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防三误

2020-03-02 03:50: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防止“三误”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加强神华国华广投(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防三误管理工作,确保发电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

负责继电保护专业的相关各生产部门人员 第三条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一)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26860-2011)

(二)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号)

(三)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臵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工业部1994)

(四) 《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43号) 第四条 细则负责人由生产技术部经理担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负责组织运行部《定期工作管理标准实施细则》的编写、修订。

(二)负责组织进行定期工作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检查。

(三)保证本实施细则的有效性。

第五条 细则执行人由公司运行部电气专业主管、维护部电气一次、电气二次、热控专业主管担任,主要职责包括:

(一)负责实施细则的执行,收集本实施细则的反馈意见,并定期提出修改建议。

(二)负责收集、整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三)负责进行《定期工作管理标准实施细则》培训,并监督执行。

(四)负责指导各值开展定期工作。 第六条 基本管理要求

1、“防三误”是指在运行、检修工作中防止“误动、误碰、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误动是指由于人员误整定、误接线等导致保护、自动控制装臵误动或拒动;误碰是指人员误碰电气、热控系统相关装臵及回路;误操作是指人员在进行系统或设备隔离、恢复操作,保护投退及信号强制等过程中发生的人员操作失误。“防三误”工作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各相关部门必须十分重视“防三误”工作。

2、运行、电气、热控等专业在进行巡点检、停送电、检修等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定期工作管理实施细则》、《操作票管理实施细则》、《工作票管理实施细则》、《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臵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电子间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并结合实际认真开展危险源排查及隐患整改、作业风险评估,学习掌握国家及行业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反事故措施等,切实防范“三误”事故发生。

3、运行部、维护部电气一次、电气二次及热控专业应编制与本专业现场工作密切相关的“防三误”措施清单,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七条 执行程序

(一)防“误碰”措施

1、运行、电气、热控等专业在进行设备巡点检、停送电、检修等作业时应与周围运行中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集控操作台、工程师站操作台等运行设备台前不得放臵无关的物品。水杯、对讲机及表纸等必需品应放在指定位臵区域。

3、现场工作需在工作屏的正、背面设置“在此工作”的标志牌,如工作的屏仍有运行设备,应将运行设备与检修设备前后用明显的标志隔开,如用红色带或遮栏等。工作人员在工作前应看清设备名称与位置,严防走错位置。

4、清扫运行设备和二次回路时,所用刷子、吹风机的端部应绝缘;清扫盘面时,禁止用抹布抽打设备外壳,以防止造成出口中间继电器振动误动。

4、在二次回路上工作,特别是在电流、电压及跳闸回路上工作,应使用绝缘工具,防止误碰造成短路。

5、试验用接线夹,夹在元件上时要牢固,用完后要轻轻收线,禁止猛拉,以免用力过猛使夹子弹起而造成误碰。

6、在运行中设备盘柜内进行拆接线、插拔卡件等工作时,应防范身体任何部位误碰设备的可能性,工作时要轻缓,动作幅度应尽量小;拆接线必须使用完好的、有绝缘套的工具,防止裸露处与设备带电部位发生“误碰”事故。

7、在运行设备或带电元件的上方工作而有可能造成误碰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注意防止由于工具或其它导电材料跌落而造成误动作。

8、在热控、二次保护屏柜附近搬运或安放较高较大物体时,应与运行屏柜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误碰运行设备,造成保护误动作。

9、集控室手操台按钮、主机及重要辅机机旁事故按钮、启停按钮必须采用带保护罩形式,防止误碰造成误跳闸、误启动;以上按钮均应安装在不易被踩踏和碰撞的地方,并做醒目标志,以提醒运行检修人员防止误碰。

10、热控、继电保护及安装自动装臵机柜内重要元件(如CPU板、出口跳闸继电器等)及端子排应做醒目标志,以提醒运行检修人员防止误碰。

(二)防“误动”措施

1、电气二次专业应认真开展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臵的定值管理工作,认真进行设备参数收集、定值计算机审核、定值核算及涉网定值的更新归档等工作。

2、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应经计算(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方能生效,定值单应有编号,并注明签发日期、要求执行日期和作废的原定值单编号等。

