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病理学试题 附答案

2020-03-03 02:42: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

名词解释(5×3分) 1.

Hesitation mark: 2.

Postmortem artifacts 3.

Crush syndrome 4.

Sudden infant syndrome 5.

Cadaveric spasm

二、

单项选择题(15×1分)

1.

人体死亡后最早出现的尸体现象是下面的哪一个?(

) A:超生发应 B:肌肉松弛 C:尸冷

D:尸僵

2.

下列哪个不是生前烧死的征象(

A:肺呈典型休克肺表现; B:拳斗姿势;

C: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 D:烧伤周围组织酶活性增高;

3.

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A:扼死均见于他杀;

B:性窒息见于意外死亡及自杀

C:缢死均为自缢;

D:勒死可见于他杀,也可见于自杀;

4.

挫伤的定义为钝器打击造成的(

) A:皮内出血;

B:皮下出血;

C:皮肤完整性破坏;

D:皮内或皮下出血;

5.

下述不属于暴力死的是(

A:自杀死

B:他杀死 C:意外死 D:自然死

6.关于硅藻检验,下述错误的是(

) A:仅在肺内检出硅藻就能判断为溺死

B:仅在肺内检出硅藻不能判断为溺死

C:生前溺死者的器官中不一定能检出硅藻 D:硅藻检验要防止污染,并检验对照样本

7.最能反应致伤物作用面特征的挫伤部位是(

) A:皮下

B:皮内

C:骨骼

D:帽状腱膜下

8.勒死与缢死的主要鉴别特点是(

) A:索沟的位置与数目

B:索沟的颜色与大小 C:索沟的走向与深度

D:有无舌骨骨折

9.下述不属于死后人为现象的是(

A:骨折

B:气管内少量的食物

C:肺内脂肪栓塞 D: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10.不构成冠心病猝死的原因的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心室纤颤

C:急性缺氧窒息 D: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

11.关于电击死,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 A:现场有电源就是电击死

B:检见电流斑就能肯定电击死 C:现场无电源就不能肯定电击死

D:尸检时未检见电流斑不一定能排除电击死

12.

关于猝死,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鉴定猝死必须排除暴力死

B:猝死者必须有诱因 C:尸检发现病变不一定是猝死的原因 D:猝死多发生于医院外

13.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死亡机制是(

A:循环衰竭

B:呼吸衰竭

C:DIC

D:血管反射性痉挛

14. 硬脑膜下出血形成血肿可致命的最小体积是(

) A:30~50ml B:50~100ml C:100~150ml D:150~200ml

15. 下述不属于自杀损伤的特点的是(

A:两处以上的致命伤 B:损伤分布集中、排列平行 C:颈部挥鞭状损伤

D:损伤手段残忍

三、

不定项选择题(6×1分)

1.

关于脑损伤的描述,下面正确的是(

) A:中间性脑损伤是中脑部位的损伤

B:滑动性脑损伤是脑灰质与白质间的损伤

C:疝性脑挫伤是小脑扁桃体压向枕骨大孔形成的损伤

D:脑损伤轴索节段性肿胀、断裂、轴浆外溢及收缩球出现等被称为弥漫性轴索损伤

2.

溺死与抛尸入水的鉴别点是(

) A:手中抓有水草 B:口鼻有菌形泡沫 C:胃内少量溺液 D:肺内检出硅藻

3.

擦伤的类型包括(

A:抓痕 B:擦痕 C:撞痕 D:压擦痕

4.

下面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A:在成人心血管系统疾病猝死最常见 B:儿童以呼吸系统疾病猝死最常见 C:羊水栓塞致死均不是医疗事故

D:冠心病猝死需有心肌梗死

5.

下列哪些描述是错误的(

A:切创多在颈部、腕部、腹股沟部、面部;砍创多在头面部、颈部及四肢。 B:切创创角锐利,并有延长线;砍创创角锐利,无延长线。 C:切创创缘整齐,难以发现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

D:切创不伤及骨质;砍创多伤及骨质,形成砍痕或骨折。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尸检见蛛网膜下腔出血时重要的是判断它是外伤性还是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B:判断是否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要根据其病史、头部损伤程度及其特点、出血的部位和分布情况。

C:病理检查见有明显脑血管病变即可判断是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D:将肉眼观察和病理切片检查结合起来判断是外伤性还是病理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四、

填空题(7×2分)

