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导游词

2020-03-03 05:40: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篇一:游广州塔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我是今天带大家的导游。我姓姚。上次大家来广州去过白云山、陈家祠、西关大屋,今天我带大家去游广州塔。她是广州一个新景点,人家说,去北京不去长城,不算去过北京,那么现在的人说,来广州不上广州塔,那就是白来广州一趟了,大家出发吧!

广州塔塔身设计的最终方案为椭圆形的渐变网格结构,其造型、空间和结构由两个向上旋转的椭圆形钢外壳变化生成,塔身采用特一级的抗震设计,可抵御烈度

7.8级的地震和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100年。

等一下我们坐观光电梯啦,您会如腾云驾雾般地快速上升,不用2分钟,现在电梯就可以稳稳停在84层、433.2米高的观光层了。

大家可以随便走走看看,窗外是360度的无敌风景,整个羊城都尽收眼底。请各位游客往北看,这就是广州的新中轴线,大家再低头往下看,这就是中国第三长河-珠江,它就像一条彩带,碧绿的江水,从塔底缓缓流过。

胆大的游客可以在凌空伸出的“玻璃格子”站上去,您会觉得犹如悬浮在云霄,上下左右全部都是空的。带相机的游客可以去照相,再看着玻璃地板下方的地面马路,车流细小如蚁,珠江在脚底蜿蜒,可能让您眩晕?? 观光功能

发射功能

塔顶设置发射机房和发射天线,用以发射电视、广播和微波信号。

展示功能

观光塔内将建造城市规划展览馆,用于陈列大型城市规模型及其它城市建设成果展示,

娱乐功能

塔10

7、108层观光层安装了5台具有互动功能的新型望远镜,给游客带来实时的互动观景体验。游客可根据喜好,选择预设模式或实时模式,控制放大及缩小按键,通过望远镜屏幕观看广州城的美景。动态数据将于手触屏幕瞬间显示该地点相关信息,方便快捷。

来这里是纪念品区,有兴趣的旅客可以买回去留念。不过大家一定要来这里,寄张明信片回家或者给你的好朋友。

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来游广州塔,请大家慢慢观赏,我祝大家玩得开心?? 篇二:广州导游词 8 湛江广之旅自由通

广州导游词

广州的特色,有人归纳为:“十大”特点,为了便于大家记忆,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一都,二城,三特,四地”。

“一都”指广州是著名的商都。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人文因素,广州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广州自秦汉以来就是我国的古都会。唐代,广州港已经发展到可容纳大小船只近千艘的港口,并开辟一条长达14000公里的由广州通向西方的航线,这是当时世界最长的一条航线。清代,中国设立“十三行”,专门从事对外贸易。清末至民国时期,广州大力引进华侨和外国资本开办商业、洋行、银行。商业和外贸的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建国后,被称为中国第一展——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一直在广州举行。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商都地位不断提高,商业和综合经济实力移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广州得以改革开放之风,商贸再领风骚,广州货一直是时髦的代名词。朋友到了广州,可以尽情享受和体验广州的“购物天堂”的乐趣和魅力。

广州传说最早的名字。公元226年,为了便于统治,孙权将原交州划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合浦以南为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广州”名由此得来。公元1368年始称“广州府”、1921年成立市政厅、1925年设立广州市。 篇三:新广州导游词

新广州导游词

【荔枝湾】又叫【荔枝湾涌】 荔枝湾涌严格来说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的江畔湿地中纵横交错的水系的总称。

南至黄沙注入珠江,“广四十里,柔五十里”,是广州市历史袤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荔枝湾的兴起与繁盛:相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村为驻地,且开始经营这一名胜。

荔枝湾的衰败: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 荔枝湾的消亡:1958年。建立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着周围的工厂建立和人口聚居,荔枝湾水系已经沦为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历史。

新生: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并在2009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新生,曾经的荔枝湾从历史变成现实。

梁家祠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为三进深的大祠堂,祠内石刻记载始建于明代。

篇四:广州概况导游词

广州导游词

一、综合篇

(一) 广州概况 1.自然地理

2.人口物产

到2002年3月底,广州行政区域内人口(含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已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市区人口已经超过了600万人,市区平均每天流动总人口达300多万人。从这意义上,可以说广州是名副其实的不设防的城市。

