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文章

2020-03-02 07:44: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二单元 推荐阅读

赞美老师的现代诗3首

1.送您一束鲜花 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 送您一首动听的歌曲, 给您带来一丝甜蜜.老师——您辛苦了, 是您带我们走过风雨, 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 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是您给我们解答一道道难题, 是您告诉我们: 遇到困难时, 不要轻易说放弃.从此我们的生命中, 随时充满了欢喜.少了许多烦恼,

2.增添了一份坚毅.又是一个收获的秋季, 您仍紧握手中彩色的画笔.描绘着美好的蓝图, 滋润着祖国的桃李.深夜里您还在认真地备课, 睡梦中您仍回味着我们成功的乐趣.我们是春天里盛开的鲜花, 是您给我们奏出美妙的旋律.您是辛勤的园丁, 我们会牢记您的谆谆话语.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 友爱,健美,求实,进取! 2.老师的眼睛

老师的眼睛,像夜晚的月亮, 我们是一颗颗星星, 在老师的微笑里, 闪烁闪烁。

老师的眼睛,像一望无际的海洋。

3.我们是一条条小鱼, 在老师的怀抱里, 快乐的游来游去。

老师的眼睛,像蓝色的天空。 我们是一朵一朵白云。 在她的注视下, 自由的飘来飘去, 老师的眼睛,像一面镜子。 能照亮我们的心灵。 3.老师像园丁,桃李满天下; 老师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 老师像蜜蜂,勤劳又勇敢; 老师像妈妈,美丽而善良; 老师像一本书,交给我们很多知识。 祝亲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难忘师恩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后,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学英语。但是那时学校里根本不开外语课。广播电台虽然刚刚开始播放英语课程,可是谁家里有收音机呀学英语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真不亚于去天上摘星星。

爹是大队革委会主任,我便要求爹在有线喇叭里放英语。爹听后连连摇头,说:“你这是要我犯错误啊大喇叭一响,人人都听到了,要是有人说我放敌台,我就是有三十六张嘴也说不清呀。”爹看我沮丧的样子,就想了想说:“你要真想学,倒是有一个人能帮你。” “谁我急忙问。 “陈奕人。”

天,爹怎么会想到他陈奕人是被北京的红卫兵押到我们村监督改造的,一直住在我们家。听说他以前是大学的英语老师,人干干瘦瘦的,似乎风一吹就能倒。我从来没有与他说过一句话。可是现在,我想学英语,方圆百里,也只有找他了。

这天吃过晚饭,我来到西厢房,拍拍门,叫道:“陈奕人话音刚落,就见陈奕人“噌”地钻了出来,战战兢兢地问:“革命小将,有什么指示 我想笑又不能笑,板着脸问道:“你会英语吗 他一愣,忙摇摇头说:“不、不会。” “不会我不相信地瞪大了眼睛,说,“你要是撒谎,可就是与无产阶级对抗。”一听这话,陈奕人吓得腿一打颤,忙说:“报告,我、我过去会一点,可是,全、全忘记了。”

我一听有门,又严肃地说:“从今天起,你教我学英语 陈奕人仰起脸,结结巴巴地说:“报告,我真的忘记了,我、我、我不能再散布资产阶级的东西了。”

我火了,说:“你老实一点英语这玩艺儿,无产阶级也要占领。你难道还要顽抗到底吗不敢不敢。”

“那好,今天你先准备准备,明天正式开始。”说罢,我威武地转身离去。 第二天,我来到了西厢房。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陈奕人的全部家当:一床薄薄的被子,一个掉了瓷的脸盆,一个破纸箱子。最贵重的大概就是那个外表贴了橡皮膏的小小的收音机了。我一屁股坐到陈奕人的床上,他呢,则站在床前。随后他从那只破纸箱子里翻出一本《英语课本》递给我,我一看,是清华大学内部的书。他说:“没有别的课本,就用这个吧。”

从此,我跟陈奕人从ABCD起开始了英语学习。我每天都是坐着,他则一直站着。我看他年岁大了,有时就对他说:“你坐下来讲嘛。”他则诚惶诚恐地说:“习惯了习惯了。”说罢,仍是站着讲课。

别看陈奕人平时像只怕见猫的老鼠似的,但有时遇到我读错了音,写错了单词,他就会立时倒竖眉毛,凶得像个恶神,骂道:“你怎么这么笨可是一说完,他就觉得说走了嘴,可怜巴巴地望着我,还一个劲地赔礼道歉,说:“我该死我该死 我不应该对革命小将这个态度。”