1.法医病理学的任务包括

等。 2.皮肤金属化是

伤较特殊的尸体征象。

3.能引起猝死的、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的疾病有

等。 4.挤压综合征伤后3~5天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而早期死亡的原因是(

)。 5.常见脏器的重量一般为:脑(

克)、心(

克)、肝(

克)、脾(

克)、双肾(

克)

6.最常见的脑疝的类型包括:(

)、(

)及(

)。 7.根据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推断死亡距最后一次进餐时间:胃内充满食物呈原始状态,为食后(

)死亡;胃内容物大部分移向十二指肠并有相当程度的消化时,约为进食后(

)小时死亡;胃内空虚,十二指肠含有消化食物时,约为进食后(

)小时;胃和十二指肠均已空虚,则为进食后(

)小时以上死亡。

五、问答及案例分析(共20分)

1.简述冠心病猝死时尸检病理变化、猝死机理及尸检鉴定注意事项?(8分)

2.某市公安局一日按群众报告,称城郊小河中发现一具无名女尸。为查明身源及死因,法医检查尸体时见尸体已高度腐败呈巨人观状,全身皮肤呈污秽绿竭色,尸僵已全部缓解。上身穿一件短袖汗衫、下身穿一弹力三角裤,双脚穿尼龙短丝袜,不着鞋,衣服上无损伤。发长25cm,结结双辫,头部皮肤外表未检见损伤,头皮下无出血、颅顶骨无骨折,剖开见脑组织已腐败,未见明显出血征象。双眼结膜少许针头大小出血点,鼻腔有较多已发臭的暗红色液体流出。舌尖位于上下齿列之间,左侧口颊粘膜有一小破损,周围有1cm×1.5cm大小暗红色斑、牙齿无松脱。颈部喉结下方有一根麻绳缠绕在耳下15cm处打一死结,颈部皮肤未见明显出血,但右侧下颌下缘皮肤上有两处擦伤,分别大小2cm×1cm和2.5cm×0.8cm,伴轻度皮下出血。颈部索沟边缘皮下有轻度出血征象,颈前肌肉和甲状软骨、舌骨未见骨折及出血。胸腹部皮肤外表未见明显损伤,右髋前上嵴皮肤有1.5cm×0.8cm大小轻度擦伤和出血,双手背皮肤小块不规则擦伤,出血不明显。剖验见肋骨及四肢无骨折。心腔血暗红色流动性,双肺肿胀明显,肺膜下有少数出血斑,切面淤血可见泡沫性液体流出,气管及主支气管内有泡沫性液体,胸腹腔内脏未检见损伤。胃内容物为半消化状食物,未见异物及异味。子宫大如鹅蛋磊小,腔内有一约2个多月的胎儿。阴道内无异物,处女膜残痕尚观。

取肺、肝及肾做硅藻检查,查出与现场水样中同类硅藻少量,胃内容物血液常规毒物分析阴性。 后查明死者是附近一酒店外来打工妹,已失踪一周。年龄23岁,未婚。生前接交男女朋友很多,但尚未恋爱。失踪前几天,见其较悲观,曾有人见她背地哭泣,不肯告其原因。

请分析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并提出具体根据(12分)。

答案不一定完全准确,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1.

拭切创:在主切创的上下缘可见几条独立的,与之平行的不连续的浅表的切创,一般都不致命,为自杀刎颈者常有。

2.

死后人为现象:指人死后,由于人为因素在尸体上造成的某种特征或改变,如死后挤压、搬运尸体、水中尸体的碰撞和螺旋桨损坏、公路和铁路上尸体的损坏和尸体解剖时操作不当等。

3.

挤压综合征:指由于肌肉组织受压,导致肌肉组织充血、水肿、变性、坏死,形成以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症候群。

4.

婴儿猝死综合征:指婴儿发生的不明原因的自然意外的死亡。多发生在既往营养良好,身体健康的1岁以内的婴儿,多在几个月,男婴多于女婴,多在睡眠中死亡,系统全面的尸体解剖和病理检查无法找到明确的死因。

5.

尸体痉挛:指人死后未经过肌肉松弛阶段,肌肉直接保持僵硬,保持人死时的姿势。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A 4.

D 5.

D 6.

A 7.

B 8.

C 9.

D 10. C 11. A 12. B 13. A 14. B 15. A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CD 2.

ABCD 3.

ABCD 4.

AB 5.

D 6.

C

四、填空题

1.

确定死亡原因、判断死亡方式、推断死亡时间。推断和认定致伤物 2.

