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感想

2020-03-03 22:15: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数学建模国赛过去了两个月了,很欣喜能拿到国家一等奖,很感谢队友们,真的,因为我有时候比较强势,比较直,有什么就说什么,很感谢濮阳和向靖的包容。

其实说实话,在数学建模上我是个新手,在这里还得感谢向靖给我打电话,叫我参加数学建模,恩,我给他的回复就是,行,相信我,我一定殚精竭虑,接下来就是选择另外一个队友,我想过很多人,因为我和向靖都是可以或者通过努力都是可以建模和编程的人,因此我希望有一个写作比较不错的人,我想过刘铄,不过他当时已经组队了,因此我叫了濮阳。挺好,我们三个各自互补,我强势,在总体决策上能拿主意,向靖能配合,对于一些问题的求解能切实的实施,而在最后将想法转换成文字时濮阳就起到了作用。在很多时候,我很感谢他们的包容,因为我比较直,当别人的心思偏离了我们的目标时,我总是会说出来,有时还不是很善意,幸好大家也都还理解,真的很感谢。从校赛的一点一点学习开始,到国赛在翠宫待的三天,这期间大家都很努力,都尽力了。暑假20多天的国赛培训,多的不说了,就是重复着查资料,建模,编程,解决问题,答辩这样的故事,坚持下来了,也就成功了。熬了不少夜,吃了不少苦,值!为的就是能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什么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纯粹就是做题,说实话对你又有什么帮助呢?而建模真的很锻炼人,锻炼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进去,无怨无悔。

想起9月9号开始国赛,那三天仍然是值得珍藏的回忆,三个男人在宾馆里面,吃饭在一起吃,睡觉在一起睡,蓬头垢面,无所畏惧,从国赛题发布的那刻开始就整天对着电脑,这次的国赛题分为AB两题(对于本科生),一个是城市重金属污染的分析,一个是交通的调度问题,因为有过校赛对于海面溢油污染分析的经验,我们一开始就决定做重金属污染的分析,其问题重述一下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分别记为1类区、2类区、……、5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附件1列出了采样点的位置、海拔高度及其所属功能区等信息,附件2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采样点处的浓度,附件3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现要求你们通过数学建模来完成以下任务:

(1) 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4) 分析你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什么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我们第一天其实也挺纠结的,因为在决定到底是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还是matlab来做个简单的图,尝试了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在是很难弄那个GIS软件,因此最后还是决定用matlab,最后证明这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是建模竞赛,不是搞专业制图,所以能尽量用matlab等数学软件解决就这样解决,当然之前需要插值,我们也用的是比较普遍的克里格插值,没办法,复杂的插值方法实在是难为我们,然后做出了下面的图,说实话,我们的图真是很一般的。

还有六个就不写了。接下来是一个评价问题,这个是我比较擅长的,用的模糊数学的方法也是用了四次了的,所以比较熟悉,写起来得心应手,第一问搞定了,第二问很快也用了因次分析法给搞定了,因次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很容易搞定,这里是濮阳写的,挺好,以前他都很少在问题中直接建模,这次非常不错。并且我们在后面插入了一个PS做的图

第三问才是拉开差距的,说实话,我们做的也很一般,不过用的确实是我们自己的方法,也没有多折腾什么,还给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空间累积法,说白了就是一个累积求和取最大值,然后编程找到最大值的点,也就是污染源,真的很简单,不过这个问题确实是国际上也正在解决的一个难题,出到这里估计也是想集思广益,踏踏实实也挺好的。

第四问,我坚持要用一个比较创新并且学以致用的方法,那就是用熵来表示地质发展情况,可能这真是让我们的文章添了几分创新点吧。

最后我排版排到了凌晨4点,然后入睡,很踏实,6点起床去打印,拿着厚厚30多页的论文,真的很开心。不管怎样,付出了,相信这也是很多一起建模的人的感受。

重要的是过程,过程做好了就会有结果,我们真不是最好的,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也许我们配合的还行吧。接下来美赛加油了!

全国赛感想

美赛感想

赛课感想

课赛感想

国赛经验交流发言稿

CAD国赛大纲

国赛竞赛章程

秦赛阳实习感想

赛课归来话感想

国培感想

《国赛感想.doc》
国赛感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