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文环境教案

2020-03-03 17:32: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课题: 亚洲“人文环境” 课时:共2时 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

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差异”,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抓住“差异”这个核心去设计。本节安排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亚洲人口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和亚洲内部地域文化的差异,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分析差异的原因,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知道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图片、资料等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培养学生尊重各国家风俗习惯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亚洲的人口增长的特点、多样的地域文化。 教学方法:讨论、读图思考、分析归纳

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紧紧围绕了亚洲人口众多和亚洲各地的文化差异两个问题展开。亚洲的人口问题采取开放式教学,把问题留给学生,引导学生从方方面面证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过多势必会带来资源和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亚洲各地的文化差异可通过活动的形式讨论完成,使学生认识到亚洲各地的文化差异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亚洲的自然环境如何?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呢?亚洲的人口、文化、经济状况如何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探讨亚洲的人文环境。 [讲授新课] (教师)亚洲地域辽阔,是世界第一大洲,除了面积大之外,还表现在什么方面?

(学生)亚洲不但面积最大,而且人口最多,所以是世界第一大洲。 (板书)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教师提问)亚洲人口最多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回答)亚洲人口总量最多,增长快,密度大等。 按人口数多少,给各大洲排队。

(学生回答)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州。 (教师小结)亚洲是各大洲中人口总量最多的一个洲,36.8亿,占

世界人口的61%,可见,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总量最多的大洲。 (指导学生读图6.14,提问)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共有多少?有几个在亚洲?

(学生回答)共10个,有6个在亚洲。这也说明了亚洲人口多。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哪几个? (学生思考回答)有四个,分别是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教师)四个地区中有两个在亚洲,可见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整个欧洲也是世界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那么,人口的稠密程度用什么数据来表示?(学生回答)人口密度。 (教师讲述)亚洲和欧洲相比哪个洲更稠密呢?我们来比较一下。 (引导学生计算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密度)

亚洲:36.8亿÷4400万平方千米=83.6人/平方千米 欧洲:7.29亿÷1000万平方千米=72.9人/平方千米

(学生小结)亚洲的人口密度比欧洲的人口密度还大,可见,亚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教师)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来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吗? (学生思考回答)可以从人口自然增长率看出。

(学生活动1)读图6.15,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给各大洲排队: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亚洲居第三位。 (学生活动2)按1995-2000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平均为1.3%),计算2001年亚洲的净增人口数和世界的净增人口数,看看世

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

(引导学生计算)亚洲的净增人口数:36.8亿×1.4%=0.52亿 世界的净增人口数:60.55亿×1.3%=0.79亿

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有多少人在亚洲:0.52亿÷0.79亿×100=66人

(学生小结)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不是最高,但是每年增长的人口数是世界最多的。由此可见亚洲是世界每年人口增长最多的一个洲。

(教师提问)为什么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高,但每年增长的人口数是世界最多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亚洲人口基数太大,所以即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了,每年增长的人口数还是最多,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教师)可见,控制人口不是短期的任务,而是长期的工作。 以上我们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学生总结)亚洲人口总量最多、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亚洲最多、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增长迅速、每年增长的人口数最多。

(教师承转)从以上这些方面都体现出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众多,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略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材料“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讨论完成因果关系框图:

(教师提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怎样才能把恶性循环转化为良性循环呢?

(学生讨论,完成良性循环结构图,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 (教师总结)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有计划的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并且要努力控制人口的增长,充分依靠科学技术,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师承转)亚洲不但人口众多,民族也有1000个左右。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自灿烂的文化。 (板书)

二、多样的地域文化

(学生)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文明发祥地”,读右图:

(教师提问)亚洲的三个文明发祥地是哪里?从地形、气温、降水来看它们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有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击平原上,土壤肥沃。 从气温来看,都位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度适宜。 从降水来看,各地降水充沛,且水源丰富。

(教师讲述)可见,人类的文明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民族习俗和地域文化。 屏幕显示: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等的差异。

(学生活动)读图6.17,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可每组讨论一到两个问题,不全的教师加以补充)

①沙特:地处热带沙漠,终年炎热,所以穿宽大的袍子,以便散热;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民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居住帐篷。 ②亚库特人:居住在西伯利亚,终年寒冷,为了御寒他们穿毛皮服装,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终年积雪是雪橇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也门:位于丘陵地带,所以住房大都依山而建,农田也大都是梯田。 ④孟加拉人:居住在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终年湿热,河网密布,所以这里的居民出门乘船,以捕鱼为生。 ⑤达雅克人: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为了防潮,他们的房屋是高脚屋。

⑥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和地震,所以日本的建筑多有防震设计。 归纳总结:

本节主要讲授了亚洲 “多样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的差异”。我们通过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使我们学会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如何从地图和数据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亚洲是绚丽多彩的,它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让我们全亚洲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把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建设得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各地文化差异很大,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学生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给予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知识衔接流畅、条理清晰,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归纳。

高三复习教案亚洲人文环境

七下亚洲人文环境教学案例

初一地理教案 严峰 第六章 第二节 亚洲 人文环境(第2

人文环境建设

亚洲地理教案

亚洲之声教案

《亚洲之声》教案

地理亚洲教案

《亚洲之声》教案

亚洲采风+教案

《亚洲人文环境教案.doc》
亚洲人文环境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