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影评

2020-03-02 01:51: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们都是潜伏着的A、B、C,抑或D、E、F...

——凑佳苗《告白》影评

单亲妈妈森口在一所中学教一年级二班的化学,暑假即将来临,森口老师面对着这群才13岁的孩子们做告别,于是故事展开了:森口年仅六岁的女儿不久前在学校的游泳池被警方确认为溺水身亡,但随着深入调查,森口发现这不是一场意外事故,而是一场谋杀,犯人就是自己班上的两名同学,姑且称他们为A和B吧。爱女情切但迫于日本《少年法》对未满14岁少年的保护,森口只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这或许也是一场救赎。于是她很平静地告诉他们,她刚在A和B的牛奶中掺入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而这位艾滋病患者就是她女儿的父亲...从此以后,这个班便像人间的一座地狱,像被人遗忘的十三区,像皮肤下的一块烂疮,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秘密,却又用刻意而急促的喧哗试图掩盖这个罪恶...再来看看A和B的命运。A的母亲是一名很有才华的物理学家,为了家庭和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学术道路,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很高的希望,试图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学术辉煌,在认为儿子并非可塑之才后,决然抛弃家庭重走学术道路,在这种环境长大下,A一直很自卑,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母亲的关注,挽回母亲的爱,他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个表现规矩,成绩优秀的孩子,可背地里他一直在做各种实验,主要是发明“处刑机器”用以虐待和残杀流浪动物,终于为了制造轰动以引起母亲的注意,他诱骗B一起将自己新发明的处刑机器用到了森口的女儿身上。B在家人的过度保护下,成长为懦弱胆怯的人,他内心极度不自信,没有任何朋友,当被A选中时,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紧跟左右,最后被A利用成了罪案的直接执行者。这里还要讲到C,C在周围人的眼中一直是个乖乖女,文静漂亮,但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去年“一家五口灭门血案”的作案者,她模仿推理小说,搜集各种化学药品,将它们掺入到家人的食物中,最后用氯化钠杀死了全家人,可在《少年法》的保护下,她又安然的坐在了教室了。这部片子可能会让人想起美国电影《守法公民》,但比起《告白》的流畅淡静,美国人倒更显得咋咋呼呼。

整个影片充满杀人的气息,这似乎让人觉得人的生命贱如蝼蚁。生命到底什么,什么叫生活?陶行知说,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就叫生活。生活作为人的一种存在形式,并不是简单地“生存”、“活着”,因为动物也具有单纯地“生存”和“活着”,人要显示出比动物更高的意义,就要对生命“生生不已”的追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去伤害他人或是自残,甚至自杀。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对其他生物或是在大部分人看来不具有生命的物品产生过破坏的念头,譬如扯断一节树枝,因为它恰巧在你要通过的道路上,而不是因为需要用它来做拐杖,譬如摘下一朵花,因为你只是想要拥有它,而不是因为你发现了它的美,又譬如和情人吵架,就拿手边任何够得着的可怜的物品发泄,我曾听说过一种“科学泛神论”,它是这么说的:人折树的时,或是揭下树皮时,树也会痛苦。树会觉得折枝是“伤害”,揭皮是“侮辱”,是“羞辱”,等于“被人打了脸”。树之看、听、触、嗅、吃、消化、排泄,和人类不一样,但对其生物的作用,并无基本不同。树能觉得光、声、热、空气的移动,树之快乐或不快乐就在与能否得到雨和阳光。

我们似乎缺少对生命的认识,缺少对生命的敬畏,缺少生命教育。套用宏观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生命教育分为社会的、学校的、老师的、家长的生命教育。对应影片中分别是社会的《少年法》、“限酒令”,可生命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个的年龄,年龄限制到底是什么?不满十六岁杀人也不受严厉的处罚,于是十四五岁的孩子钻少年法的漏洞,犯下了许多严重的罪案。法律允许满二十岁后可以饮酒,并非建议满了二十岁就要喝酒,但是既然有年龄限制,觉得满了这个年龄不喝好像就亏到了,结果反而助长了饮酒。学校是怎么进行生命教育的呢,只强调学生正处于第二性征的时期,强迫学生每天喝下两百毫升的牛奶,然后进行体检,看看他们的骨骼密度长得如何。在学生眼中,老师永远是对立面,是管制者,是需要反抗的对象,也是可以戏弄、拿来做实验的物件。家长以A和B的母亲为例,前者一味苛责孩子,后者一味宠溺、包庇孩子。

