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走出的上学路观后感

2020-03-01 20:58: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双脚走出的上学路观后感》

月光下的秋波略带凉意,望着明月,思绪飘到了新疆塔县,脑海里浮现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我不禁陷入沉思。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育设施,塔县寄宿制学校建成了。集中县里的学生进行集中管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西部地域面积大,人烟稀少,生存条件恶劣。跋山涉水百公里,接孩子上学是当地政府首先解决的问题。

危险的山路,陡峭的悬崖,澎湃的洪水,是江苏学生无法感知的。接孩子上学,犹如闯关一般,相到九十度的陡崖,想到只容许半个脚面行走的山崖,不禁为之颤动。山路的艰险似乎没有阻碍他们劝学的脚步,反而更加锤炼了他们的意志。手牵手,忘却了时间,忘记了空间,只为到达目的地——皮里村。

条件艰苦的地方,总有一双双求知的眼神。生活的艰辛,贫穷的压抑。有时候,一双鞋也能难倒一家人,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相比,要艰苦得很多,就像老者的皱纹一般,布满了心酸的印迹。

当看到有的孩子穿破了的鞋,当看到为了家庭而撑起半边天的辍学女孩,当看到有的孩子剃光了头(省洗发水),觉得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同在一片蓝天下,他们的童年却如此的辛酸与艰辛。回忆起我的童年的点滴,我沉默了。通过乡干部的劝学,42个娃娃踏上了上学之路。他们大手牵小手,共闯上学路。湍急的水流,烈日下的口渴,500米大悬崖让人步步惊心。大人的双手成了孩子的路,在这场上学的接力中,我们体会到最美的亲情和最重的责任。

当记者问及孩子们想要什么的时候,他们朴实地回答:一双鞋,一条路。或许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什么,鞋和路是他们最实在的愿望。他们的梦想就是相当老师或医生,他们一致地回答:“因为我的家乡没有老师和医生。”朴实的话语中,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艰辛”两字。

比起山沟的孩子们,我们要幸福地很多。至少我们无需为鞋而愁,为路而忧。作为当代大学生,更有一份厚重的责任。听到他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在篮球场运动的场景,我为之欣慰。能在明亮的教室中读书是他们的梦想,能感受知识的优美旋律亦是他们的幸福。

为别人点亮心灵的那盏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打开心灵的那扇门。而不是一味总想着自己,这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大学生应该有的文化素养。

孩子们最美的微笑,孩子们欢跃的身影,孩子们朗读的洪亮声,就像雨滴一般滴在我心中的田地。时间如流水,东去就不再复返。珍惜身边的点滴,珍惜宝贵的时光,用自己最真实的努力描绘心中的蓝图。

用心呵护生命中得底色,只为孩子们多点灿烂般的微笑!

Written by 于洪祥

《平安上学路》观后感400字

平安上学路

走出自己的路

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走出非洲观后感

走出西柏坡观后感

《路》观后感

《双脚走出的上学路观后感.doc》
双脚走出的上学路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