广州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有许多驰名中外的农副土特产品,经专家们鉴定确认的多达100种。广州是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广州的土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多种热带、亚热带果树的生长,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广州的水果共有500多个品种,其中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萝享有“岭南四大佳果”美誉,早已名闻中外,也是广州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四个品种。其它如杨桃、龙眼、黄皮、柑、橙等也久负盛名。

3.历史渊源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4.五羊传说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广州有几个美丽的别名,我现在就考一下你们,看能不能说全。对,大家说得都对,广州又称花城、羊城、穗城。花城,前面已向大家简单介绍过了,不过大家知道和记住花城,更多的是通过已故中国四大散文家秦牧的那篇著名散文《花城》,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被收进中学语文教科书,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而记住广州是一座以花而得名的城市。那么,广州为什么又称“羊城”、“穗城”呢?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楚庭因连年灾害,田地荒芜,农业失收,百姓饥荒。有一天,天空出现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红橙黄绿紫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五只不同颜色的仙羊,仙羊各口衔一棵一茎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赠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这里永无饥荒,然后腾空而去。

从此,广州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也开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称。后来广州的百姓还在惠福西路修建“五仙观”来纪念这五位造福广州的仙人。你们若不信,可到五仙观的东侧看看,至今那里还有一块巨大的红砂岩脚印状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迹”。你们还不信,可再到越秀山麓,那里存立有一座“古之楚庭 ”的石牌坊,它告诉人们,广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喜欢动脑筋、善于思考的人可能会想:在这个神话传说中,仙人们为什么骑的是羊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为什么五位仙人衣是五色,羊亦五色?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神秘?

不错,在这个神话传说背后,还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也就是说,仙人骑着羊而来,仙人五数、衣五色、羊亦五色都不是偶然的。先说为什么是羊,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基本事实,畜牧学家已经证明,广东的羊来自北方,这就说明五羊神话是一则史前拓殖神话,中原人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就开始南迁并给岭南人带来了北方的文化和文明,同时也证明了广州很早就是一个移民城市。也许有人还会问,移居羊城的先民,也可以把狗、猪呀什么的带来呀,为什么单单是把羊带来呢?这可能是由于路途遥远、猪的行动缓慢、成批驱赶不便,再加上在古代传说中,猪的形象不好。而狗,在古代是许多民族的图腾和始祖神,很少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家畜来饲养。相对于狗和猪来说,羊的繁殖力强,适应力强,还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至今广东仍有“种姜养羊,本少利长”和“羊不离胎”之说。加上它行动快速,便于驱赶。可见,五羊神话中的仙人骑羊,除象征其从北方而来之外,还有心理、道德和经济上的考虑。羊成为当日南迁的先民携带的理想家畜,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在今天,五羊已成为广州的城徽标志。细心的游客会发现,“羊城”这一别称,已渗透到广州生活的各方面:书有《羊城古钞》,刊有《羊城古今》,报有《羊城晚报》,景有“羊城八景”;乃至许多楼宇商标、公司社团、名胜古迹均以“羊城”命名;“五仙观”如今尚存,“仙人拇迹”依然可见;仙湖街、仙邻巷、五仙门等都还粘有一点“仙”气“五羊仙”的神话,可谓影响深远。

5.经济发展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全国著名的商埠,它拥有2000多年的开放贸易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济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92年开始,广州的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10大城市的第3位。尤其是“九五”以来,广州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更为显著增强,为国家、为广东省所作的贡献越来越大。2001年,广州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85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3.8万元,折合美元为4586元,人均数居全国10大城市首位。2001年广州地区实现税收总数达876亿元,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合计达271.9亿元。广州的人口大

约占全国二百分之一,创造的税收大约占全国的十九分之一。总体上看,广州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目前迈入了初步富裕的阶段。

广州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包括商业、旅游业、餐饮业和信息、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十分发达。2001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63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4.4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9%,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广州经济发展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对外经济贸易发达。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外贸出口年均增长达21%,200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已达230.37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16.24亿美元,出口市场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9-200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68亿美元,在全国10大城市中排第2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广州投资,在广州设立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办事机构。