爹知道陈奕人在教我英语后,就在大队革委会上说安排他在家写系统的检查,由我来监督。从此,陈奕人就可以不怎么下地干活了。 这样过了几年,一天,县上突然来人,将陈奕人带走了。这事儿发生得太突然,他走时连个招呼都没来得及和我们打,究竟是福是祸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油然升起了对陈奕人的一丝挂念。

1977年,高考恢复。我报考了北京外语学院。笔试通过后,是口试。口试结束后,几个考官窃窃私语,我不由一阵紧张。一个考官问我:“你的口语是跟谁学的

我刚要说是跟陈奕人学的,但转念一想,不知他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千万不要因为受他牵连而上不成学呀,于是说:“自学的。”

那个考官微微一笑,道:“是这样的„„我们主任看过你的材料,想见见你,你跟我来一下。”我糊涂了,我和他们主任非亲非故,他为什么要见我呢 我跟随考官来到了三楼主任的办公室。一进门,我就愣了,大办公桌后面坐着的不是别人,竟是陈奕人。怎么,他是外语学院的主任陈奕人看我愣着不动,冲我笑笑,说:“范老师,进来,坐呀。”他称我老师我回头看看,除了我,没有其他人。 陈奕人站起来,走到我身边,亲切地拉着我,问我村里的变化,问我爹的情况。我一一作答后,不解地问:“陈主任,你怎么称我作老师”陈奕人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地说道:“你是我的老师,一点不为过。那年你找我学英语时,是我思想最苦闷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想到了死。是你,使我看到了知识没有过时,中国还有希望,让我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这是一个原因。二来是我当时已经几乎荒废了专业,是你的求学,让我又被迫地捡起了英语,将那些单词语法又找了回来,也才能使我今天有能力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真的是我的老师啊 说着,陈奕人在桌上摊开一张宣纸,抽出一支毛笔,饱蘸墨汁,一挥而就四个大字--“难忘师恩”,随后递到我的手上。我鼻子一酸,忙将陈奕人按到椅子上,把这张纸重又还到他的手里,并对着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愧疚地说:“陈老师,谢谢您了

或许有一天,他教给我们的知识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淡化了,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在我们心中却是永恒。当我们在心灵一隅为您开辟出一片圣洁的园地时,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人生偶像了。

师者,如夕阳,伟大而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它不因转瞬即逝而沮丧,更不要求人们的回报。残阳,最能说明过去的无私和风烛残年对大地的痴情,而你们是否总是徜徉在霜笼月罩的林间,驻足眺望,目光沉静而悠远。迟暮之年,仍以一样的激情培育国之栋梁,不居功自傲,不养尊处优,心中永远升起不老的太阳,您们不就是永远的夕阳吗?正如一位教师说的那样:“人就应该像蜡烛一样,从头到脚都是光明的。”我似乎看到了克拉玛依36名大火中的亡灵的心在搏腾跳跃,您们总是用真诚地热情去感化冰冻的心灵,您们也有无奈的时候,但耕耘的时钟不会因此而停摆,哪怕看不到生命绽放一丝光彩!

您们无私地站着,站成一棵蒲公英,让知识的花絮大大方方地飘散四方,阳光下的世界才因此而变得缤纷和灿烂;您正直地站着,站成一棵雪松树,让挺拔地身躯不偏不倚的接吻蓝天,风雪中的生命才因此而便得青翠而蓬勃;您高贵地站着,站成一棵风景树,让灵魂的枝叶哗啦啦的拍响节奏,成长中的幼苗才会因此而找准韵律和参照。

您是路灯,是航标,是杉树,为给人们以光亮,方向,更为得是给倒伏的人以灵魂的支撑„„

我不是最弱小的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大家被萨沙的叫声吸引过来。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我也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我能行

星期天的下午,爸爸陪着九岁的贝贝在球场上玩儿。贝贝一会儿拍球,一会儿瞄(miáo)准球筐练习投(tóu)篮。爸爸坐在场外的长凳(dânɡ)上看书,并不时地注(zhù)意着儿子的举动。

过了一会儿,几个大一点儿的男孩儿路过球场,站在场边看了起来。突然,球滚(ɡǔn)了过去,他们正求之(zhī)不得,捡(jiǎn)起球玩儿了起来。贝贝却被晾(1iànɡ)在一边儿,变成了观众。

贝贝呆呆地站在那儿,没有走开。

爸爸看见了,走到贝贝身边,问:“需要我帮你要回篮球吗?”