电击

3.

心肌病、肺动脉栓塞、脑出血、大叶性肺炎

4.

急性肾功能衰竭,创伤性休克

5.

1300~1500g,260~320g,1200~1400g,140~180g,240~280g 6.

小脑扁桃体疝、海马钩回疝、扣带回疝 7.

不久,2~3,4~5,6

一、问答题及案例分析

1.

答:

⑴冠心病猝死时尸检病理变化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病理改变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最常见于左前降支,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规律是左心多于右心,近端多于远端,早期斑块小,呈点状分布或节段分布,随着病变的发展,相近的斑块相互融合,在动脉横断面上内膜向官腔内隆起,多呈半月形,当斑块增厚扩大时,可严重阻塞官腔,或者由于并发血栓形成使官腔迅速阻塞,导致血流障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梗死率发病率最高,心肌梗死2小时后镜下可见心肌纤维的波浪样变和嗜酸性变,3小时后出现肌浆凝聚、心肌横纹模糊不清或出现收缩小带,4小时后肌核消失,6小时左右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此时肉眼可见梗死病灶为灰白色,与周围边界不清,12小时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继之吞噬细胞亦增多,坏死细胞被溶解吸收,4天后肉眼可见梗死灶边缘出现明显的充血出血带,2~3周后肉芽组织由外周向中心长入梗死灶,5周左右梗死灶机化为瘢痕组织。

⑵猝死机制:

①心律失常:常见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博、心房纤颤、心室纤颤等,使心肌梗死者短时间内发生猝死。

②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睡眠过程中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产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导致冠脉循环灌注量明显下降,在原有冠脉粥样硬化官腔狭窄的基础上,心急严重缺血,继而发生猝死。

③急性心力衰竭: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心脏收缩功能立即严重受损,导致心力衰竭,冠脉灌注量进一步减低可导致猝死。

④室壁瘤形成: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可导致室壁瘤形成甚至破裂。

⑤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和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如室颤等而发生死亡。

⑶尸检鉴定注意事项:

①尸检时发现冠状动脉有达2级以上粥样硬化斑块。

②心脏发现有心肌缺血的改变,尤其要注意寻找早期心肌缺血的改变。

③既往有与冠心病吻合的症状、体征或征兆。

④排除暴力性死亡,必要时作毒物分析。

⑤排除其他疾病致死。

2. 答

死亡原因为溺死,死亡方式为自杀。

⑴死亡原因分析

①死者颈部见一麻绳勒索,并打一死结,但颈部皮肤仅有少量擦伤,颈部肌肉未见出血,甲状软骨和舌骨未见骨折,可推断勒颈的暴力较轻,不符合他勒致死的特征,可排除他勒致死。

②双眼结膜少许针头大小出血点,为窒息征象。

③气管、主支气管内泡沫性液体为溺死征象。

④死者肺膜下见少数出血斑,切面淤血,见泡沫性液体流出,为肺溺死斑和水性肺气肿征象,肺、肝、肾内检出与现场水样相同的硅藻,这些均为生前溺死的重要证据。

⑤胃内容物、血液常规毒物分析为阴性,可排除中毒而死。

⑵死亡方式分析

①案情调查:死者为23岁未婚女性,但已孕有2个月的胎儿,失踪前几天,情绪悲观,有自杀的倾向。 ②现场勘查:现场环境比较安静,没有打斗过的痕迹,死者身上衣物整齐,无损伤,而右髂前上脊皮肤检轻度擦伤和出血,双手皮肤不规则擦伤,擦伤均位于身体突出部位很可能为死者溺水后挣扎导致的损伤,可以排出死者生前与人发生过打斗。

③死者颈部见一麻绳勒索,并打一死结,但颈部皮肤仅有少量擦伤,颈部肌肉未见出血,甲状软骨和舌骨未见骨折,可推断勒颈的暴力较轻,不符合他勒致死的特征,可排除他勒致死,而自勒的可能性比较大。

④尸体解剖和硅藻检验可以确认死者为溺死而非死后抛尸入水。

综上所述认为死者死亡原因为溺死,死亡方式为自杀。

法医病理学试题2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法医病理学专业英语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法医病理学考试题司法鉴定(推荐)

法医病理学专业英语常用专业词汇

法医病理学的死因分析理论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很基础)

过敏性反应死亡法医病理学研究(全文)

学前教育试题 (附答案)

《法医病理学试题 附答案.doc》
法医病理学试题 附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