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

2020-03-01 21:33: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麦克白》是四大悲剧之一,且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悲剧中最阴暗的一面。这部悲剧用了一个反面人物作主角。它写的是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和班柯征服叛乱后班师回国,路上遇见三个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将成为考特爵士和未来的君王,又预言班柯的子孙也要做国君,而且比麦克白更有地位,更富有。回国后,国王果然将考特爵士的头衔给了麦克白,证实了女巫的第一个预言。后来麦克白在妻子的唆使下,趁国王邓肯来他城堡做客时杀害了国王。国王的两个儿子逃离,麦克白夫妇登上了国王和王后的宝座。后来他又杀害了班柯。最后麦克白夫人发疯自杀,受迫害的贵族麦克德夫和邓肯的儿子从英国进军,消灭了麦克白。

麦克白一出场即心怀异志,弑王篡位,为了巩固忘位,又残暴屠杀人民,使全国血六成河,置社会于混乱,陷人民于水火,可谓与理查三世是同样的暴君。这样的暴君,其痛苦与覆亡乃罪有应得。为什么称其为悲剧呢?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它同其他几部悲剧一样,都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展示的是一个伟大的灵魂走向堕落和灭亡的过程。对于麦克白的悲剧成因,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女巫预言的极大诱惑造成的,有些人认为是麦克白夫人的极力挑唆所致,有些人认为是麦克白本身的性格缺陷所致。而哲学让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本文以《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为底本试从外部条件对麦克白悲剧的催化作用及麦克白自身行为对其悲剧的决定作用两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外部条件对麦克白悲剧的催化作用

唯物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那么麦克白悲剧发生的外在原因有几个呢?主要有女巫预言的诱惑、邓肯的匆忙立王储这一行为上的不信任、麦克白夫人的极力挑唆三个方面。

(一)女巫预言的诱惑

在剧中最先出现的不是本剧的主人公麦克白,而是三位女巫。在第一场中女巫的出现是在电闪雷鸣的诡异天气,且三女巫的对话中出现了“美即丑恶丑即美,翱翔毒雾妖云里”,对女巫的这一系列描写中不难看出女巫在这一出戏中将要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果不其然,在征战的途中,麦克白和班柯就遇到了三个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将要成为国王。从整个悲剧来看,三个女巫的预言贯穿始终,而预言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葛莱塞斯爵士!”“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万福,麦克白,未来的君王!”这些所谓预言无疑在麦克白的心湖掷下一块敏感的石子,引起了层层涟漪,功高盖主的麦克白自然萌生出更高追求的欲望。第二葛预言是针对班柯的,“你虽然不是君王,你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前面女巫说麦克白是未来的君王,而这里又说班柯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按此预言发展,麦克白现在及将来所作一切都是在为班柯的子孙服务。这个预言就等于在麦克白和班柯这两位好战友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后面麦克白派人刺杀班柯及其儿子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三次预言是“麦克白永远不会被人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会向邓西嫩高山移动”,“你可以把人类的力量付之一笑, 因为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可以伤害麦克白”。这个预言助长了麦克白在众叛亲离的最后仍虚妄的自信,加快了他灭亡的步子。

可以说麦克白悲剧的开始是由受三个女巫预言的诱惑开始的。三个女巫的预言在开始和最后的出现对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麦克白的悲剧未来就是在她们的预言中一步步走向灭亡。

(二)邓肯行为上的不信任

在历史中,君王和功臣之间的矛盾总是很尖锐,自然在这一戏剧里的君臣之间也是无法避免。

麦克白是国王邓肯的表弟,根据当时苏格兰的王位继承制,他也拥有王室继承权,而最为有力的是他在“征讨叛逆”“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屡建奇功,可谓功高盖主,连邓肯都不得不感叹道,“你的功劳太超越寻常了,飞得最快的报酬都追不上你;要是它再微小一点,那么也许我可以按照适当的名分,给你应得的感谢和酬劳;现在我只能这样说,一切的报酬都不能抵偿你的伟大的勋绩。”而麦克白当时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要使他的功绩与名分相当,那也只有君王一职了。邓肯显然深切地感到了麦克白对他王室的威胁,所以才会在接见麦克白的同时,急忙宣布立长子“玛尔康为王储,封为肯勃兰亲王”。邓肯这一行为,无疑在麦克白强烈燃烧的欲望上,跃跃欲试的野心中泼了一盆冷水,破灭了麦克白用“正当的手段”满足野心的希望,扼杀了麦克白“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用不着我自己费力”的想法。可他天生不是安分守己的人,“欲望很大”又想做“非分的攫夺”,邓肯的间接不信任表现这一盆冷水在麦克白野心的驱使、欲望的膨胀下反而使火烧的更烈, 就像风可以熄灭小小的火花,却会使狂野的大火越燃越烈一样。

(三)麦克白夫人的极力挑唆

麦克白夫人可谓对自己丈夫的性格了如指掌,这对夫妻间感情来说是好事,但在这一出戏剧中,恰恰是因为这点,麦克白夫人的强烈挑唆才成了麦克白悲剧的催化剂。

当麦克白夫人读出麦克白写着女巫事件的信件时,她就已经直接点破了麦克白的性格弱点:“可是我却为你的天性忧虑:它充满了太多的人情的乳臭,使你不敢采取最近的捷径;你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你不是没有野心,可是你却缺少和那种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你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却又要作非分的攫夺;伟大的爵士,你想要的东西正在喊:“你要到手,就得这样干!”她也看透了麦克白的内心深处:“你也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于是,这位女人不但以“我们今后就可以日日夜夜永远掌握君临万民的无上权威”来诱惑麦克白,还利用了作为女人的优势“我要把你的爱情看作同样靠不住的东西”激发麦克白“只要是男子汉做的事,我都敢做;没有人比我有更大的胆量”。于是乎,麦克白就在妻子的所谓“鼓励”中找到了弑君的借口。

二、麦克白自身行为对其悲剧的决定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无行为不成为悲剧”主张通过行为表现人物。剧中借助于军曹之口,一开始便出现了恢宏的战斗场面,背景是黑灰的,战场上狼烟四起,厮杀声一片,给人一种既恢宏又悲壮的感觉。然后出现了本片的主人公麦克白,手持一把利剑,凶猛地刺入了敌人的胸膛。这些都描述出麦克白奋不顾身、勇猛善战的气概。显然,他是一个不愧受全国称颂和国王加封重赏的英雄好汉。但女巫的预言一旦对他发生作用,他的野心便立即萌动起来,而且,这一野心是与他心中的良知相互抵触的。面对女巫预言的极大诱惑、麦克白夫人的强烈挑唆和客观上恰恰出现的难得“良机”,犯罪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此外,莎士比亚也深刻地揭示了麦克白的内在软弱——他的顾虑并非来自是非观念,而是来自与个人利害紧密相关的畏惧,正像麦克白夫人所断言的那样,他“不是不肯这样干,而是怕干”。

麦克白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简介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读后感

《麦克白.doc》
麦克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