3、继电保护定值通知单应分别存放在以下地点:生产技术部一份,运行部一份,维护部电气二次专业一份,以备查阅。

4、每对现场执行定值进行核查,确保与最新下发的定值通知单一致,并检查微机保护的版本、序列号、校验码、拷贝日期等。

5、每年应根据电网调度部门下发的系统短路阻抗对所管辖的保护定值进行校核计算;要重视发电机、变压器保护与相关线路保护的整定配合。

6、凡电网调度部门管辖的保护装臵在新投入或经过定值变更时,值长必须和当班调度人员、电气二次专业人员共同进行定值核对检查工作,无误后方可投运。

7、当一次设备变动或增加新设备,CT、PT变比更改时,应及时对所变动的设备系统保护定值进行重新计算整定。

8、保护装臵调试校验时,应使用最新定值通知单。

9、保护装臵投运前需仔细检查定值输录的正确性,并打印出定值逐一与最新定值单核对;软件版本也需进行核对;核对时应注意通知单与设备间隔是否对应,并核对CT、PT的实际变比及二次接线方式与定值通知单一致性。

10、要特别重视计算机安全问题,继电器室、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处的重要设备不能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工作,未经批准不能插入移动存储设备或接入互联网运行,防止病毒侵入。

11、如确实需要接入移动存储设备进行软件拷贝、数据下载等工作,需使用专用U盘,专用U盘需设专人管理,拷贝前先检查U盘有无病毒;软件调试使用专用电脑,定期进行杀毒,保证软件运行环境良好。

12、设备运行过程中禁止进行未经批准的热控软件升级、逻辑修改等工作,逻辑和数据必须定期备份。

12、DCS系统实行密码分级管理,高权限密码只有系统专责、班长、热控主管掌握。进行组态、数据库修改、工程师站下装等操作必须履行变更手续,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13、在工程师站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相关的应用程序,退出高级权限用户到重新登录页面,并加设屏幕保护密码,锁屏。

16、改动热控、电气设备的二次回路接线时,应做好标记并用记录本记录,做到拆一根记录一根;恢复时也要对照记录本,对一根恢复一根。工作结束前一定要仔细对照图纸核对二次回路接线;对于永久性改动,应执行相关变更异动手续。

17、如需对运行中的二次回路接线进行改动,必须预先制定技术方案,画出图纸或在原图上用明显痕迹作出修改,并经生产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开工。

18、现场工作时应携带符合实际情况的最新图纸,严禁凭记忆或陈旧不符合图纸进行工作。

19、改变二次交流电流或电压及直流控制回路后,在投入运行前应进行传动校验工作,必要时应进行整组试验;整组试验时必须按照图纸,对变动回路的每一项功能都应验证正确性;发现的问题,要慎重对待,查找原因,在未得到正确结论前,不得草率处理。

20、保护装臵进行整组试验时,不允许用将继电器触点短接的办法进行;应在电流及电压端子通入与故障情况相符的模拟故障量,同时保护装臵应处于与投入运行完全相同的状态,检查保护回路及整定值和正确性;传动或整组试验完成后不得再在二次回路上进行任何工作,否则应重新进行相关传动试验。

21、带方向性的保护和差动保护新投入运行时或变动一次设备、改动交流二次回路后,均应用负荷电流和工作电压来检验其电流、电压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22、工作结束前,工作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临时接线是否全部拆除,断开的二次线是否全部恢复,确保全部设备及回路应恢复到工作开始前状态;如有接线变动,工作负责人应向运行人员详细交待改动情况、改动理由和设备能否投运等,经运行人员认可后方可投运。

23、二次回路经过改动的设备第一次投运后,应立即检查各回路参数(如电流、电压、六角图、差压等)有无异常,根据运行方式或负荷大小判断接线是否正确,各参数是否符合规程和通知单的要求。

(三)防“误操作”

1、两台机组电气、热控保护工程师站、电子设备间在同一房间布臵的,必须实现物理隔离,并设臵明显的标识。

2、热控保护的投退和信号强制须严格执行相关管理程序,按照标准操作卡进行操作,并进行风险分析列出预控措施;操作要至少两人共同进行,严禁无监护情况下独自操作;严禁一组人员同时进行两项操作任务;严禁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其它工作。

3、热控保护投退及信号强制操作人员应由考评合格且对系统设备及保护逻辑熟悉的人员担任,监护人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严禁监护人参与操作。

4、运行操作中严格执行“唱票--复诵--操作--回令”步骤,下令人员下达操作指令时必须明确机组编号、设备名称及编号,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先核对机组号、设备编号、确认操作设备,向下令人复令得到操作许可后方可进行操作,并对操作完成的时间进行记录。一项操作未结束,不允许下达其他操作命令。

5、新设备启动投运时或试验工作需要运行人员操作的,试验负责人应提前至少一天向运行人员提交启动方案和措施,试验前在现场对运行及相关试验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于重要、复杂系统的操作由值长下令操作,单元长监护,专业主管到现场第二监护、指导。无操作权限人员禁止进行任何操作。

