑旅游城市。在这有利的地理位置驱动下,新安江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新安江之夏旅游节,期间的文艺表演,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演出,烟花大会,赛龙舟,耐寒勇士等传统项目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避暑度假的同时,更好的宣传了建德的文化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推广了母亲河保护工程,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之城。同时,在推广宣传建德的同时,也为建德带来了更大的商机,农夫山泉、青岛啤酒等全国知名品牌纷纷落户建德,建德白茶、里叶白莲、严州倒笃菜等优质土特产也走出建德进入全国各地市场,上述招商引资促进了当地就业以及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建德认识建德,使得建德在引进来走出去中不断提升知名度。

二十年的发展在城市发展中是短暂的,撤县设市,为建德今天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建德的知名度因“市”而升,区域经济的辐射力与日俱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十二五规划发展之年,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在发展经济、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市政建设、加强城市综合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在这片热土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建德昂首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府西社区:陈珊珊

高邮撤县建市20周年

昌吉市撤县建市30年征文

撤县设市

公务员考试热点:撤县建市**背后

撤县换市申请

广德撤县建市后会赶超宁国吗?

求发展撤县建市,展宏图前景辉煌

新闻稿贵州省思南县撤县建市专家研讨会

在撤县建市党政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建县100周年撤县设市20周年庆祝大会开幕式实施方案

《建德撤县建市.doc》
建德撤县建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