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新局工作要点

2020-03-03 02:09: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文广新局工作要点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重要之年,也是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年全市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申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统揽,以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思想作风三项建设为保障,突出抓好八方面重点工作,强

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宣传推介**

1、继续打造龙凤文化品牌。制订《**市龙凤文化研究及品牌推介总体规划》,修改完善舞台剧《双河——**龙凤故事》并争取晋京演出,拍摄制作《龙凤文化在**》电视专题片,出版《**龙凤文化》画册,积极发挥龙凤文化研究会作用,谋划筹建龙河水秀文化公园。

2、继续打造吕端系列精品。对**梆子《宋相吕端》做进一步的包装推介。在此基础上推出评剧《吕端》,力争国家级奖项。谋划拍摄吕端戏曲电影及吕端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评书、动漫等系列文化衍生产品。

3、打造李兰亭——裴艳玲戏曲名人品牌。支持永清县委、县政府围绕文化名人李兰亭——**,谋划筹建兰亭公园、兰亭雕像,拍摄李兰亭专题片及舞台戏曲,创办李兰亭武生戏校,举办裴艳玲艺术成果及艺术摄影展。

4、开展“双百”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百名摄影家拍**,百名画家画**,筛选优秀作品晋京展出。

5、组织全国扇子艺术创作大赛。依托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以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为主题,举办全国扇子艺术书法、美术大奖赛,争创“中国扇子艺术创作基地”和“中国扇子产品生产基地”。

6、开展“一县一品”活动。充分利用各县(市、区)现有的文化资源,以各县(市、区)为主体,围绕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设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文化和出版物市场管理及广电工作等方面,抓住一项重点,一个县(市、区)至少打造一个文化品牌。

7、组织系列宣传推介和文化交流活动。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推介**。积极组织优秀书画、非遗项目赴台湾及欧洲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二、组织系列文化活动,推进文化惠民

8、创办中国合唱基地。利用现有的群众合唱基础和资源,加强培训,扩大规模,提高水平,突出特色,在谋划举办我市首届群众合唱节的基础上,争取承办**省群众合唱节闭幕式。与此同时,申报创办中国合唱基地。

9、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以第七届“幸福**”文化艺术节为主线,组织开展“两节”文化活动、军民联欢活动、“京津冀”京东大鼓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督导协调各县(市、区)广泛开展文艺汇演、花会调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营造欢快喜庆、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

10、开展送戏下乡公益性慰问演出。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送戏下乡”系列文化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京剧、评剧、梆子、小品等各种优秀节目,让老百姓充分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三、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质量

11、强力推进市县两馆建设。加快推进市群艺馆建设,确保年底前开工。香河县、安次区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新建图书馆和文化馆,确保年底前开工;广阳、固安、永清、大城对图书馆,大厂、固安、大城对文化馆进行达标改造。

12、谋划打造博物馆之城。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在市区及各县(市)谋划建设一批特色博物馆、收藏馆,市区重点谋划建设龙凤文化博物馆,争取把**建成博物馆之城。

13、加强乡镇、村街文化机构设施建设。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提升,配置专用设备,强化基层文化服务功能;加大村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每个村街都建有文化大院(文化活动中心)。加强乡镇、村街文化队伍建设,配好配齐专职文化干部并落实相应待遇。

14、深入推进系列文化惠民工程。重点是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实现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

15、深化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继续推进我市所有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在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提供,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文化

16、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编制《**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体保护规划》,指导并实现文保单位的科学保护;编印《**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将文保单位纳入数据库管理;做好“碑碣苑”的日常维护,切实保护好集中存放的珍贵石刻文物;修缮保护大运河申报世

界文化遗产**项目点,完成对香河县红庙金门闸的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配合做好大运河整体申遗工作。

17、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保护和传承推介力度,组织参加“非遗”展演等宣传推介活动,完成传统戏剧、曲艺、音乐等各类非遗项目的录制、整理工作;加大对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支持、资助力度

,鼓励和推动项目本体保护和传习活动开展;重点做好以屈家营音乐会为代表的冀中笙管乐的包装、宣传和推介。

18、实施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开发。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非遗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礼品。

19、组织举办系列展览。围绕“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主题日,举办各种专题展览活动,扩展展览内容,创新展览手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结合馆藏文物,开展一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增强人民爱国爱民热情。

五、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

20、加强文化产业的指导协调。谋划筹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加大与金融、保险机构的合作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企业的力度;积极申请国家级、省级的文化产业扶持资金、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文化产业奖励资金;评选命名首批**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强对各级示范基地的管理,加大服务力度,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成立**市文化产业发展协会和筹建“**文化网”。

21、大力推动园区建设。重点推动“梦**”文化产业园和安次国家数字印刷产业园等一批园区项目建设,对进入园区的文化企业,在土地使用、人才引进、税费减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国内外文化企业落户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22、继续推动大城美术基地建设。结合大城红木文化产业园建设,按照开发建设大城美术基地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包括举办作品展、召开研讨会、建立创作基地、组建专业学校、筹建美术馆、成立联谊会、成立大城画院和美术网站 “八个一”工程的顺利实施。

