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沥青拌合站安装安全交底

2020-03-03 04:41: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沥青拌合站安装安全交底

1、新工人或转岗工人必须经入场或转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实习期间必须在有经验的工人带领下进行作业。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取得主管单位颁发的资质证后持证上岗。汽车司机必须取得交通管理部门颁发的驾驶证后方可上岗。

3、吊装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吊装作业前必须严格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

2)钢丝绳必须按照设计荷载要求,选用适合的标准绳索,在使用中,应当经常注意检查,并做到必要的维护。

3)吊装作业时,必须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统一指挥。 4)严格按照指挥信号操作,指挥信号不明确,严禁起吊,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应立即执行。

5)吊装的吊物要捆扎牢靠,吊钩要找准重心,吊物要垂直,不准斜吊或斜拉。

6)严禁超负荷或被吊物重量不清时起吊,物体起吊时,严禁人员站在吊物上,其下方严禁站人。

7)起重机在起吊满载或近满载时,应先将载物吊起地面20~50公分停止提升,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定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衡性,绑扎的牢靠性,确认无误后方可再进行提升。

8)吊起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将重物提高到可能遇到障碍物0.5米以上,运行时被吊物不得左右摇动。

9)开动和停止电动机,应缓慢平衡地操作控制器,作后面移动必须等机、物完全停稳后方可操作。

10)作业遇到有停电或其它特殊情况,应将重物落至地面,不得悬在空中。 11)起重机在作业闭合主电源之前,应使所有的控制器处于停止状态,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的控制器置于停止位置,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的运作是否正常。 12)被吊物菱角处与绑扎钢丝绳之间必须加衬垫。

13)起重机的结构或零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严禁进行起吊工作;施工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或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吊装工作。

4、高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凡是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贫血病、癫痫、弱视以及其它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者,不得从事高处作业。饮酒后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2)在2m以上的独立悬空、悬岩、陡坡和桥侧以及从事无法采取可靠防护设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绳,安全带和安全绳要拴在牢固的物体上且高挂低用。

3)进入施工区域的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安全帽。衣着要灵便,禁止赤脚、穿硬底鞋、拖鞋、高跟鞋以及带钉易滑的鞋从事高处作业。

4)按规定架设防护栏杆,挂设安全平网和立网。

5)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大雨、大雪、大雾、六级以上的强风)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6)高处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应随手装入工具袋,上下传递料具时,禁止抛掷,大型工具要放在稳妥的地方,所用的材料要堆放平整、稳固,防止掉落伤人。

7)特级或技术复杂的高处作业,应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8)在地震区,当有震前预报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9)作业人员上下通行必须经由人行斜道或乘人电梯,不得攀登模板、脚手架、绳索、禁止搭乘起重物件或井架等运送材料的设备上下。

10)高处作业搭设云梯、工作台、脚手架、防护栏杆、安全网等,必须牢固可靠,并经验收格后使用。

11)高处与地面联络、指挥,应有统一的信号、旗语、手势、口笛或有线、无线通讯设施;不得以喊话取代指挥。

12)高处作业不宜夜间进行,必须在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和其它夜间安全措施。

13)高处作业遇有架空电线路时,必须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当安全距离不能得到保证时,必须采取停电或隔离等防护措施。

5、现场安全用电

1)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2)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

3)严禁在高压线下搭设临建、堆放材料和进行施工作业,在高压线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6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必须在高压线下施工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4)严禁在宿舍内、工棚内乱接乱来线路,并在线路上挂晒衣服和其他物品 5)在移动有电源线的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不能带点移动。 6)在宿舍工棚、仓库、办公室内严禁使用电饭煲电炉等较大功率电器。如需使用有专业电工在指定地点,安装可使用较高功率的线路和控制器。严禁使用不合安全的电器。

7)发现线路坠地或设备漏电时,切不可随意乱跑动和触摸金属,并保持10米以上距离。

8)手持电动工具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操作时握起手柄,不得利用电缆提拉。

9)在用电危险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牌。

10)专业电工必须按时巡检线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11)电器设备及照明线路的连接、维修必须有专业电工操作,严禁私自连接、维修

