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调研汇报提纲

2020-03-02 07:39: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汇 报 提 纲

(送审稿)

按照本次调研要求,现将我旗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全旗总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南与接壤,西与相邻,北与*****隔河相望,东与相连。辖*****个苏木镇、*****个国有农场、1个街道、*****个嘎查村、*****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

近年来,我旗按照“创新*****,实现突破”的总要求,大力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富民强旗进程,探索出一条在非资源富集地区推进工业化的路子,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与“十五”期末相比,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三次产业比重由*****演进为*****;财政收入翻了两番,达到*****亿元,年均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亿元,年均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年均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加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元增加到*****元,年均分别增长*****%和*****%。

“十二五”期间,我旗将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继续把生态建设作为立旗之本,坚持扩大总量与调整结构并举、富民与强旗并重、生态与发展双赢,加速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1

努力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计划到“十二五”期末,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现在的*****调整为*****;财政收入力争翻两番,达到*****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力争翻一番,分别达到*****元和*****元以上。

二、“十二五”期间新经济增长点情况

综合考虑全旗经济发展实际,“十二五”期间,我旗将积极培育工业经济、农村经济、第三产业三个新经济增长点。

(一)工业经济新增长点

近年来,我旗工业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规划建设了*****工业区、*****化工区、环保创新纸业园区、轻工食品加工区、羊绒皮草加工区等五个专业园区,初步培育了建材、化工、能源、轻工食品加工、金属矿采选加工和机械设备制造六个主导产业,其中,建材产业已形成年产170万吨水泥熟料、60万吨水泥、5万吨覆膜沙、10万立方米矽酸盐制品的生产能力;化工产业已形成年产12万吨硫酸、6000吨活性染料、6000吨H酸、4万吨氯磺酸、4万吨硫酸钾、4万吨盐酸、1万吨对位酯的生产能力;能源产业已形成年开采原油10万吨的生产能力和3万千瓦生物质火电、20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轻工食品加工业已形成年产5000吨白酒、12万吨淀粉、30万立方米细木工板,以及年屠宰5万头牛、30万只羊、20万口猪的生产能力;金属矿采选加工业已形成年产14万吨铁精粉、1.5万吨铅粉、1.5万吨锌粉的生产能力。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1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7%。“十二五”期间,我旗将集中力量培育7个主导产业(建材、化工、能源、轻工和食品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装备制造、2

高新技术),力争建成8个产业集中区(信息识别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水泥建材、煤电化硅水泥循环经济、生活用纸、羊绒皮草加工、新型电力能源、矿产资源深度开发)、2个产值百亿级工业园区(*****工业区、*****化工区),力争全部工业增加值翻两番,达到161亿元,年均增长31.5%。为确保实现预期目标,将突出抓好产业培育、项目配套、通道建设、水资源开发等方面支撑性项目: 1.“煤-电-冶-建”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该园区位于*****工业东区,通过对周边地区高水分褐煤和进口红土镍矿等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十二五”期间形成年产72万吨镍铬锰合金和120万吨不锈钢、30万吨镁合金的产业规模,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镍铁冶炼炉渣提取金属镁的成套工艺技术路线,建立我国特色的煤炭—电力—镍铁合金—镁合金—建材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660MW褐煤发电机组项目、72万吨/年镍、铬和锰合金项目、120万吨/年不锈钢项目、30万吨/年铝硅合金和30万吨/年金属镁项目、建材项目。项目总投资220亿元,全部达产后实现年产值425亿元,年税收收入16.5亿元,带动下游配套产业及服务业实现年产值100亿元,解决直接劳动就业6000人,带动产业链劳动就业4000人。

2.*****电站基地建设项目。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2×660MW火电机组工程和2×350MW热电联产项目,“十二五”期后,续建4×660MW火电机组工程及新建2×1000MW火电机组工程。同时,为保障电力外送通畅,规划建设一座500千伏变电站,配套建设500千伏送出线路。项目建成后,既能为*****百万风电基地提供支持条件,也为锡盟等地风电外送提供了通道。

3.氯碱PVC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被列为蒙东 3

地区百万吨氯碱PVC基地,2007年11月,*****氯碱综合化工项目被列入自治区工业重点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29.23亿元,达产后年可销售收入总额38.62亿元。该项目包括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年产30万吨烧碱项目、年产45万吨电石项目及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电石渣水泥)生产线及配套4.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四个子项目。

4.巴新铁路建设项目。该项目由辽宁省春城集团为实现锡盟煤炭资源外运投资建设,项目从出发,跨越两个省区、九个旗县,直至*****地区,全长487.6公里,其中*****境内70公里,预计明年可实现通车。

