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

2020-03-02 02:16: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

2017-03-04 作者:党鹏

来源:中国经营报

“我们为来这里创业的年轻人准备了6000人的免费床位,但现在已经很紧张了。”创客宿舍作为创业企业的配套之一,成都菁蓉镇负责招商引资的王维,在2017年年过后一直为引进人才的住宿问题而绞尽脑汁。

但在两年之前,这里闲置的大量宿舍楼,同样让当地政府的管理者绞尽脑汁:如何去库存才是最大的困难。

这是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0公里的一个小镇。如今走在街上,一幢幢创业大厦悬挂着五颜六色的招牌,各路创客熙熙攘攘,浓厚的创业氛围和前几年人气不佳的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2015年初开始,这个原名为源镇的地方就发生了蜕变,如今已经成为成都“双创”的一张新名片——创客小镇“菁蓉镇”。

“全球创新中心西部中心、中美技术转移中心、中美双创孵化器都相继落户菁蓉镇。”作为全国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其管委会投资促进部王维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截至目前,该镇已经形成75万平方米的创客空间,聚集了创客一万多人,这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居民数量。

不仅如此,按照日前成都发布的《关于扶持郫都区菁蓉镇双创示范基地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努力将郫都区菁蓉镇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创客小镇。正如李克强总理去年6月视察时所评价的:“空置宿舍巧变创客空间,好比新经济借壳传统产业‘上市’。” 菁蓉镇已探寻出一条新型“双创”路径。

“双创”激活闲置资产 “作为为劳动密集型行业配套兴建的产业新城,这里的配套能力已达到10万人以上。”郫都区相关负责人毫不讳言地表示,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产能的变化以及智能化设备的运用,菁蓉镇的人气从10万多人降低到后来的不超过两万人,再后来就剩下当地拆迁安置的一万人左右的居民。

由此,随之带来的结果是闲置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楼宇面积以及众多其他配套设施。 为此,郫都区想尽了很多办法,包括引入职业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其他商业等,但是没有产业的支撑,消化能力非常有限,这个小镇只能是日渐冷清。许多当地居民为先前产业工人们开设的餐馆、网吧、茶坊等不得不相继关门,没人能想到这座因传统产业升级而几乎人去楼空的小镇会获得第二次生命。

契机,来源于2015年开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的到来,成都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创新通道。

作为中国豆瓣之乡的郫都区,敏锐地捕捉到“双创”带给德源镇的机遇:郫都区有19所大专院校、常年近30万名在校大学生,是包括一圈层在内的成都市较大的高校资源集中地之一。

“将这些优势科教资源与德源镇的闲置楼宇资源以及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是实现德源镇完美转型的升级之道。”上述郫都区负责人介绍,由此在2015年年中这里更名为菁蓉镇,而郫县也在今年正式更名为郫都区,“双创”让这个产业空心化小镇涅槃式升华。

2015年以来,郫都区先后出台了《郫县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暨种子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郫县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意见的实施导则》《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优惠政策》等一系列创新扶持政策。“我们去年底出台的《聚焦菁蓉镇打造双创高地若干政策》,则是系列双创政策的2.0版。”王维介绍,一系列的探索性动作,已然让菁蓉镇产生了巨大的聚集效应。

截至目前,郫都区“菁蓉镇”已与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13所高校签订校地共建大学生创业园区合作协议,“双创”让创业者迅速在这里汇集。

国际化双创视野

在去年10月份才正式入驻菁蓉镇的普瑞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学术技术团队完全是一个国际纵队:有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ack W.Szostak、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高远、张鹍,以及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沈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叶丰副教授等。

“今年底将从实验室升级为研究中心,并在两三年内升级为研究所。”该公司企划总监周恒介绍说,公司相继获得鹍远基金总计1500万元的天使投资,根据研发进度,未来三年内业绩将实现爆发式的增长。

目前,在成都市政府的支持下,菁蓉镇正积极实施“聚财引智”计划,引进聚集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此外,郫都区将每年投入5亿元支持菁蓉镇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重点用于聚集人才资源、扶持优质项目等。其中,尖端项目最高可获得1亿元资助。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份,菁蓉镇引进创新型孵化器38家,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4名,创客1.2万余人。

“尤其是全球创新中心西部中心、中美技术转移中心、中美双创孵化器在今年相继落户,使得菁蓉镇的‘双创’与国际化接轨,更有利于创新创业要素的流动。”王维表示。

为打造全球影响力创业小镇,郫都区坚持将“菁蓉镇”的发展视野放到国际化背景下,从2015年开始,在提振“菁蓉镇”的平台效应上一直不遗余力。 “尤其2016年以来成功举办了2017SWC创业世界杯中国区总决赛、菁蓉创业运动会暨黑马运动会等具有国际水准的双创论坛、赛事活动200余场。”该基地管委会宣传部负责人介绍。

由此,菁蓉镇的平台效应日益凸显:2016年1月,建筑面积约为4700平方米的硅谷楼正式揭牌,成都和煌吉普斯能源科技、饵光美容仪、科乐得技术有限公司等首次7个海外归国人才的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宣告正式入驻;2016年12月,四川瑞邦华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英国沃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企业则入驻菁蓉镇成都军民融合双创科技中心。

“这里一切从零开始,在顶层设计上更容易以国际化的视野来推动创新创业。” 成都军民融合双创科技中心杨习章表示,军民融合最难突破的就是机制障碍,成都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和实践。“军民融合需要‘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深度融合和全面融合。菁蓉镇在军民融合领域做出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创新驱动产业集群

“我们选择菁蓉小镇的原因除了一些硬件方面的优惠之外,还看重入驻基地提供的一些行业内部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双创’指数。这对于我们创业型企业而言非常有价值。”供职成都寻道科技有限公司的彭娟说。该公司2015年底入驻菁蓉小镇国信优易公司大数据创新创业(成都)基地。

根据规划,到2020年,包括成都大数据交易中心等业态在内的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产业(成都)基地在菁蓉镇基本建成,并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全国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基地目前有十几家大数据相关企业入驻,我们专注于大数据在教育方面的运用,有的公司主攻大数据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大家在一个基地工作,相互之间也会有一些启发。”彭娟谈道。寻道科技公司于2014年创建,如今已经获得5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 “互联网+时代,要避免低端化发展,将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运用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同时更要注重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发展。”王维表示,菁蓉镇有严格的产业引进规划,不会“捡到篮子都是菜”,目前主要集中在大数据、无人机、新材料、生物医疗、VR/AR技术等新兴产业,已经引入的项目多达1300余个。

为此,郫都区还制定具体实现目标:到2018年,郫都区将建成创新创业园区120万平方米,聚集创新创业人才3~4万人,引进2000家以上创新创业企业、500家以上基金及投资机构在郫都区注册,孵化100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项目落地建设,培育上市创业企业10家以上。

如今,菁蓉镇已然成为国务院首批17个双创区域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首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园、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在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明确将郫都区定位为“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由此,菁蓉镇再获政策红利。

从“3W咖啡”到校园“创客空间”

小镇建设,从“旅游”到“特色”

07 从“平凡”小镇到特色小镇

房地产大转向:从社群到小镇

教师:从“二传手”走向创客教师

“一带一路”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

从“夕阳产业”到生态工业园

从“夕阳产业”到生态工业园

从“夕阳产业”到生态工业园

从“夕阳产业”到生态工业园

《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doc》
从产业空心化到全球创客小镇的转型之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