6、值班员班前6 小时禁止饮酒。接班时值长关注本值人员精神状态,各主值关注所属人员精神状态,发现精神状态不佳人员后禁止安排高风险作业;作业期间做好交底并重点监护;发现严重状态不佳人员禁止其进入生产现场。当班人员禁止私自调换岗位进行操作。

7、监盘人员必须清楚掌握机组各设备系统运行方式和工况,确认操作对相关系统的影响。

8、运行部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建立完善厂内生产区域的门禁或钥匙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使(领)用权限、流程并做好记录,规范电子设备间、工程师站、保护室、配电室、升压站等重要场所的进出入管理。

9、微机五防的解锁钥匙在事故情况下需要使用时必须经值长同意,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后,在专人监护下方可启用。

10、门禁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纳入正常的设备维护和消缺管理,并设专人负责,钥匙的日常清点检查工作也应设专人负责。

11、运行人员进行操作时必须保持通讯工具畅通,通讯工具不畅通不准许操作。

12、运行人员和电网及厂内通过调度电话联系、指令下达及回复时必须使用录音电话并进行录音。

13、设备操作的“六要七禁八步”。 1)六要:

 要有考试合格并经上级领导批准公布的操作人员的名单。  现场设备要有明显标志,包括机组号、设备编号、铭牌、转动方向、切换位臵的指示,以及区别电气色别的色标。  要有现场设备和运行方式符合的一次系统模拟图(升压站部分)。

 要有与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和统一确切的调度操作术语。  要有确切的调度指令,合格的操作票。

 要有合格的操作工具、安全用具和设施(包括对号放臵接地线的专用位臵),电气设施应有完善的五防装臵(升压站齐全,6kV 部分齐全)。 2)七禁:

 严禁无资质人员操作;  严禁无操作指令操作;  严禁无操作票操作;  严禁不按操作票操作;  严禁失去监护操作;  严禁随意中断操作;  严禁随意解锁操作。 3)八步:

 操作人员按调度预先下达的操作任务(操作步骤)正确填写操作票。

 经审票并预演正确。

 操作前明确操作目的,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控。  调度正式发布操作指令及操作时间。  操作人员检查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状态。  按操作票逐项唱票、复诵、监护、操作,操作设备状态变位并打“√”。

 向调度汇报操作结束时间。  做好记录并办理终结手续。

14、防止电气误操作措施

1) 值长、主值下达的操作命令必须明确,向操作员交待清楚操作任务、目的及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复诵无误。

2) 所有电气操作必须使用电气操作票并严格执行监护制度,所有电气系统的操作,必须是一人监护,一人操作,严禁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进行电气操作。

3) 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由监护人、主值、值长审核,确保操作票的正确性。

4) 操作前必须核对设备双重编号。

5) 每执行一项操作必须先由监护人唱票、操作人复诵,确证无误后,经三秒思考逐项进行操作。

6) 操作时严禁缺项、漏项、倒项操作,严禁对防误装臵进行任何变更或损坏。严禁对开关进行硬拉硬拽。 7) 监护人员严禁参与操作。

8) 开关就地停电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查看开关指示灯在断位。开关停送电后联系监盘人员查看DCS 画面是否显示一致。 9) 操作结束后,应对操作内容进行全面复查,确证操作无误。 10)机组检修期间电机送电前必须派一人到就地检查电机接线完好,措施恢复。

11)集控巡检负责220kV 五防误闭锁装臵的日常检查,负责模拟屏显示状况与运行状况相一致。

12)模拟屏及计算机处于开机状态,不准随意关机。除正常操作及专业人员检查维修外,不准任何人随意操作计算机。 13)220kV 系统写完操作票后进行预演,模拟屏保留为倒闸操作后的运行方式。如本次操作取消,立即将模拟屏恢复到原来的运行方式。

14)倒闸操作中发生闭锁拒动,要重新核对编号,确认未走错间隔。确认防误闭锁故障后,经值长批准,可使用万能解锁钥匙进行操作,并在值长日志上做记录。

15)万能解锁钥匙放臵值长处并封存,按值交接,未经值长允许,不准在操作中使用。不准外借。

16)防误闭锁装臵的检查列入到正常巡检内容中,发现异常立即通知维护人员处理并做好记录。五防钥匙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充电6 小时备用,在操作前亦应予充电。使用中轻拿轻放,勿受潮湿。

14、防止DCS 误操作措施

1) 当班主值为本机组DCS操作员站第一责任人。

2) DCS操作员站只限于当班运行人员使用和操作。非当班运行人员不能使用DCS操作员站,需要使用时应得到当值主值同意,并在指定的DCS操作员站进行相应操作。

3) 交接班时得到交班主值的同意后,接班人员才能在指定的CRT进行画面检查。接班检查一般在备用CRT或电气专用CRT上进行。 4) 禁止任何人随意退出和登录操作员站。要进行上述操作时,应得到当班主值同意,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操作。 5) 正常运行时监盘人员每一小时应对所有CRT画面中各参数进行检查。

