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社为载体 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2020-03-02 10:47: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以合作社为载体 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简报(第06期)

蓝田乡和龙江镇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创新扶贫思路,采取“一村一社”扶贫措施,以合作社为载体,千方百计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实现了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三赢。

蓝田乡:发展合作社,走产业化扶贫路子

2010年10月,蓝田乡省级贫困村红星村、蓝田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将省级补助资金各15万元共30万元,以入股形式与蓝田乡新星村联合组建了龙门县瑶乡淮山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合作社,走特色产业扶贫路子。

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以小农户形成大规模、建设产业链、扩大扶持覆盖面”的发展思路,引进、试验、推广淮山种植,并推行“五统一”的标准化种植,即:统一提供优质种苗、统一购买专用定向管、统一技术培训和服务、统一种植规程、统一回收淮山”,从而实现农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成功带动75户贫困户种植淮山,开辟了130亩的淮山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全乡淮山种植面积达380亩。

在扶贫方式上,合作社致力于村脱困、户脱贫,把合作社纯收入的60%作为合作社成员村委会分红,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同时,全力扶持75户贫困户(红星村22户、蓝田村30户、新星村23户)每户种植2亩以上淮山,单此一项,每年能为每户贫困户增加1.2万元以上纯收入。合作社的这一扶贫方式既为农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又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搭建了平台。

今年,合作社筹划建设淮山产品深加工厂,拉长产业链,提升淮山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进一步推进蓝田瑶族乡及周边地区淮山种植、加工产业向规范化和高质化发展,全力将淮山打造成“一乡一品”品牌。

龙江镇岭咀村:实践合作社产业扶贫开发模式

龙江镇岭咀村以合作社为载体,积极实践“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大力推动大棚蔬菜种植,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今年3月,岭咀村搭建起了21个镀锌管蔬菜大棚,每个大棚大小约240平方米,形成了占地面积约5100平方米的大棚优质蔬菜种植基地,打好了产业化扶贫基础。考虑到贫困户欠缺种植技术和种植信心,不敢贸然种植的问题,岭咀村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把16个大棚租给同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5个大棚低价租给有意愿、积极性较高的贫困户种植,实现了一举三得。一是每年增加了8千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合作社雇佣贫困户种植蔬菜,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并为贫困户下来种植大棚蔬菜累计了经验和技术;三是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解决贫困户种植欠技术和销售难题。合作社为种植大棚蔬菜的贫困户免费提供化肥、种子和技术指导,还和贫困户签订了购销合同,进行契约式生产,发展订单农业,由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了一条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的产业链,使贫困户放心种植,大胆参与,示范带动更多贫困户加入种植行列,不断推动岭咀村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建成的大棚中已种植下紫色菜心、反季节青瓜等优良品种。预计每个大棚一年纯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贫困户一年可脱贫,三年可奔富。

下来,龙江镇准备将优质蔬菜产业结构优化利好的势头不断向全镇辐射,通过对参与种植的贫困户减少大棚租金、组织技术培训、免费推广优良品种等方法,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镇推广“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使合作社与贫困户找到一条可持续增收与“双赢”的好路子。

贫困户入社增收脱贫协议

脱贫增收三方带动协议书.5.27

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报告

浅谈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

浅谈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

以蔬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

农民合作社帮扶贫困户脱贫典型材料

以书法为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

《以合作社为载体 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doc》
以合作社为载体 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