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发展背景报告

2020-03-02 07:19: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Internet的普及应用,商业银行开始驶上网络快车道,银行经营方式也呈现了网络化趋势。随着以因特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与推广,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金融全球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从此银行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网上银行发展阶段。

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的变更,使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的进军我们的现实生活,信息化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网络银行也越来越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它也将会取代我们传统的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银行为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也不断推出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近年来Internet在全世界的发展普及应用也给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在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近来再现的新生事物,它对银行业务与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网络银行是在Internet时代里金融电子化与信息化建设的最新内容,是电子银行的高级发展阶段,这是伴随Internet近来来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新术语与新商务形式。网络银行是银行利用公用信息网络将客户的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从而实现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家中和手中的金融服务系统。网络银行是一种崭新的网上金融系统。它突破实物媒介等传统的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性,缩短了客户与银行的距离,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便捷、实时的快捷金融服务。网络银行是新生的事物,它是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

一、网络银行的定义

电子银行是通过网络和电子终端为客户提供自助金融服务的虚拟银行,包括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家庭银行和自助银行。网络银行是电子银行的代表。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或虚拟银行,是利用因特网或其它电子通讯手段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它用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代替银行大厅和营业网点,但没有改变传统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根本性质。

网络银行的特征可概括为5W:实现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和任何地点(wherever)与任何账户(whomever)用任何方式(however)的安全支付和结算。具有以下五大优点: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有利于提供更多金融服务项目和支付手段、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因而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

二.网络银行的产生

(一)网络银行产生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金融业务的全球化,这样世界金融业的竞争就显得更加的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商业银行就不得不提高效率和质量以及降低经营成本。对于顾客,他们也尽量选择效率高、态度好及成本低的商业银行。还有在客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所以处理的数据也会越来越多,这样也就需要统一地处理。而这时随着以因特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和推广,使得银行的服务效率和功能大大提高,而金融全球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增强。从此,银行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网上银行发展阶段。

1.网上银行不仅是金融业务创新的需要,而且是以高科技支持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实体银行阶段,银行有经营业务的营业场所和人员,办理业务是面对面的,业务处理主要以手工为主,兼以部分电子化;在电子银行阶段,经营实体仍然存在,但电子化应用程度大大提高,银行业务辅以电话银行、无人自助银行等形式,自动柜员机、自动存款机、自动发卡机、夜间金库等电子金融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银行客户;虚拟银行阶段是银行发展的较高层次,在这个阶段中,银行经营实体将不复存在,业务交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来实现。网上银行是该阶段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目前我国金融业主要停留在电子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向虚拟银行方向拓展。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在于资金和信贷能力,未来商业银行的实力则体现在金融创新和投资决策上。

2.从国际金融环境来看,网上银行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

网上银行被誉为“金融业的雏鹰”,是具有勃勃生机的“朝阳产业”,其优势在于:

(1)降低银行经营成本,增加银行利润。据国外有关资料表明,通过网上银行实现一笔交易所需的费用仅为1美分,不足营业网点的1%。与传统银行新建网点、增加员工的扩张规模相较,网上银行除了在开发期间需投入大量资金外,运行过程中成本费用相对很低。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客户遍及美国50个州,拥有4000余万客户,银行员工却仅有15人。

(2)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传统银行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办理业务必须限制在银行营业时间内。网上银行则可以实现365日全天候服务,只要上网条件具备,不论何人何时何地均可以办理业务,充分体现其方便快捷、不受时地限制的优点。

(3)降低银行客户成本,并通过网络传递有关经济金融信息,使网上银行能赢得更多的客户。

三.网络银行产生的原因

1.网络银行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电子商务活动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界也将在某种程度上消失,经济全化的结果也带来金融业务全球化,从而使世界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电子商务需要处理好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中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健康运行和发民用工业,才能真正体现电子商务的效率。其中资金流是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商务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另外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动作是商务发展的需求。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从而结合信息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应用,网络银行就产生了。 2.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不管对于传统的交易,还是新兴的电子商务,资金的支付都是完成交易的重要环节。在电子商务中,商业银行作为中介在电子商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网上购物还是网上交易,都需要银行借助电子手段进行资金的支付和结算。而商业银行作为电子化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都,是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纽带,是网络银行的基础,它所提供的电子与网络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的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并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商业银行是否能有效地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电子交易成败的关键。因此,网络银行是电子商务的必然产物和发展的需要。

3.网络银行是银行自身发展并取得竞争优势的需要 (1)客户获得银行电子化服务的工具发展很快 (2)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银行设备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3)各种现代化的银行金融支付与清算系统等得到广泛应用 (4)网上金融信息服务发展很快

(5)现代金融计算机系统发展很快且得到广泛应用 (6)银行金融业全能化和国际化趋势明显

可见,网络银行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虽然今天的网络银行服务给银行业并没有带来巨大的利润,但前景看好,更关键的是,不开展网络银行服务的银行正面临在产品种类、客户服务、运行成本等方面全面落后的危险。

四、国内网上银行现存在的问题

除了看到我国网上银行蓬勃发展的态势外,不能否认,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1、赢利模式尚未真正出现