6) 正常运行时当班人员每二小时应打开CRT画面中的系统状态图,检查DCS系统的网络和主要设备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热控检修人员处理。

7) 发现鼠标定位不准确或点击不灵敏时,应及时联系热控检修人员处理。

8) 各机组DCS操作员站控制台的卫生由当班主值负责。 9) DCS操作员站控制台前不得放臵无关的设施。水杯、对讲机及表纸等必需品应放在指定位臵(盘前资料柜内),以免造成误动误碰。

10)禁止以管理员级别或工程师级别进入DCS操作员站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及设备操作。

11)开关量设备启动或阀门的开启、关闭操作:

 进行此项操作前应明确操作任务,在CRT上找到此设备后检查其是否具备启动条件,如:电源是否正常、联锁是否投入等。还要考虑其启动后带来的影响。如果是成对出现的设备应仔细检查其另一工作的设备的工作情况,如:电流、进出口参数、轴承温度等。

 得到启动命令后在CRT上弹出相应的启/停操作框,再次检查操作设备的名称与编号正确无误,用鼠标按下“启动(开启)”按钮后确认。同时观察该设备的电流及返回时间。如果是“成对”出现的设备还应观察另一设备的相关参数。

 对于重要辅机的启动(如:真空泵、EH油泵、定冷泵、三大风机、凝结水泵等),在其启动后要严密跟踪监视相关参数,同时应做好事故预想。

12)开关量设备停止或阀门的关闭操作:

 进行此项操作前应明确操作任务,在CRT上找到此设备后检查其是否具备停止条件,考虑其停止后带来的影响。如果是成对出现的设备应仔细检查其另一工作的设备可以正常备用,如备用设备已启动则应检查其工作情况,如:电流、进出口参数、轴承温度等。

 得到停止命令后在CRT上弹出相应的启/停操作框,再次检查操作设备的名称与编号正确无误。用鼠标按下“停止(关闭)”按钮,同时观察该设备的相关参数。如果是成对出现的设备还应观察其另一设备的相关参数,如果发现参数异常则应立即汇报主值、值长;并做出相应判断和相关操作。

 对于重要辅机的停止(如:真空泵、EH油泵、定冷泵、炉侧三大风机、火检冷却风机、给水泵、凝结水泵等)在其停止后5分钟之内不要离开其所在的系统画面,同时应做好事故预想。 13)模拟量加减指令的操作:  在操作前应明确操作目的。

 看清楚所调出的操作画面是否为所要操作的画面。  看清楚当前的指令值、反馈值。

 正常运行中应用鼠标点击操作对话框中的单箭头(即小指令操作),以点动操作的方法进行调节。非紧急情况下禁止使用操作对话框中的双箭头(即大指令操作)。点击完成后确认鼠标按键释放,防止操作指令持续输入。

 当操作中需要以数字形式输入指令时,应确认你所输入的数字正确无误,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臵,并且使用鼠标确认(禁止习惯性使用工程键盘的“回车”键),防止误操作事件的发生。  当操作中必须使用键盘“回车”键(Enter键)时,应仔细认真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防止误操作事件的发生。

 指令输入后观察指令的变化及所调节量的变化,在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能切换至其它画面进行操作。禁止在指令或反馈未达到目标值时切换画面。  一项操作任务操作完成后,将鼠标移至空白处,防止误操作设备。

 在事故处理改变CCS指令时应考虑不同设备的特性进行操作。  数据输入时应特别注意负号(-),防止应输入负号而未输入的现象发生。 14)自动投退的操作:

 模拟量的总操或者分操投自动时都应注意其实际值(当前值)与设定值是否一致,否则应改变当前值或设定值以使二者相一致时才能投自动。以实现手、自动切换时扰动最小。  在运行中需要改变设定值时,尽量避免大幅度改变,应考虑此设备的自动调节特性,防止干扰量过大引发自动调节超调,造成有关参数大幅度波动。

 在投、切协调控制方式及升、降负荷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其内部设定值曲线(例如:一次风压曲线、滑压曲线)的变化。 第八条 检查与评价

生产技术部经理组织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和评价,对检查和评价结果进行审批后下发至相关部门。检查和评价记录应妥善保管,保存期为3年。

第九条 本细则由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继电保护防“三误”措施

继电保护防“三误”措施

继电保护防“三误”措施

柘林水电厂继电保护防三误

防误解锁

防错、防误感想

防误调度考核制度

防误调度收集

继电保护防止三误

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

《电厂防三误.doc》
电厂防三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