5.盘*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项目全称为辽宁省盘锦市至内蒙古自治区*****高速公路,南起于沈山高速公路与盘海高速公路交汇处附近,线路终点到达*****境内赤通高速公路*****东与之交汇,公路全长265公里,*****境内全长50公里。该项目由阜新市发改委倡议提出,已完成项目可研和初设,并取得了国家发改委前期工作函。2009年盘*高速公路辽宁段已开工。项目建设成后,将形成一条通江达海的最便捷的高速公路大通道,成为两省区乃至全国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蒙东、辽西地区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6.*****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百万千瓦风电基地总占地面积1110平方公里,规划装机总规模260万千瓦,其中“十二五”期间开发120万千瓦。拟由多家风电企业共同实施开发,视各开发企业投资进展情况,灵活掌握风资源配臵。

7.*****牤牛河水库工程项目。拟建的牤牛河水库为中型水库,最大坝高19.60m,坝型为粘土心墙土坝,主要建筑物为Ⅲ等,由主坝、泄洪排沙洞、溢洪道组成。丰、平、枯水年份的可 4

供水量分别为932.57万m

3、1046.36万m3及812.97万m3。牤牛河水库建成后,年供水量为1009万m3,能保证全旗95%的工业用水,将拉动全旗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牤牛河水库的修建也将极大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能够改变半干旱地区局部小气候,为自然环境向良性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水土流失、保水、保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十一五”期末,我旗粮食总产量突破20亿斤,西瓜、千斤谷、红干椒、葵花、水稻等亩纯收入超千元高效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5万亩;模式化养殖小区(场)总数达到104处。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1家。在此基础上,“十二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5亿元增加到35亿元,年均增长12.4%。规划建设100万亩玉米高产攻关示范带,新增粮食产量10亿斤,总数达到30亿斤;沙地西瓜、蔬菜、万寿菊、药材等亩纯收入超千元的高效作物增加30万亩,达到120万亩,其中双千元高效作物要发展到20万亩。每年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总面积发展到10万亩。新增各类养殖小区100处,总数达到200处,规模养殖比重力争达到50%,形成存栏20万头黄牛、100万口生猪、100万只羊、2000万只禽的养殖规模。持续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争取并实施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项目、粮食增产工程 设施农业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中低产田改造、黄牛产业化基地建设、优质生猪养殖基地、优质肉羊养殖基地、农业开发、土地整理、基本草牧场建设、养殖小区(场)建设等一批农牧业基础建设项目,为农牧业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三)第三产业新增长点

近年来,我旗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旅游、金 5

融服务业迅速壮大,商贸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三产整体服务能力日益增强,2010年底,全旗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6亿元,第三产业对 GDP的贡献率达到32%。“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年均增长24.6%,到“十二五”期期末将达到108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增加税收的新的增长点。为确保完成预期目标,重点实施以下项目:

1.*****蒙东果蔬批发市场建设项目。规划占地200亩,建筑面积69545平方米,建设市场四周综合服务、办公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及封闭式成交卸货大棚一座,完善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计划投资9000万元。该市场建成后,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将沙日浩来镇本地蔬菜卖出去;二是将外地蔬菜购进来,进行深加工,利用便利的交通,外销北部大中城市,出口俄罗斯等国家。

2.东明无籽西瓜交市场建设项目。项目规划占地450亩,规划建设四个区(交易区、停车区、办公区、服务区),计划投资2000万元。该市场建成后,将东明地区西瓜进行包装加工,销往上海、香港等大中城市。

3.华明物流园区建设项目。项目规划建设四大专业市场三大服务配套区,即汽车城、五金交电装饰材料市场、杂粮深加工交易市场、小商品零售批发市场和中央商务配套服务区、仓储配送服务区、住宅配套服务区。精心打造集采购、批发、交易、加工、仓储、配送、电子商务、金融结算于一体的大规模现代化物流园区,项目总投资6.2亿元。园区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已建工程面积达5.5万平方米。其中汽车城建标准4S店和汽车专营店1万平方米,配件街0.5万平米,使汽车交易、汽车维修市场成为*****最大的集散中心;五金交电装饰材料市场建筑面 6

积1万平方米;中央商务街配套服务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通过提高园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层次,吸引*****内外经销商和创业人员入住园区;仓储配套服务区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建筑形式分为仓储配货办公场所、仓储库和散储货场。招商引入了车辆管理所、人保财险、机动车检测中心、汽贸、工程机械、运输公司,及餐饮、商品批发、货站、汽车配件、汽车维修等近70户商家入驻。

4.煤炭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巴新地方铁路建成后,拟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巴新铁路大沁他拉站附近规划建设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1000亩)的煤炭交易市场,市场内拟建设铁路专用线1000延长米、棚罩和附属用房3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

5.*****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以*****为核心主体,以银砂九岛旅游开发为龙头,整合周边人工森林、沙漠、湿地,以及怪柳林等旅游资源,树立“*****”休闲度假旅游品牌,建设中国最大的专业化CS基地,建设中国唯一的冬季国际狩猎场。力争用五年时间,打造一个国际化生态旅游景区,工程计划投资1.6亿元。