“不,我能行!”贝贝自信地说。

贝贝静静地等待(dài)着。忽然,他用力一跳,伸手接住飞到头顶上的篮球,接着又把手中的球传给了一个大孩子。球在孩子们手中传递(dì)着,不一会儿,又传到了贝贝的手里。很快,贝贝活跃(yuâ)的身影与(yǔ)大孩子们融(rónɡ)到了一起。

一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玩儿得汗流浃(jiā)背。大孩子们边擦汗边围拢过来,对贝贝说:“真对不起,刚才没有得到你的允(yǔn)许,就玩儿了你的球。”贝贝说:“别客气,大家一块儿玩儿多开心哪!”他们分手时,约(yuē)定以后有机会还在一起玩儿。

爸爸注视着儿子,高兴地笑了。

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救电话,并与那个向往成功、渴望指点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待那个青年如约而至时,班杰明的房门敞开着,眼前的景象却令青年人颇感意外一一班杰明的房间里乱七八糟、狼藉一片。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一边说着,班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班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客厅。这时,青年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水气息里还漾着微波。

可是,没等青年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班杰明讲出来,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又非常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 ”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 // 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后,开心地走了。

其实,只要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了理想的人生。

课间十分钟

丁零零,丁零零,是谁拉响了下课铃?静悄悄的校园里,立刻有了欢腾(t6ng)的身影(y!ng)。踢毽(ji4n)子的,滚(g(n)铁环(hu2n)的,跳绳的,把一串串欢声笑语,撒(s3)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你看,老校长也来了,她笑吟(y0n)吟地握住绳子的一头,给孩子们摇了起来。还有那些和蔼(3i)的老师,也把舒(sh&)心的微笑,融(r$ng)进了孩子们欢笑的海洋里„„

羽毛球像一只白鸽儿在翻飞;乒乓球在台子上跳来跳去;足球场上的男孩横(h6ng)冲(ch#ng)直撞(zhu4ng),总想在这短(du3n)短的十分钟里,射(sh8)一个绝妙的好球,打开对方的球门。

滴(d9)溜(li&)溜,滴溜溜!飞盘在空中旋(xu2n)转,带着孩子们的幻(hu4n)想,旋过来,旋过去。玩哪,玩哪,尽兴地玩。用十分钟的一身轻松,为下一个四十分钟的学习做好准(zh(n)备。

邓小平爷爷植树

1985年的植树节,是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手握铁锹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邓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第三单元 推荐阅读

祖国山水多美丽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快。车窗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鲜活的照片。

一张照片是田野。田野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一条条大道,把绿色的田野分成一块一块的。

一张是高山。好搞好高,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高山,手牵着手,肩搭着肩,连绵起伏,没有尽头。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的快。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国山水真美丽。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开满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开满鲜花。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我多想去看看

妈妈告诉我, 沿着弯弯的小路, 就能走出大山。 遥远的北京城, 有一座**,

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我对妈妈说, 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看看。

再见了,北京

北京时间2008年8月24日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在“鸟巢”上空飘扬了17天的五环旗已经缓缓降下。表演台上,几名外国运动员登上“飞机”舷梯,他们深情回望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以微笑告别北京。场上仿佛又响起了《我和你》的歌声: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带着无尽的留恋与不舍,高达8米的圣火渐渐熄灭。

这时,北京城礼花四起,如同将一束束绚烂的鲜花抛向天空。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年龄,唱啊,跳啊,欢呼啊,拥抱啊!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感染着全场的每一个人。奥运会闭幕了,但是人们仍然停留在场馆里,迟迟不愿离去。

北京亮起来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的雄伟轮廓。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照明灯、草坪、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北京城,真漂亮

北京城,真漂亮,

**广场多宽广。

长安街,长又长,

快速公路连成网。

颐和园,万寿山,

昆明湖畔有长廊。

游故宫,逛北海,

登上景山望四方。

四合院,新楼房,

绿树红墙百花香。

办奥运,喜洋洋,

北京越变越漂亮。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

在美国阿尔巴城的一座优雅别致的洋房前,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华罗庚下了车,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

“什么?”他的妻子惊喜地叫了起来。

“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

“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那房子呢?”

“原封不动!”

“汽车„„”

“借给别人。”

1950年初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头为他们送行。有位美国教授紧紧握住华罗庚的手,说:“先生,您真的要走?”

“嗯,回自己的祖国去!”

“您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华罗庚与送行的人一一握手,快步登上船舷,和家人一起迎着海面的春风,向送行的人们招手:“再见吧!朋友!”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A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某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词语积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文章.doc》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