生命包括身体和对生命的敬畏的心理,对生命的敬畏又分为对自己和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什么样的人才会忽视生命?一种是无所畏惧的人。当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便可以无所畏惧到蔑视一切,生命自然也可以被抛弃。这种人要么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像陈胜吴广之辈,要么就成了狂热分子,去杀人或自杀,像人体炸弹。还有一种是生命的负重太轻的人。没了任何的负重,生命就像气球一样慢慢脱离我们的肉体,就会让人陷入我们通常说的迷茫状态,让人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产生“活着真没意思”的想法。这种状态下,有的人试图干点什么给生命加压,有的人却会陷入到一种眩晕中。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是这么解释“眩晕”的:眩晕是一种让人头昏眼花的感觉,一种无法遏止的堕落的欲望,沉醉于自身的软弱中,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日本因为多地震等自然灾害,所有从小就教授逃生避难等课程,似乎他们国家的人对生命要重视的多,但为何仍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只将生命停留在“身体”阶段,没有到达“心理”阶段。果真这样,我便要将他们的种种努力称之为“肉身教育”、“尸体教育”,这保存的不是活鲜的生命,只不过是具具尸体罢了。我的一位老师提到余华的《活着》时,曾提出“存在便是有意义”的观点,可若活着只是行尸走肉,那便没了任何意义,我想老师的意思应该是人要先活着,至少要先存在着,才会有再次实现生命意义的机会。所有人至少要给自己和他人存在的机会,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以自杀来剥夺自己存在的机会,杀人来剥夺他人存在的机会,也不可以肆意破坏来剥夺其他植物、物件存在的机会。相比于“存在而活着”,我倒更赞成“积极消费生命观”。现在很流行养生,有人错误的认为“养生”就是为了延长寿命,可以不理世事,不思追求,其实这只是妄图延长时间,无论活的多长,这些时间都是无意义的空白,反而是浪费生命。积极消费生命不是让人肆意挥霍生命,与养生也不冲突,是要我们的生命存在的有意义,有价值。怎样确定一个人是在积极消费生命,还是在虚度时日或疲于奔命呢?就看独处时,感到充实还是空虚,所以独处、私密和个人空间对人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人活下去并活在真实中不可或缺的支撑。

光谈生命教育似乎有点大而空,生命教育不能只谈生命教育。个人认为生命教育还应结合爱的教育、美学教育和死亡教育等,其实生命教育就是随后这些教育,是不可分离的。ABC也曾闪过生命的光辉,那就是对“爱”的渴望,无论是母爱还是友爱,但这些爱消失时,我们才在他们的悲痛中感受到他们的生命。弗洛姆《爱的艺术》表达了一个观点,获得爱前先要学会爱别人,很浅显的道理,但很多人都没有学会。最珍贵的东西在毁灭的那一刻总是最美的,正因如此,《死神来了》《杀死比尔》这类影片才大受世人欢迎。其实人都有毁灭的冲动,不是人人都敢去创造毁灭那刻的美,但至少人人都渴望欣赏那刻的美。大部分人是不敢的,于是需要有些媒介来发泄,便有了《死神来了》。这种美称之为凄美,世上还有很多的美,优美、华美,真、善、美才是真谛,只有懂得欣赏美,才会意识到“存在”。又或许,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方式是死亡教育,正如毕淑敏在《心理小组》中提议的那样,人人都应该去公墓走走,特别是要将那些忽视生命的家伙拉到墓地去,好让他们坦然接受死亡,开始敬畏生命。

最后应该承认的是,其实我们都是潜在的A、B、C,或是D、E、F,只是环境与时机的问题。我们一生都在探求生命的真谛,都试图摆脱A、B、C的影子,直到死去,可只要我们还没入土,A、B、C就一直潜伏在我们体内。可也没必要害怕,因为我们都没那个胆,所有大胆放心的好好活着吧。

《告白》影评

《告白》读后感

告白保证书

爱情告白

爱情告白

告白赠言

经典告白

告白说什么

告白观后感

告白书

《《告白》影评.doc》
《告白》影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