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

2020-03-03 11:32: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调研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及介绍

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了近五年的专业学习后,尤其是在大三下学期学习了审计学和会计电算化后,就对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各企业、事业单位等得到了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几步,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避免风险、合理的利用电算化、制定和严格执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成功开展的基础。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运行、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本身的再控制,是内部控制目标实现以及作用发挥的重要环节。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体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俄建立、健全以及良好的实施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防止错误舞弊的重要基石。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工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的过程。研究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建立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又要确保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系统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还要起到预防利用计算机舞弊犯罪,保护资产完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我国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会计电算化由最初的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如今的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发展为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不断的进一步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伴随这些变革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和效率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提供,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为适应我国入世后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理所应当的应该更加深入地推行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企业在建立了

会计电算化系统后,其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必然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由于减少了因疏忽大意以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任何计算机系统都无视绝对无懈可击的,任何制度也不是绝对天衣无缝的,顺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潮流,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才能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带来更高的效益。因此,为企业建立一套完善的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课题的国外发展状况

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早在西方的18世纪产业革命后期就产生了,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下半页制度基础审计的建立和深入研究,以及西方企业界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实践探索,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1994年美国国会“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NCFR)”下属的由五个团体组成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重新修改他们在1992年发布的报告,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这个报告得到了美国企业界和各专业团体的认可,成为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推行和应用COSO报告的过程中,为使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更符合COSO报告并促其得到彻底的执行,美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专门对内部控制展开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健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会计学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目的在于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我国1997年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对内部控制的讨论正炙,许多新观点新思路犹如百花齐放,但总体水平与西方相比无疑要低一个层次。在我国内部控制备受关注的大环境下,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慢慢发挥出来,目前国

内许多企业已开始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理论上的探讨也正在升温。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企业在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核算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因此, 建立一整套适合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业务内部控制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关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建设问题,以确保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系统能够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

针对“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这一课题,做好全面的调研工作,广泛收集资料,从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和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参照我国的国情和国外发展经验,正确利用所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对这一课题展开深入讨论,力争做到观点正确、新颖,论据充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在分析论证过程中注意实用性和创新性。

六、课题的研究内容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健全内部控制的建设,并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和指导意见。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应用,内部控制又迎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非法行为可能不留痕迹,难以发现,给单位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遭到破坏,企业的日常活动会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防范和控制制度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课题。

第一方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会计电算化和内部控制制度之间的关系。首先我将简单介绍会计电算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涵义。其次我将从内部控制形式上的变化、储存介质的变化、控制范围的变化、交易授权的变化和控制难度的变化这五点上来说明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再次,综合以上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带来的新的变化和影响,说明新形势下完整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将具体说明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到底带来了哪些风险和挑战,其中具体说明了现存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又存在着哪些已知的问题。其中包括一些人为操纵的因素,比如原始数据的操作处理不规范,这里具体分析了错误的成因,包括工作人员的疏忽和蓄意等原因;其次还分析了系统控制操作人员的错误和舞弊行为带来的风险。由于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操作职能的划分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能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移,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操纵处理结果,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接下来我将讨论会计核算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对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实行了电算

化会计后,有形记录较传统手工会计系统大为减少,如果缺乏适当的内控,那么未经批准擅自改动数据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而且数据改动后能不留下任何痕迹。给企业的经济安全带来巨大影响。最后,我将对内部稽核和审计的难度进行分析,如果要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审核,则必须考虑以下事项:是否使公司机密内部资料暴露和泄密,伤害公司的竞争能力,使公司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对会计系统进行审核,审核人员不仅要精通会计知识还需要对所要审核会计信息系统比较了解和具备处理复杂电脑数据的能力,为此进行的培训大幅增加了审核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在第三部分中,将结合第

一、第二部分的基本原则和面临的问题,分别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如何加强制度宣传,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法律做引导,使会计人员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督促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其次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来实现系统内各类会计资料的存储。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建立一个不依附任何职能部门的,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受公司最高层直接领导,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通过内部审计,更清楚了解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够保证为单位提供真实可行的财务信息。第三,加强内系统内部安全控制。避免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系统运行错误的不安全隐患,企业应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的各项资源,以保证各项资源的正确性。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应加强网络安全性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并针对公司的特定状况,制定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办法。最后,加强内部审计力度。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帐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公司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

七、课题的进度安排

第一个阶段(第一周至第二周):收集、整理资料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应尽量收集较多的有关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相关资料,包括网上及书本上的文章,进行大量的阅读,对选题要有详尽的了解;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选题要求进行材料的整理工作,筛选出符合的材料,为之后论文的形成提供支持。

第二个阶段(第三周至第五周):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应该完成调研报告及一篇专业英语的翻译工作;同时,也应该已经形成了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

第三个阶段(第六周至第十周):初稿形成及修改阶段。在完成前期任务后就开始论文的写作了,应将之前整理出来的材料进行归集,按照已定的框架结构进行写作,一周内完成论文的初稿。之后的两周将初稿交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对不合要求或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不断修改及充实。

第四个阶段(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论文完成及准备答辩阶段。经过修改后形成

最终的文章,自己要对文章有充分的认识,对不足之处加以改善,争取顺利完成答辩工作。

参考文献

[1] 常士剑.会计电算化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 池国华.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董美霞,戴松梅.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4] 胡为民.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 刘帆.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概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6] 吕秀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J].现在会计与审计,2008,(12)

[7] 史红.电算化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8] 宋蔚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 王保平.企业内部控制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0] 王军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与实务[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11] 王向青.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思路[J].中州大学学, 2006(4).[12]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第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2000,(5) [13] 许国才.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4] 杨瑞平.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浅谈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

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

调研报告——会计电算化

浅谈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试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调研报告 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doc》
调研报告 内部控制 会计电算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