6.城市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广州明显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从1998年秋开始,广州开始实施城市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实现一大变”的战略。“九五”时期(从1997年至2001年),全市城市建设投资总额达610亿元,相当于前8个五年计划总和的3倍。现在广州已全面成功实现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的目标,城市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可以说,在短期内发生如此巨大变化,不仅是广州城建史上的奇迹,就是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建设史上也不多见。

“小变”、“中变”的成果不仅受到广大市民的由衷赞赏,而且受到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2001年12月3日,广州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的光荣称号,捧回了被国际上称为“绿色奥斯卡”的大奖,成为世界上获此殊荣人口最多

篇五:广州导游词岭南文化篇岭南花木

广州导游词?岭南文化篇?岭南花木

(七)岭南花木

当你乘车欣赏公路两旁的景色时,当你坐船眺望珠江两岸的美景时,当你驻足在各个旅游景点时,当你漫步在大街小巷时,不同季节,你会惊喜地看到火红的木棉花和凤凰花,紫色的紫荆花和杜鹃花,黄色的黄槐花和米仔兰,白色的白玉兰和茉莉花------处处花团锦簇、五彩缤纷,清香扑鼻、赏心悦目,千姿百态的路树和鲜花,装扮着这日新月异的南国名城、世界花园城市。

广州位于祖国的南方,既有热带的温暖,又有季风的滋润。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花开四季,满城飘香,使广州有“花城” 的美称。用宋代诗人苏东坡的著名诗句“花开花落无间断,春去春来不相关”形容广州的花事,是十分恰当的。

广州人爱花、种花、插花的传统,可以远溯到隋唐。广州芳村的花地,当地居民世代以种花为业,代代相传,终于连地名也改为“花地”。清代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就有关于广州芳村花地的记载:“对江(注:即珠江)名花地,花木甚繁,广州卖花处也。余自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识十之六七”。市区珠江南岸的庄头村,种花也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南汉时就有素馨坡的美誉,这一带的农民多以种花为业,明《岭南名胜记》说这里“平田弥望尽种素馨花”。花都区(原花县、花都市)更因花之多之盛而命名为花都 。由此可见广州历史上花事之盛。

广州常见的花卉有100多种,既有大量本地的传统品种,又有不少从国内外温带和热带地区引进的品种。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广州的花卉一般能露天栽培,安全过冬。每年春节期间,北方仍是冰天雪地,广州是“桃红又是一年春”,进入繁花似锦、百花争艳的季节。

[木棉花] 木棉花又称红棉、攀枝花,古称史后花。而今是广州市的市花。木棉俗称红棉树,其树干高大,可达7丈,树身带有突刺,花径8-9厘米,丛生在枝梢之旁,每年

三、五月间广州春至转暖的时候开花。木棉花殷红如锦,鲜艳莫名。花朵六瓣向上,花蕊黄色,在那矫健如龙的枝干上,高撑半天,看起来真如屈大均所说的:“望之如亿万华灯,烧空尽赤。”

木棉的气概和风格,是广州这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的象征。1982年4月,广州市花评选委员会发动全市人民评选市花,木棉以最高票数(占总票数75?9%)独占鳌头,荣获“市花”称誉。

[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那么,现实中的茉莉花是怎样的?茉莉花是常绿灌木,高可达1米以上,枝条纤细而软,花白色,芳香浓郁。每年4月中旬至下旬,是开花期,稠密多花。是家庭盆栽的上品。广州人对茉莉花情有独钟,人们用花蕊编串成花篮和用作装饰或直接用鲜花泡茶取其芳香可口,也有用小碟盛放于室内以清新空气。在开花期,广州街头不时可见花店、花档、花农售卖,价钱亦不贵。茉莉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性喜炎热潮湿的气候,在夏季高温、高湿、强阳光时生长最旺盛,花最香。茉莉花原产于印度、伊朗,广州一带广为栽培,市区南岸的庄头村一带,很早以前就有以种茉莉花为业的花农。由于茉莉花可用于提取香精,还可熏制花茶,花、叶、根还可入药,所以除盆栽赏玩外,广州现在生产性的专业栽培很普遍。

