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刻不容缓

2020-03-02 00:17: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已刻不容缓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一中学 周振友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并发挥其作用\"。要正确、充分发挥好这一作用,就必须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环境,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作为学校法制宣传教育职能部门,就必须承担起法制宣传教育的重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以法治校,虽经过五个五年的普法教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较明显的增强,许多青少年懂得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集体及自身的合法权益。然而,因多方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却屡禁不止,大有逐年上升趋势。这当中,除了深受外部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外,教育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这里,结合青少年普法方面的一些做法,谈一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

一、法制教育对青少青年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犯罪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犯罪,在押犯中有47%左右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究其原因,除了整体社会宏观和个人因素外,家庭、教育、不良文化等微观社会因素在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中有直接影响。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网络电视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出发,在分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学校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畸形家庭是青少年犯罪的直接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变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的有‛A、娇纵的爱;B、专横的爱;C、赎买式的爱。‛‛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细胞,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居重要地位,其环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塑造,对青少年心理的形成和变化有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表现有三方面: 1.缺损家庭,即由于婚姻离异或疾病死亡使孩子无父或无母或父母都没有的家庭。缺损家庭容易在孩子幼弱的心灵上引起不良反应,可能使其逐渐变得性格孤僻、偏狭、自私、冷漠,难以与人相处,更有甚者对社会和人类仇恨,如果得不到纠正,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容易引发犯罪。 2.家庭教育缺陷或误区即教育要求失度、教育内容失重和方法失控,具体表现为:伦理道德不完善即对孩子过分宠爱甚或溺爱;二是盲目的施压,即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殷切的望子成龙,对成绩的要求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是教育的方法粗暴和家庭暴力会促使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四是忽视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使其心里承受能力弱化和性格不健全。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3.家庭经济条件差,使孩子正常教育都少于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是精神受到物质缺乏的压抑,导致变异;二是社会化过程受到影响,缺乏生存竞争应具备的知识素质条件导致竞争失败,引起感情挫折从而陷入犯罪;三是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在这种压力下,激起犯罪行为。

(二)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 ‚校风是学校内部的一种流行风尚,是学校精神生活的总体动向,是无形的却又是高能量的。‛教育的本质是激发人的潜质潜能使人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追求个性的发展和幸福,它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幸福。而现行学校教育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具有三大缺陷,一是重视了人的整体性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不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二是教育评价单一化,用一张考卷来评价千姿百态的人,用升学率来指导学校的教书育人,单纯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个性的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单一化、简单化。

这些缺陷首先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对许多学生来讲,在学校很难找到能够使他们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的活动,学习自觉性和动力严重不足,填鸭式单一灌输的教育方法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逃学与成绩不好形成恶性循环,使低龄化犯罪人数增加;其次是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业化的教育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效果,‚求大同‛使个体的发展需要很难实现,太大的班级使师生之间很难形成亲切温暖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一些家庭关系紧张或缺损家庭的孩子很难受到师生的关心,在心理上就对学校、家庭和社会产生抗拒和失望,造成学生大量流失到社会上与犯罪人员交往,受人唆使走上犯罪道路。

(三)不良的社会风气是青少年犯罪温床。不良的社会风气主要是指暴力色情文化对青少年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的影响。如今,暴力色情文化充斥着网络电视以及各种媒介,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色情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每天都可以在电视网络中看到枪杀、武打、色情的场面。如今青少年热衷的电子游戏更夸大了这一点,现在电子游戏一般内容都是格斗、射击、打杀之类。

青少年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转折点,一方面,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心智发展不成熟,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差,对各种诱惑缺乏分辨力和抵抗力。这些温床很容易侵蚀到他们幼小的心灵。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学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其根本任务是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此,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

(一)转变办学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仍是很多学校特别是高级中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校以成绩评价学生,忽视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笔者认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应做到以下几点:: 学校要转变办学观念,摆脱‚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束缚,将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塑造学生放在工作的首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增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增强形势和政策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积极摸索实践,创新工作机制和载体,确保教育的系统性、系列性、生动性,使学生在真实、真感、真情中获得启发,受到教育

(二)加强普法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案例

一、与网友见面被强奸,获刑4年。 中学生渺渺喜欢上网,并在网上结识了一些朋友。当网友糖糖邀请她到他家里见面时,渺渺觉得在网上聊得很投机,遂答应见面。随后,糖糖和几个兄弟伙将渺渺接到家里。糖糖和渺渺单独在一间屋里闲聊,其他几个朋友则在另一间屋看电视。过了几个小时,渺渺突然哭哭啼啼地摔门而出。回到家里,她找到好友倾诉,说被网友强奸,但没有向警方报案。

