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教学设计

2020-03-03 00:09: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病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病毒是多种多样的,如:流行性感冒病毒、乙肝病毒、SARS病毒„„病毒体积十分微小,人们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前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和课上的交流、讨论,认识病毒这一特殊的生物类型,了解病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参与科学事业的热情。

学情分析

学生听说过病毒,也许见过或听过一些病毒引起的疾病,但对于什么是病毒、病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还不了解。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与病毒相关的疾病,进而认识病毒的特点,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3.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4.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病毒及病毒的特征。 难点:了解病毒的种类。 评价任务

1.了解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认识病毒及病毒的特征。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2003年的“非典”给我们国家造成严重的灾难,对于“非典”你了解多少?

学生自由回答。

2.“非典”是由一种叫做SARS的病毒引起的。到底病毒是什么,它还会引

1/3

起什么疾病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病毒的真面目。(板书课题:病毒)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由病毒感人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了解常见的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

活动二:认识病毒。

1.病毒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疾病,那它到死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呢? 学生自由讨论。

2.阅读课本第三页,认识病毒及其结构和特点。 3.病毒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呢? 学生猜测、讨论。

4.阅读课本第四页,认识病毒的种类。

三、自由活动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病毒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制作一份有关病毒的剪贴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2.学生制作并展示剪贴报。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组织一次以预防病毒性传染疾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板书设计

病毒

2/3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流感、狂犬病、骨髓灰质炎、麻疹„„ 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特点: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个体及其微小。 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教学反思

病毒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生物,学生比较陌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气氛,教师首先从“非典”入手,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病毒的名称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前收集资料,尝试回答出肝炎、禽流感、鸡瘟、口蹄疫、流感等人畜患病的疾病名称。

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引导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在独立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组内合作交流,阅读教材,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3/3

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优秀]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展示课教学设计

第三章病毒 教学设计一教学教案

5.细菌和病毒 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反思

病毒的教学反思

《《病毒》教学设计.doc》
《病毒》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