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主要旅游景点介绍

2020-03-01 23:55: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扬州主要旅游景点介绍

扬州是一个被唐诗宋词浸泡过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感觉舒适的小城市,环绕着运河有绿树成荫的小道,各具特色的石桥和公园点缀期间。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每年的春季,扬州迎来旅游旺季,也是游览扬州的最佳时间。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扬州市都举行“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此时的扬州烟雨朦朦,稀有的琼花正当盛开;每年9月8日-10月8日在扬州举行的“二分明月文化节”,是赏月的最佳时节,主要活动有游园赏月、乾隆皇帝水上游、运河夜游、美食节等。

7、8月份是扬州最热的时节,也是淡季,好处是门票便宜。

扬州主要景点如下

1、瘦西湖

瘦西湖是十里扬州的旧址,全长4.3公里,游览面积30多公顷,有长堤、徐园、小金山、吹台、月观、五亭桥、凫庄、白塔等名胜。湖区利用桥、岛、堤、岸的划分,使狭长湖面形成层次分明、曲折多变的山水园林景观。西湖之所以曰“瘦”,一指其长湖如绳,二指其清俏绰约之美。早春漫步瘦西湖,细柳轻斜,随风挑拨湖面,淡淡又几缕飞絮;琼花万点,有残红飘落河边,寥寥同暗香流水。画舫清荡,玉桥横卧,楼台亭阁依次列去,如珠几串在一起而这串珠的丝线,就是瘦西湖的水了。

交通指南:乘20路到南大门,游

1、2到北大门,21路、22路到大明寺下车也可。

开放时间:6:30—18:00

门票:旺季90元,淡季60元

2、个园

个园坐落于扬州市郊的东关街,前身是清初的寿芝园。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商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因种竹多,得名“个园”,其意有挺直不弯,虚心向上之意。“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个园是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的城市山林,相传出于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石涛之手。前人谓“掇山由绘事而来”,是园掇山颇饶画理,在似与不似之间,引人无限遐想。园内山峰挺拔,气势磅礴,给人以假山真味之感。园中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透月轩等建筑,与假山水池交相辉映,配以古树名木,更显古朴典雅。

个园以“四季假山”闻名。春景在桂花厅南的近入口处,沿花墙布置石笋,似春竹出土,又竹林呼应,增加了春天的气息。夏景在园的西北,湖面假山临池,涧谷幽邃,秀木紫荫,水声潺潺,清幽无比。秋景是黄石假山,拔地数仞,悬崖峭壁,洞中设置登道,盘旋而上,步异景变,引人入胜。山顶置亭,形成全园的最高景点。冬季假山在东南小庭院中,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犹如白雪皑皑未消,又在南墙上开四行圆孔,利用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所产生的北风呼啸的效果,成为冬天大风雪的气氛。而就在小庭院的西墙上又开一圆洞空窗,可以看到春山景处的翠竹、茶花,又如严冬已过,美好的春天已经来临。

交通指南:从汽车站乘游

1、游2路,或从汽车西站乘8路可直达。

开放时间:7:45—18:00

门票:旺季40元(

3、

4、

5、

9、

10、11月),淡季30元,联票淡季110元,到旺季要140元(包括瘦西湖、个园、何园、古运河和盆景园)。

3、何园

何园,原名“寄啸山庄”,是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道台何芒舰离任后归隐扬州,购得“片石山房”旧址进行扩建,历时13年而建成的一座大型住宅园林。建成后,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意境,题名为“寄啸山庄”,又因为园主人姓何,故俗称何家花园,简称“何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园吸取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全园空间有东西花园、住宅庭院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厅堂98间,主体建筑前后三进,全部用水磨砖砌成。《扬州揽胜录》一书,称其为“咸(丰)同(治)后城内第一名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交通指南:从汽车站乘1路或汽车西站乘19路可达

开放时间:8:00—17:30

门票:旺季(3月~5月,9月~11月)40元

淡季30元

4、汪氏小苑

汪氏小苑坐落在东圈门历史街区地官第14号,是扬州保存最为完整的清末民初大型盐商住宅之一。占地3000余平米,遗存老屋近百间,建筑面积1600余平米。

小苑组群布局规整:住宅横为三路并列,纵为主房三进延伸,前后中轴贯穿,左右两厢对称,体现儒家中庸之道思想。正厅旁厢边廊,堂后寝室耳房,体现尊卑有等、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观念。构屋取奇数组合,体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神秘风水意识。