案例

二、2009年3月31日,宁静的镇安县云盖寺镇突然传来一阵警笛声,警车上下来一个十五六岁少年,原来是三个月以前,他伙同同学杀害亲生母亲并掩埋在附近农田。

我国目前已突显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趋势,加强普法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已刻不容缓。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最主要的是通过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宪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青少年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就会正确、合法地运用好自己的权利,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要在充分考虑青少年的生活实际和接受能力的前提下,重视其知识内化和上升为法律意识的过程,现在许多学校开设了法律课,但其理论教育均停留在讲几堂课的表面化水平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要注意将青少年课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认知能力,成为法律意识;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要采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体现新颖性、直观性、参与性、系统性的多种形式,从而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到什么惩罚,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意识,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避免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

来自公安部门的调查资料表明,近年来,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犯罪新动向。随着电脑网络的普遍运用,中国的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呈上升的趋势,比1998年增加了几百倍。

如今,随便在任何一个网站键入‚网络犯罪‛的字样,都能搜索到几百甚至上千条相关新闻事件。在网络色情、网络诽谤、网络恐吓、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一系列网络犯罪中,强奸、抢劫、绑架甚至杀人等传统犯罪形式卷土重来,已经成为网络虚拟空间中的致命毒瘤。

案例1:某晚14岁的少年方力被5名小伙伴从家中邀约出去,此后数小时内,这5名伙伴对他进行殴打,并往其伤口上撒盐巴、辣椒面,直至其死亡。方力死亡时身上有60多处伤,左肾、左肺严重损伤。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实施如此残忍手段作案的竟是5名年龄不到16岁的未成年人。因为一些摩擦想教训一下方力,没想到把方力打死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王某、马某等人殴打方力所使用的种种手段都是模仿电视和网络游戏,而电视和网络游戏上的‘人’是打不死的。所以他们认为仅仅是打了方力一顿,根本想不到方力会‘死’。可见,充满暴力和不健康内容的网络游戏对他们的毒害之深。

案例2:小王是玩游戏机高手,在同学中小有名气。他觉得玩游戏机能给他带来成就感,能让同学们佩服。由于父母给的零花钱远远不能满足玩游戏机的要求,小王就从家中悄悄拿了1万元,玩游戏机,请同学吃喝,花了5千元后,将剩余的钱存入银行,准备以后再用。后来被父母发现后挨了一顿揍,才初中一级的小王就辍学了,整天在家无所事事,更增加了玩游戏的瘾头。父母不给钱,他就自己想办法,竟然拿着剪刀入室抢劫一名比他更小的孩子,结果被判刑。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正对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冲击,虽然国家在对网络的管理上下了很大力度,但是网络中的不良内容对青少年的毒害仍然触目惊心,不容忽视。网络中色情、暴力、迷信等内容对青少年会产生非常大的不良影响。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因此,实行网上监管,加强信息的研究判断已成为学校工作的又一重点。学校应加大对中小学生无神论教育的内容,教育其分析识别网络知识的能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伪存真,真正发挥网络信息量大,知识传播快捷,覆盖面广的特点,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失自我,踏上不归路。

(四)激发其上进心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保障 1.学校应审慎地运用处分学生的权力。处分是挽救学生、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运用得好能使之改掉恶习,奋发向上,同时对一些学生也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防微杜渐。但是如果学校不能慎重地使用处分权利 ,动辄给予处分,小则记过,大则毫不留情地推向社会,致使这些学生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最终由原来的行为失范者沦落为阶下之囚。据对一所少年犯管教所里98名少年犯的问卷调查,发现有13%的人就是被学校除名或开除后在社会上游荡,被坏人拉下水而犯罪的,由此可见,学校应谨慎地使用处分的权力,本着处分一个,教育一批的原则,正确的使用权力,学校要使处分成为震醒学生,挽救学生脱离泥潭的绳索,而不是将其踢下深渊的黑脚。

2.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遵循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认清不同年龄段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内容,做到因材施教;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荣辱点、感情点,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成才欲望;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语气要诚恳,要贴进学生,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不能粗暴地对待学生,使其产生逆反情绪,这样将导致学生越来越差,未来的路越走越偏。

三、呼吁语 青少年的人生起点在家庭,知识起点在学校,学校在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加大普法的宣传教育的力度,切实关心好、爱护好、教育好青少年,减少青少年犯罪,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刻不容缓,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为国家输送培养大批优秀合格的人才。

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已刻不容缓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一中周振友

青少年普法教育

青少年普法教育总结

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报告

浅议青少年普法教育

青少年普法教育实施方案

青少年普法教育材料

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未央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征文

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方案

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计划

《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刻不容缓.doc》
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刻不容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