[菊花] 菊花是广州栽培最普遍的花卉之一。除家庭盆栽外,秋冬季节时几乎在所有的花店、花档都大量出售,许多公园更举办规模盛大的菊花展览。在展览中,不同品种的菊花按照花工的匠心,生长成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令人叹为观止。早在二千年前,人们就以菊花的开花作为秋天的象征。《礼记?月令》上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语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一直在传颂。菊花在魏晋时即大量栽培作药用,以后逐步发展作为观赏。广州历年从北方引进的品种多种多样,有紫凤朝阳、五色尼丁、西施采莲、霞光现彩、燕渡横梁、金鸡晾翅等,真是斑斓多彩,艳丽而热闹。

[美人蕉] 美人蕉花大色艳,有粗壮的根状茎,宽阔的绿叶。花期自夏至秋,绵绵不绝,为运用最多的花坛植物之一。美人蕉喜欢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以及肥沃湿润的土地。广州的亚热带地理条件很适合栽种,河边、湖旁、宅旁湿润地,经常可见。美人蕉原产于美洲热带,现在广泛栽培者,系高度杂交种。广州常见的品种有深红、浅红、橙红、杏红、纯黄、蛋黄带红斑等高性种;还有纯黄红斑和鲜红带金边的,适宜盆栽或地栽的优良矮性种。

[凤凰花] 凤凰木原产新加坡,在明代末叶已引入广东。现在广州广泛种植,多植为人行道树,许多庭院、公园也有栽种,花时绚烂满目,深受群众喜爱。

[鸡蛋花] 鸡蛋花是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叶色青绿洁净美观,落叶后,其枝杆似鹿角,树冠呈半球形,占地不大,是良好的庭院树和公园树。鸡蛋花的花期在夏秋两季,开花时顶生,花冠象漏斗的形状,白色黄心,如剖开的熟鸡蛋,故名鸡蛋花。其花十分芳香,可扎成花篮、花圈,又可入药和薰花。广州人习惯饮用的“五花茶”中,鸡蛋花就是其中一种,有清热去湿的功效,花农大量栽种。鸡蛋花耐湿性强,在潮湿的地方长得十分茂盛,在干旱的岩石上也能生长,是十分粗生的一种花卉。

[米兰] 米兰又叫树兰,米仔兰,碎米兰。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三至五枚,小叶倒卵形,长约2-7厘米。小叶浓密青绿,洁净美观,适于地栽和盆栽,是优良的庭园观赏和室内绿化树种。米兰花香浓烈,花小,直径约2毫米,如黄色的小米粒,故称。米兰花可用于熏茶,妇女亦喜欢佩戴,广州近郊花农多种这种花出售。广州地区栽植的米兰有四季米兰和大叶米兰两种。近年来,普遍以四季开花的四季米兰代替大叶米兰盆栽,深受群众喜爱。

[兰花] 兰花幽香清远,色彩淡雅,形态潇洒,素有“香祖”和“王者香”之盛誉,为群众所爱好。《易经?系辞》上说“同心之言,其臭(香意也)如兰”,把知音人的话比喻和兰花一样芬芳。人们爱兰香,也爱其高洁的节操。兰花常开于初春,虽严寒之后,高洁自如,因此古人常以“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自勉。

兰花可分为兰与蕙两大类,兰者每一花茎着生一花,且叶片多高于花;蕙者每一花茎着生几朵花,且花柄高出叶片之上,广州栽培的多属于蕙这个类型。兰花原属野生,广州附近各市、县尚有不少野生兰类。目前广州栽培的兰花皆属驯花品种。据传兰花有百多个品种,可惜有的已经失传了。这里介绍其中的墨兰。

古人称墨兰为“天下第一香”,它是兰科植物中陆生兰的一种,又名春兰或报罗兰,花期在冬末春初。墨兰叶簇生,脉多而明显,叶绿色,光泽好,全绿,性柔软,下垂,形象高雅脱俗。冬春时兰抽出花茎,紫红色,花茎高达60厘米,伸出叶片上面,一般紫褐色,心部黄红,具赭色蝶形斑。但白墨则花瓣及花茎纯白而带白青色。兰花开花时幽香阵阵,气清、色清、神清、韵清,自古以来都受人赞美。广州的兰花,比较名贵的品种有企剑白墨、柳叶白墨、仙殿白墨、软剑白墨、鹦鹉墨、徽州墨、金边墨及小墨。广州的兰圃,是著名的兰花荟萃的专业性花园。每当花开时节,园中流香溢美,陶醉了慕名而来的游客。