六、加强市场管理,确保文化、出版物市场和广电安全平稳

23、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加大对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宣传品的查堵力度,取缔兜售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严密封堵利用互联网传播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内容及相关信息;坚决清除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有害出版物,严厉查处制售传播有害信息的窝点,严厉打击从事非法制作、发行、传播有害出版物的违法犯罪分子;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进一步加强对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和书刊集中经营场所及批发、零售、出租、放映单位的监管检查,依法收缴各类侵权盗版出版物,清理取缔销售盗版制品的无证经营者;查处非法报刊制售活动,坚决取缔假冒伪造国内刊名刊号或无刊号出版的报刊、利用广告印刷品的非法出版的报刊;加大对全国和省扫黄办交办的重点案件的查处力度,保证侦查到位、处罚到位、汇报到位。

24、加强文化市场整治。加强网吧的正面引导,培育发展绿色阳光网吧、商务网吧和公益网吧,加大对违规网吧的打击力度,重点查处网吧未按规定核对、登记上网人员有效身份证件、超时营业等问题,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加大对违规歌舞娱乐场所的查处力度,查堵安全隐患,切实规范歌舞娱乐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对庙会、物交会演出市场的规范管理,对无证演出、违规演出等非法行为,坚决予以取缔和打击,确保我市演出市场繁荣、有序发展。

25、加强广播电视监管。建设涉外酒店境外卫星电视节目实时动态监管平台,对涉外酒店接收的境外卫星电视节目实行24小时动态监管;建立县级广播电视节目实时动态监管平台,推动无线广播电视监控体系建设,对全市广播电视所有节目播出情况进行监控,随时掌控各台播出运行情况;加强频率、频道管理,维护播出秩序,依法查处擅自开办无线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行为,确保广播电视播出秩序;加强广告播出管理,以严厉查处涉性类广告为重点,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净化声频荧屏环境;开展卫星传播秩序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对非法卫星设施销售、安装行为进行打击;加强境外卫星接收管理,加大对各单位接收节目的监控,依法查处擅自扩大境外卫星电视节目接收范围和擅自录制、传播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等违规行为。

26、强力推动软件正版化。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督导市直各部门完成使用正版软件整改工作,同时指导各县(市、区)完成县级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整改。加快工作进度,在政府财力允许并投入到位的情况下,抓紧采购相关软件,全力推进政府机关正版软件安装工作,坚决清除现有盗版软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操作人员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以制度保障使用正版软件的工作进程。

27、加强文化、出版物市场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实施重点监控,明确监控目标,确定监控的重点区域、重点监控内容、重点企业;加强日常监管,落实定期巡查、检查制度,明确监管时间、数量及责任人;集中开展“两节”、“两会”、“国庆”、暑假等期间文化、出版物市场专项治理,以查办案件为核心,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文化、出版物市场的安全稳定。

28、积极探索文化、出版物市场及广电执法长效机制。在12318举报电话受理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微信、微博、网络等新型途径的举报受理、沟通机制,探索建立信息网络沟通、举报平台;严格落实举报受理和奖励制度,争取设立文化市场举报奖励基金;建立企业违规记录信息库,实施预警机制,建立重点违规企业黑名单,实施重点监控;实行执法信息通报公开化,将执法信息在网络公开,方便群众查询;建立“扫黄打非”电子监管平台,提高扫黄打非工作的时效性;继续在全市推行“扫黄打非”量化考核,完善制度,分解任务,落实措施,推进全市“扫黄打非”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9、加大执法人员和企业培训力度。加大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强化业务能力培训,提高管理和执法人员应对能力;落实企业法规培训制度,对各类经营业主进行法律法规培训,通报处理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七、强化责任意识,保障文化系统安全稳定

30、切实做好维稳信访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采取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本单位、本系统的维护社会稳定、群众(信访)工作,确保不出现影响稳定的各类事件和本单位本系统人员进京到省赴市上访事件发生,重点做好原农村电影放映员的稳控和剧团改革中各类遗留问题的妥善解决。

3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列入全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落实责任主体,完善各项制度,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

32、扎实抓好日常安全生产工作。有针对性地落实好防火、防盗、防人身伤亡事故各项措施;加大对文化设施、文化娱乐场所、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和印刷企业的安全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清除安全隐患,确保整改到位,严禁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播出。

八、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文化工作水平

33、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高局领导班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加强局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局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和表率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双星创建等学习实践活动,增强各级班子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针对目前局所属部分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中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后备人才断档等实际问题,选齐配强领导班子、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充分调动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各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强、作风硬、民主集中制健全、廉洁勤政、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集体。

3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政治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拓展延伸培训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渠道,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文化工作者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积极探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和劳动分配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实施,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文化艺术各门类的专业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文化队伍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提高,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持续繁荣提供保障。

35、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习近平同志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行风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紧紧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绩效管理(效能)工作的整体推进;加强对机关工作作风和机关效能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以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的监督问责力度。

36、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积极争取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妥善处理好转制单位人员安置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市龙凤演艺有限公司和**市电影公司的正常运转;按照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省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署,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分类、分阶段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县文广新局工作要点

某县文广新局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台州市文广新局

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文广新局工作计划

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文广新局念好

文广新局工作计划

《文广新局工作要点.doc》
文广新局工作要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