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长拳第三路有感

2020-03-03 17:21: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微言精义

——学初级长拳第三路有感

武术,乃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作为武术发源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培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的武术文化。结束了大一时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大二时的长拳便是另一种刚强之美。

长拳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吸取查、华、炮、红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它具有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动迅静定、节奏鲜明的运动特点,长拳的姿势要求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立腰。上肢动作要舒展挺拔,下肢动作要稳定,整个形体动作的姿势要匀称。从姿势和精神状态上还要体现出攻防意识。在完成这些动作时,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准确,应充分体现出动作的攻防特点。劲力要求刚柔相济,顺达而有爆发力。在做冲拳、推掌、顶肘、弹腿、踹腿等动作时,要运用先柔后刚的“寸劲”,使力量顺达到动作的着力点。“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方能做到节节贯通、劲力顺达。同时,还要求以意识支配动作发力和以呼吸配合发力,做到内外合一,即所谓的“以意取力,以气催力”。

长拳对于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提高我们的肢体反应能力方面。长拳要求我们手要捷快,须“拳如流星”,要迅速、敏捷、有力;其次,眼要明锐,须“眼似闪电”,要明快、锐利。眼法是表现动作意向和传神的关键。因之眼法必须做到“跟随手动”、“目输势注”、明锐议电;再者,身要灵活,须“腰如蛇形”,要柔韧、灵活、自如。身法在长运动里,可分为问、转、展、缩、折、弯、俯、仰等。这些身法的变化多是主宰于腰。因此,“腰如蛇行”的身法要求,一方面是要求各种身法在运动的时候要象蛇行那样灵活,有曲折有变化,一方面也是要求胸椎和腰椎的柔韧性要好;使动作做得既柔软又坚韧,柔软则灵活,坚韧则有力。

在第一节课上课时老师告诉我们长拳又叫五步拳,所有的套路都是建立在五种基本步法之上的。接下来老师从两个方向各演示了一遍本学期即将要学的整套拳法,在看老师表演之前,我一直觉得长拳跟武术类似,而看完之后改变了我的看法,感觉长拳比武术看起来更好看更有竞技性质一些。原来即使只有五种基本步法的长拳也可以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我对长拳也产生了一丝兴趣。由于我本身就很喜欢运动,所以开始的几周很期待每周三的体育课。而渐渐地,学习任何东西可能都不能保持新鲜感,坚持在老师的带领下练拳。上课时,从握拳到站姿,从去势到收势,傅老师都一点一点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动作一遍演示记不住就演示两遍,甚至在我们练习的时候傅老师也都跟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做。舒展的动作为我们松开了平时上课紧绷的筋骨,有力的拳法步法强健了我们平日不常锻炼的体魄。与其说这学期我们浅显地习得了一门拳术,不如说我们通过跟着傅老师学习长拳时提高了身体素质和耐力。通过本学期对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学习,我认为习武与做人一样,动作灵巧或者不灵巧天生人各有异,但只要坚持不懈的练习,人与人之间根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距;态度积极或者不积极人各有异,但每个人的态度都会通过他的动作展现在表面上,让别人一眼就能看穿;功力扎实或者不扎实每个人的程度也不同。

每次上课的开始都会做一些基本的训练,比如踢腿,弹腿,侧踹等,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长拳的特点,在后面的学习中领会长拳的精髓。每次上课的开始老师都会带着我们把上一次课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帮助我们练习,而且即便大家每次开始都会由记不住的情况,老师也都很耐心的带着我们把这些内容再重新做一遍。在学习长拳的过程中,老师在教我们具体的动作要领时,还会讲解一些动作在实际的应用中是如何使用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练习中对动作的把握和理解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老师即便身上有伤,但还是会尽量为我们做一示范,动作连贯舒展有力度非常漂亮,看了之后就会让人心生向往,对长拳的兴趣也大大提高。

在平时锻炼的次数不多,运动量比较小的情况下,每周一次的长拳课对我们来说很有益处。在下午阴凉的平地上,舒展四肢 活动筋骨。让人在一周的疲惫后精力充沛很多,人也会精神不少。相信如果继续练习一定能够体会到长拳的精髓,领悟武术中的内涵。不只是在课上学到的动作,以及长拳本身在生活中的实践,慢慢的我还感受到了武术中的一种精神,在看过体育课的光盘的示范后。我感受到了中国武术里带有的一种简洁,清楚有板有眼的特点以及坚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初级长拳第三路

初级长拳第三路学习心得体会

初级长拳第三路分解练习动作说明

初级长拳第三路基本知识及感想体会

初级长拳图解(第一路)

初级长拳体育课说课稿

初级三路长拳说课稿 打印

武术(长拳)

三路长拳

三路长拳

《初级长拳第三路有感.doc》
初级长拳第三路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