[剑兰] 剑兰又名唐菖蒲、菖兰。花色分白、奶白、黄、浅黄、肉红、猩红、桃红、深红、玫红、雪青、紫、青莲、烟等,雍容华丽,光彩夺目。剑兰全年开花,根据大小分为微型、小花、中花和巨花等,多者一茎开花20朵以上,自下而上,次第开放,是极好的插花,深受广州群众喜爱。剑兰原产于南非,现在广泛栽培者为园艺杂交种,命名变种,多达数千。广州花农地栽剪茎出售,长年不断,尤其是在除夕花市上,争购者十分踊跃。

[大丽花] 大丽花又名洋芍药,也叫天竺牡丹,原产于墨西哥及危地马拉之高地,是墨西哥的“国花”。大丽花性喜阳光充足,广州的公园和花农均有盆栽及地种,品种有硬枝变色鸡爪、硬枝黄边蜂巢、黑骨淡牡丹、鸳鸯芍药、灯笼等约40个。大丽花在春夏间陆续开放,越夏后再度开花,一般霜降时凋谢。花小的,直径仅5厘米,大的超过30厘米。它的花形多变,鲜艳绚丽,花色蓝、白、黄、橙、红、紫,无所不有,且有双色种。其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多姿多彩,在夏季的花卉中,很少可与之相媲美。是广州人较喜爱的花卉之一。

[白兰花] 白兰花是四季常绿乔木,高约10米,树皮灰色、光滑,树冠倒卵形,亭亭玉立,苍翠欲滴。白兰花开终年不断,最盛在夏秋间。花白色,芬芳如兰,极受人喜爱。广州的妇女常佩戴在头上、襟前,作装饰,或互相馈赠。白兰花可作茶叶熏香剂和用于提炼香膏,叶可用于蒸香油,是广州的主要经济植物之一,全市每年生产幼苗达十万株,多远销华东、华北等地。广州一些马路,也把白兰作为行道树,开花时节,芳香不断,是名副其实的“香花路”。有一

种同属异种的黄兰花,形态特性和生长习惯与白兰差不多,不过开黄色花。

[莲花] 莲花又名莲、荷花、芙渠。花色从白至大红,著名的品种中,有两朵并开的“并蒂莲”,三朵并开的“品字莲”和一花四面都有花心的“四面莲”。莲花全身是宝,它的花,开时称英蕖,未开称菡萏,结实称莲房,种子称莲子,根称作藕。它不仅经济价值比较高,而且是花叶并丽的园林观赏植物,著名的花卉品种之一。莲花性喜温暖多湿的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广州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池塘众多,河涌密布,栽培莲花较普遍。在公园湖泊、郊野水田,随处可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色。

[羊蹄甲] 羊蹄甲又名弯叶树,是常绿乔木。叶形奇特,其端如羊蹄,有凹,故名。羊蹄甲的花较大,花瓣粉红和紫红相间,并有紫色条纹,春末夏初开始开花,一年中三季有花,临风招展,翩翩如彩蝶乱舞。羊蹄甲树形端丽,既可作园景树,又可作行道树。广州栽培甚为普遍,无论是公园内,或是马路旁,随处可见。还有一种同属异种的大叶羊蹄甲,又名红花紫荆,花紫红色,亦芳香宜人。

[夹竹桃] 夹竹桃是岭南一带的常见花卉,丛生,一本多至二百余干。因花似桃而叶似竹,故名夹竹桃。夹竹桃花期较长,自夏至深秋,络绎不绝。有红花重瓣和白花单瓣两种,在广州所见以红花为多。开时艳如朝霞,在修长的绿叶映衬下格外迷人。夹竹桃不论丛植、散栽均宜。在广州园林中广泛栽培,或作盆栽赏玩,也作为路旁的绿化树种。

广州导游词

广州导游词

广州导游词开场白

广州塔导游词

广州塔导游词

法语广州导游词

广州光孝寺英文导游词

广州白云山旅游区 导游词

广州塔的导游词

广州镇海楼导游词

《广州,导游词.doc》
广州,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