文史蕴含深厚:门楣、石额、匾额、楹联包含书法“楷、隶、行、草、篆”,出自名家佳作,用典精巧,耐人寻味,且与小苑内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鲜为人知秘闻:苑内有暗门、暗室、暗壁、暗阁、暗藏宝洞、地下室等。

交通指南:

4、

12、

26、

32、

33、66路公交车至扬州市文昌中路(琼花观)站台下,前行20米就到。

开放时间:08:00—17:30

门票:淡季25元/人,旺季35元/人。

5、扬州八怪纪念馆

现在人人都知道的“丑八怪”这个词都与清代的扬州八位人物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最值得后人记住的是,他们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扬州八怪纪念馆是最好的课堂。

性质所属:历史人文

交通指向:驼岭巷18号 ,文昌阁向北。公交

3、

4、

5、

6、

16、

18、20、

27、

29、30路都到,蓝天大厦(三院门诊部)下车即可。

开放时间:8:00 —17:00

景点电话:0514-87312189 87938023

门票:15元/人,凭学生证半票,70岁以上老人免票。

6、大明寺

大明寺依山面水,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园林风光于一体的宗教旅游圣地。

性质所属:历史人文

摄影

风景

交通指向:

5、25,游

1、2路可达

开放时间:8:00 —17:30

门票:旺季45元,淡季30元。

7、吴道台宅第

被扬州人称为“九十九间半”的吴道台宅第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浙派建筑群,建于光绪三十年,计老屋百余间,被誉为江南三大豪宅之一。

性质所属:古建筑

摄影

交通指向:游

1、游

2、4路、25路、26路、66路至市人医(吴道台府)站下车

开放时间:7:30 —18:00

门票:旺季(3—11月)30元/人,淡季(1 —12月) 20/人

8、双东历史街区

东关街全长1122米,宽约5米,位于古城扬州的东北角,因为街道由西向东直抵东关城门,或者说直抵东关古渡,故名东关街。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历史上古城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扬州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清代扬州曾有“园林甲天下”之誉,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东关街上,也不乏扬州园林的身影。其中个园作为扬州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园林,早已名声在外。而在东关街上,还有例如壶园、逸圃等等这些,也都可算是园林中的上品。

过去的东关街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目前,由李长乐故居、逸圃、华氏园等名园组成改建的长乐客栈已经初具规模。整个客栈为具有扬州特色的民居式精品文化主题酒店,占地约1.67公顷,拥有近百间客房,会议中心、餐饮、咖啡室等配套功能齐全,将成为东关街乃至全扬州极具代表性的超五星级园林式酒店。

东关街上拥有扬州的各个老字号企业。例如“百年老店绿杨春”、有“中华首妆”之称的谢馥春、久负盛名的传统名特产品“三和四美”酱菜,以及扬州文字记载中最早的药店“协茂大药房”和“大清盐号”等等。

9、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又名郑板桥)、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边寿民等人。因其艺术活动多在扬州、故有“扬州八怪”之称。

扬州八怪,职业而已,不能说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有时含贬义。 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世界,把徐渭的泼墨手法发挥到顶峰。

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或试画,或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板桥所作《樱笋图》,即吟诵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南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罗聘尝三游都下,“一时王公卿尹,西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孟公惊座,觌面可知。”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有时含贬义。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他们中多数人对“扬州八怪”的作品作了高度评价。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在扬州当地还流传这一种说法:“扬州八怪”是指扬州地区的“丑八怪”。由于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不被当时所谓的正统画派所认同,而且他们追求的就是自然,就是真实、现实,他们就把一些生活化,平民化的都搬到他们的书画作品之中,甚至把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出来。这种行为使得统治者的利益受损,说他们都是画坛上不入流的“丑八怪”,扬州八怪因此而得名。文艺理论家最后把“扬州八怪”归纳为8人。在扬州当地有纪念馆,就立着他们的雕像。职业而已,不能说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

郑燮《怪在传奇》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金农《怪在才》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平生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他博学多才,五十岁后始作画,终生贫困。他长于花鸟、山水、人物,尤擅墨梅。