6、施工现场交通安全措施

1)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行车。

2)严禁非驾驶人员开车,严禁酒后开车,已经发现严厉处罚。

3)严禁在拐弯、道路状况差、超车抢道,严禁在公路上开“英雄车”,要文明驾驶。

4)对进料车辆要时刻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并有序卸料。

5)车辆启动前必须进行车辆检查,安全后方可行车,并按时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

6)在交叉路口设置安全警示牌。 7)在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车辆进退。

7、防火措施 1)现在是春季,天气干燥风大,严禁项目员工及施工队私自点火烧废旧物及烧荒。

2)施工野外用火必须有项目部同意,并有专人负责,用完后必须掩埋。 3)严禁在仓库、油罐及易燃易爆处抽烟、用火

4)现场必须配备专职、兼职防火员,加强巡查力度,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排除,一时难以排除的,必须定人定位定措施整改

5)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上到下建立多层次的管理机构。 6)施工现场用电按操作规程规定,加强用电管理,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及电器开关,严防发生火灾

7)督促项目员工及施工队提高安全防火意识

8、焊接中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电、气焊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电气焊工并持证上岗;(在有效期内)

2)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入场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

3)气焊(割)作业人员要穿灵便的耐火工作服,要求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裤脚不准塞在鞋(靴)里,手套套在袖口外,戴护目镜;

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紧下颚带,锁好带扣,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合格的防火安全带,系挂牢固,高挂低用;

5)进入施工现场禁止吸烟,禁止酒后作业,禁止追逐打闹,禁止串岗,禁止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6)进入作业地点时,先检查、熟悉作业环境。若发现不安全因素、隐患,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立即处理,确认安全后再进行施工作业。对施工过程中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要求有关部门处理解决。现场所有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严禁私自移动和拆除,如需暂时移动和拆除的须报经有关负责人审批后,在确保作业人员及其他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拆移,并在工作完毕(包括中途休息)后立即复原。

7)氧气瓶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易燃易爆分别存放,氧气瓶库应与高温、明火保持10米以上距离;

8)储存高压氧气瓶时应拧紧瓶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并固定; 9)气瓶应设有防震圈和安全帽。搬运和使用时严禁撞击。运输时应立放并固定。严禁用自行车、叉车或起重设 备调运高压气瓶;

10)氧气阀不得粘有油脂、灰土,不得用带油脂的工具、手套或工作服接触氧气瓶;

11)氧气瓶禁止在强烈日光下暴晒,夏天露天作业应搭设防晒罩、棚; 12)氧气瓶与焊炬、割炬及其他明火的距离应大于10米,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小于5米;

13)现场乙炔瓶存量不得超过5瓶,5瓶以上应放在储存间单独存放,储存间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5米,并应通风良好,设有降温设施,消防设施和通道,避免阳光直射;

14)储存乙炔瓶时,乙炔瓶应直立,并必须采取防止倾斜的措施。严禁与氯气、氧气瓶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同间储存。

15)高处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不得放在作业区域下方,应与作业点正下方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

16)作业前办理用火审批手续,清除作业区及下方易燃物,配备专人进行监视看火,配备灭火器材,停止作业时应切断气源,确认无着火危险后方可离开。焊(割)炬使用完后,不得放在可燃物上;

17)禁止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工作;

18)作业后应将氧气、乙炔瓶的减压器卸下拧上气瓶安全帽; 19)禁止在乙炔瓶上放置物件,工具或缠绕悬挂橡皮管及割焊炬; 20)在未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并未经过审批的情况下严禁焊、割装有易燃、易爆物的容器及受力构件;

21)气焊(割)作业时,不能使用泄露、磨损及老化的软管及接头; 22)发现减压阀软管、流量计冻结时,禁止用火烤,更不允许用氧气去吹乙炔管道;

23)橡皮管要专用,乙炔管和氧气管分别为红色和蓝色,不能对调使用; 24)使用焊、割炬前,必须检查射吸情况,射吸不正常时,必须修理正常后方可使用。

沥青拌合站安装方案

沥青拌合站安全操作规程

沥青拌合站管理办法

沥青拌合站管理制度

沥青拌合站管理制度

沥青拌合站管理制度

沥青拌合站工作总结

沥青拌合站管理制度

沥青拌合站管理办法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安全操作规程

《公路施工沥青拌合站安装安全交底.doc》
公路施工沥青拌合站安装安全交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