目前,我国的网上银行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银行+网上银行的综合模式。这种模式下的网上银行更多地是以交易渠道的形式存在,它利用传统银行的品牌号召力和客户认知程度,来提升其网上银行的形象,同时传统柜面和客户经理的营销推动作用又使得网上银行产品的推广速度加快,成本降低。但作为交易渠道的网上银行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服务,从赢利角度来讲,其能力还是很弱的。

2、网络化经济发展中观念和习惯转变的滞后 目前,我国社会公众接受电子货币和网上银行的观念不是很容易。而且网上交易不仅需要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还需要参与者对电子商务及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而这几方面我国都存在相当的差距。在我国,大多数人由于各种原因还是无法接受网上银行,金融企业信息化程度领先于社会平均水平,很大程度上,客户从心理和认知上都不接受网上银行,接受程度低,使用度也就相应降低,网上银行的规模效应无法体现。

3、网上银行的安全隐患

网上银行的安全隐患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银行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使得网络银行很可能成为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的对象,很多客户对网络安全心存顾虑,不敢在网上传送自己的信用卡账号、密码等关键信息,这就严重制约了网上银行的业务发展。中国银行业已经开通了安全认证服务,通过发放数字证书等方法来确认客户的身份,保证网上服务的安全性,对防范支付风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要走的路都还很长,我国有关网上银行的法律,法规等也还未完全建立。

4、金融监管体制的制约

我国的金融体制是一个严格的金融监管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有着很强的准入壁垒,结果就是中国的银行业缺乏有效竞争。然而到了网上金融时代,银行业生存的环境将大大改变,相对公平的竞争可能会吸引非银行金融机构分享这片市场。例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公司,如今已经有网上账户保留存款,与银行卡间转账等功能,以及其他一些网上支付等功能,笔者认为支付宝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的网上支付界限,相当于半个网络银行了,据说前段时间,银监会对支付宝公司进行了调查。对于网上支付的监管,前些时候央行也出台了网上支付日最高限额的规定。如何把握众多的网上银行机构的市场准入将是个两难的问题。同时,网络银行的发展导致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延伸,金融服务的信息化和多元化以及各种新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建立,使得金融业从强调专业化向推崇综合化转变,而当前我国实行的又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监管制度,这一体制在网络时代也将受到严峻挑战。

5、网上银行业务量不大

近两年我国的上网用户数均呈几何级数式增长,1999年底已达到800多万,但是相比之下国内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分布非常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其他一些中心城市,而且我国电子商务服务和交易的对象大多是以个人消费者为主,也就是BtoC模式,而企业之间上网进行电子交易的还极少,与国际公认的BtoB方式至少占电子商务总量的80%以上的指标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使我国网上银行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及清算金额都受到一定的制约,业务量规模不大,与银行传统客户群体和覆盖面相比仍然显得微乎其微。

6、网上银行结算工具和使用环境还不完善

国外网上银行的结算大多是以银行卡的普及为前提,而我国目前仍处在以借记卡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消费环境、国民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还没有形成向银行进行借贷的气候和氛围,贷记卡的使用十分有限,而且作为电子商务的神经中枢-金融认证中心FCA及数字证书等一整套的安全认证机制也都还没有在国家统一的规划下建立起来,让从事网上交易的企业、商家和消费者在心理上缺乏必要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时也使得对于信用重于一切的银行,不管是黑客盗领还是有意或无意更改电子资金账户的资料,均存在一种巨大的风险。

7、与网上银行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建立

由于网上银行业务是一个全新的银行业务领域,一方面其业务的开展牵涉到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和参与方的各种利益,各方当事人在进行货币交换、资金转移和商品流通时,不论是网络本身的差错还是人为的某个因素都可能引起争执甚至法律诉讼,这些都亟需相关法律的出台和提供相应法律保证;但另一方面,现有的法律严重滞后于网上银行的发展,客户要尽什么义务,银行要负什么责任及相互有什么权利,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这也使网上银行业务的参与各方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8、网上银行功能还显单一

受体制束缚和传统业务规范的制约,我国网上银行目前的业务功能还比较单一,大多数已开通的服务仅有网上查询、卡折转账和代缴费用等,而且容易受到本行城市综合业务网络的制约,无法突破传统的业务种类,很难发挥网上银行超越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优势,并且推进的速度和效果也不像预料及期望的那样好,投入产出比还不够协调,网上银行“装饰门面”现象还客观存在。

9、银行网站还不健全

截止2007年初,据国脉互联对我国省会城市银行的不完全统计,大陆30家省会城市银行中,25家有自己的银行网站。在这25家银行网站中,辽宁省沈阳市、山西省太原市两个商业银行只呈现简单静态页面,这种滥竽充数、“装饰门面”现象还客观存在。青海省西宁市、安徽省合肥市、西藏拉萨市、浙江省杭州市、吉林省长春市5个商业银行都没有网站。

网络购物背景

网络销售发展报告

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网络银行

银行员工培训背景

村镇银行成立背景

影子银行背景资料

金融电子化网络银行实习报告

粮食银行发展调研报告

网络银行文献

《网络银行发展背景报告.doc》
网络银行发展背景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