10、隋炀帝墓和萧后墓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功过参半的帝王,隋炀帝陵位于扬州邗江区槐泗镇,作为帝王之墓,既是一个旅游景点,又有其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吸引着许多中外怀古者的到来 隋炀帝墓挺大的,平时这里人不多,对历史感兴趣可以看看。 这指的以前的墓地,现在真墓在扬州找到了,估计得掀起一股隋朝热了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两句诗高度概括了杨广的功过 有用(1)回复

_麦尕哒

来自手机

2014-12-3 21:42 额,记得去的时候满怀憧憬,到了那里,周围都是好荒凉啊,近年来还证实那个墓不是真正的隋炀帝的。。[ 离市区有点远,博物馆好像有过一些出土的文物

有用回复月湮寒影2014-8-14 22:06 风景很不错就是太远了,去之前不查清楚交通路线会迷路的

来自:http://lvyou.baidu.com/suiyangdimu/据说扬州准备拍一部宣传扬州隋唐文化的电视剧了

有用回复yzwuyi来自手机2014-11-26 15:59

来自:http://lvyou.baidu.com/suiyangdimu/ 隋朝虽然朝代只有两个皇帝: 但是对于中国特别是江南一代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个人认为 他功大于过 据说中国的这些皇帝 只有隋炀帝 在位时 没有给自己修陵墓 而最后 他的陵墓只有那么一个小小土堆,要收费,20块钱 现在真墓已经发掘,甚是寒酸,不管世人如何评价他,起码扬州人不该恨他,扬州自古出美女,想必这个古就起源于他带来的那三千佳丽吧,水殿龙舟没了,隋朝没来,杨广没了,但是大运河通来了,三千佳丽流落扬州了,繁华的扬州雏形初现了

在我看来隋炀帝功大于过,修了大运河,最后没怎么给自己修陵寝,而且他开启了很多新制度,很富有创新精神

虽然隋炀帝的荒淫无道为世人所骂,不过自古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能凭次子身份上位,能挖出大运河如此工程之人,你会觉得真如电视剧所描述那样吗?只怕真正的历史只有那时代的人知道了

中新网 扬州11月16日电 (记者 崔佳明 卢辉) 2013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中国考古界权威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赵辉、刘庆柱、信立祥、焦南峰、付清远、王学荣等10余人参加了论证会,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11月1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成果。

会前,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考古工地,察看了出土文物;会上,考古发掘领队、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汇报了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情况。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分别对墓葬形制、文物特点、墓主身份、考古工作、发现的意义和价值、保护和展示等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大家一致认为: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曹庄隋唐墓葬的考古,思路正确、方法科学;隋炀帝与大运河、扬州城有着密切的关系,隋炀帝墓的发掘,丰富了扬州城遗址的内涵,对于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运河申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2013年重大考古成果。专家们建议,应进一步提高对隋炀帝墓发现重要意义的认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地开展隋炀帝墓的保护、规划、展示、利用等工作。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中星海上紫郡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了考古发掘执照,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二号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是隋炀帝萧后。

据悉,墓葬所在区域至今尚未发现陵园遗迹,目前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 扬州发现隋炀帝陵寝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扬州市文物局证实,近期扬州市邗江区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该古墓出土墓志写有“隋故炀帝墓志”,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等字样,与史实相符。

据悉,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每座占地面积约二三十平方米。其中已发掘的一座墓中,出土了铜制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而墓志清楚写着“隋故炀帝墓志”等字样。因此有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广。

考古人员分析,之所以隋炀帝的帝陵规模较小,与其死因和多次迁移有关。据史料记载,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期间,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并缢死了杨广。墓志铭文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年,与史实相符。另据史料记载,隋炀帝陵墓曾多次迁移,直到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正是根据上述史料,专家推测另一座墓的墓主应为萧皇后。

新闻链接

“假墓”已是著名景点

此前公布的省级文保单位隋炀帝陵,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认为,今槐二村的一处大土墩为隋炀帝陵,于是出资修复,并嘱托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写墓碑(见图)。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娄底旅游景点介绍

重庆旅游景点介绍

春节旅游景点介绍

贵州省旅游景点介绍

福建旅游景点介绍

如何介绍旅游景点

上海旅游景点介绍

北大旅游景点介绍

湖南旅游景点介绍

德国旅游景点介绍

《扬州主要旅游景点介绍.doc》
扬州主要旅游景点介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