6.沙漠娱乐休闲体验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规划面积200万亩。设计有汽车拉力赛区、沙地越野区、沙滩排球区、沙滩足球区、沙漠探险区、沙漠理疗区及沙漠文化艺术体验区以及与之配套的休憩、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投资总额1600万,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生态文化旅游收入3000万。

(四)制约新经济增长点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前,制约我旗新经济增长点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的制约。制约我旗工农业发展的最大资源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受到“十年九旱”气候条件和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的影响,导致全旗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叠加,缺水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目前,我旗除部分低洼河滩地和部分春秋汇地外,土壤墒情很差,均在三类墒情或三类墒情以下,干土层厚度为15-35厘米,特别是南部山区、丘陵区的沙地和山坡地达30厘米以上,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严重制约工业发展,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水的问题,今后我旗很难继续谋划建设更多更大更好的工业项目,势必导致工业经济乃至全旗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在合理开发地下水的同时,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留住并有效利用有限的地表水成为解决我旗发展难题的当务之急。

二是资金的制约。一方面,由于财政收入有限,加之旗县融资渠道狭窄,地方财力严重不足,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资金严重短缺。如今年我旗财政总收入计划为6.47亿元,可用财力约7亿元,财政支出至少需要12亿元,收支缺口5亿元以上。另一方面,受当前国家金融政策调整等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导致项目建设及生产流动资金短缺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三是基础设施的制约。一方面,出市、出省通道不畅,急需加快巴新铁路、盘*高速公路等重点陆路交通项目建设,使*****尽快融入东北乃至全国主要交通网络。另一方面,电力外送内输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旗谋划建设重大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亟待加强电力通道建设,以适应今后工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城乡一体化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旗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城镇建设为重心,大力推进生态、水利、道路及电力等基础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以城关镇为重点,切实加强小城镇建设,编制完成了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全旗城镇建成区面积由39.8平方公里拓展到51.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2.1万人增加到13.9万人,城镇经济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通道建设,全旗“六横四纵”公路网全部建成,新增油路通车里程357.4公里,通村沙石路1200公里,全旗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773公里,苏木镇通油路率达到100%。新建、改扩建变电所8座,新建、改造高压线路860公里、低压线路562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772台,最大供电容量24万KVA。

(二)规划情况

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修编城镇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注重与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适应,逐步打造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条发展轴、四个镇村层次(中心城、建制镇、乡集镇、行政村)的旗镇村体系结构。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集中力量搞好城关镇建设,加快实施“北延东扩”战略,高品位建设新城区,加快改造旧城平房区和城中村,提升城镇景观品位,丰富城镇文化内涵,努力建设通辽市次级县域中心城市。按照“设施先行、项目兴区、服务完善、滚动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产业、交通优势,建设一批工贸型、商贸流通型小城镇,提高产业和人口的聚集能力。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城镇化的着眼点放到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上,加快城镇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生活垃圾处理、园林绿化、电力、环保、通信、有线电视等基础 9

设施建设,完善生态移民和生活移民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小城镇聚居,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效益型生态,深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在交通、电力、水利、信息、市政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到“十二五”期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60亿元以上,全旗城镇化率达到45%。

(三)推进情况

为促进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紧紧围绕发展工业带动型县域经济,坚持投资拉动、县城带动、三化互动共赢的理念,重点以特色规划作先导、优化环境促开发、产业集聚扩规模、提升承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统筹城乡,梯次推进,初步构筑了以城关镇为龙头,以八仙筒、青龙山两个重点镇为两翼、以一般镇和村为纽带的城镇发展格局。

城关镇建设方面,深入实施“北延东扩”的发展战略,按照城镇扩容提质与沙地工业园区建设同步的发展思路,向北侧沙地转移行政办公区和居住区,向东侧沙地发展工业区,优化城镇布局,把城关镇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工业城”。大沁他拉镇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自治区十大魅力名镇”。

小城镇建设方面,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当地特色产业推动城镇化,以镇区为中心,以公路、铁路网络为纽带,按各嘎查村风俗习惯、地理位臵适当整合,划分为中心村、重点村和行政村三个层次,重点建设人口多、交通便利的中心村,构建城镇体系新格局。 按照“定位明确、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要求,突出搞好镇区建设。重点开发加工业和商贸 10

流通业,扩大发展空间,加大规划整合力度,切实形成特色鲜明的商业街区和专业市场,搞活商贸物流业。

新农村建设方面。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积极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转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汇报提纲(调研)

市长调研汇报提纲

市长调研汇报提纲

调研汇报提纲1

市局工作思路调研汇报提纲

安全稳定调研汇报提纲

人大工作调研汇报提纲

工会干部深入基层调研汇报提纲

安全生产调研汇报提纲

盟委组织部调研汇报提纲

《省政府调研汇报提纲.doc》
省政府调研汇报提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