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当地 发展特殊教育

2020-03-02 11:09: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播撒爱的有心人

------ 敦煌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裴菊兰先进事迹

敦煌市特殊教育中心成立于1993年11月,至今中心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中心以优质的教学与服务,不仅解决了本市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而且解决了临近县市残疾儿童无法入学的困难。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渗透着特教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裴菊兰就是特殊教育中心的一名教师,十年的特教生涯,在与孩子们无言的相处中,她以自己博大的爱心抚慰着每一个残疾儿童受伤的心灵,用生命弹拨着无声世界的五彩乐章。为了教残疾儿童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交流,学会立足社会,她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在特殊教育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见证着特殊教育的起步、发展、变化,分享着特殊教育这块园地的春华秋实,播种希望,收获成熟。说起她,中心的领导与同事们如数家珍。

一、艰苦创业,无怨无悔

十年前,特殊教育中心的成立,填补了敦煌市特殊教育历史的空白,她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知难而上。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配班老师的协助下,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没有教材自己编写;没有教具自己画,自己做;没有办公室,把教室办公室“合二为一”;为尽快熟悉教材,她白天上课,晚上学习、备课。利用假期外出学习,学习听力,

1 语训的方法,学习聋教育专业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利用业余时间从电视、录像、杂志、书籍上学习聋语,搜集特教信息,了解特教改革的新动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尽职尽责使聋生的听、说、读、写、画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前来参观的领导和专家一致评价:中心的设施是一流的,教学是一流的,服务是一流的,家长把孩子送到中心很放心。1994,1996年两次为我市赢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的光荣称号。2002年获甘肃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称号。自己被评为酒泉市“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她所撰写的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方法 ---- 课文剧》获全省特殊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

二、爱生如子,不是母亲,胜似母亲

在特殊教育中心有16名聋哑孩子,他们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4岁,他们大都来自农村,家庭都比较困难,其个性、能力各有差异,许多孩子性格古怪,脾气暴躁,不愿意与人交往,卫生习惯较差,目光呆滞,时常发出骇人的怪叫,对教师大吵大闹,拳打脚踢,撕教师的衣服,抓教师的脸,面对这些她和同事们没有退缩。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突出一个“爱”字;抓住一个“导”字;坚持一个“恒”字。耐心地地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 2 动,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呀呀之语,全面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可爱之处,信任他们,保护他们的自尊、自爱,帮助他树立自信,告诉孩子们残疾并不可怕,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用自己博大的爱心,象慈母般地关心、照顾他们,扣子掉了,缝一缝;衣服脏了,洗一洗;头发乱了,梳一梳。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特别的关爱给予这些特别的孩子,用教师们真挚的爱,修复了孩子们一个个损伤的心灵。

五岁的聋童张强来中心一周多了,哭闹不止,不愿意与其他孩子相处,她就耐心地和他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用游戏的方式教他发音,学说话,经过短短3个月时间,张强不但变得开朗、大方了,还学会了许多日常用语。

不会说话的弱智学生邓凯洋,刚进中心时,面黄肌瘦,走路踉踉跄跄。下楼都要人扶着,还常常大小便失禁,她并没有嫌弃这个孩子,与配班的教师一起分析、协商帮助孩子的方法,她与同事们从体能康复入手,想尽办法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厌其烦地带孩子练习踏步、跑步等动作,注意观察孩子的生活规律,及时提醒孩子大小便,孩子不小心弄在了裤子上,她不嫌脏,不嫌臭,为孩子洗干净,经过半年的辛勤培养,邓凯洋身心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面色红润,能大步流星地上下楼 3 梯,大便小失禁的现象明显减少。原来目光呆滞的他,现在变得开朗活泼了。

从小失去父母的聋哑儿杨海亮,家住安西县。父亲精神失常,由亲戚接送,常常误了接的时间,裴老师经常把他带到自己家里,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给他洗澡、洗衣服、做好吃的。杨海亮因为交不起学费辍学时,裴老师用自己的给杨海亮交学费,并鼓励家长克服困难、度过难关。还把情况如实地向中心的领导做了汇报,特殊教育中心的领导了解情况后,减免了该生的部分费用。杨海亮在裴老师与中心领导的关心下,读完了小、中学的全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张掖聋校继续学习。他常来信问侯老师,深情的称裴老师为“妈妈”。

她在聋儿身上付出的辛勤劳动,家长们也深受感动,聋儿邓凯洋的妈妈含着眼泪说:“你们老师,照顾孩子比我还要好,我们把孩子搁这儿放心!”

十年来,她认真研究每一个聋儿的身心特点,重视个别教育,关注个体差异,因人施教。用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事业心,真诚的爱心,润育着每一个聋哑儿童,是他们的缺陷得到最大的补偿,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昔日,顽皮淘气的聋儿赵源生,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听力、语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如今,他在南街小学三年 4 级随班就读,凭借助听器能听懂老师讲课,能与普通孩子进行正常交往。去年毕业的8名聋生,都已经走向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自食其力,服务社会。

回顾十年的经历,她与残疾儿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选择特殊教育,她无怨无悔,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坎坷,为了神圣的事业,它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5 立足当地,发展特殊教育

--------甘肃省敦煌市特殊教育中心先进集体材料

敦煌市特殊教育中心成立于1993年11月,中心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足培养聋生人人残而不废,个个成为有用之才为目标。立足当地实际,坚持特教特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领导,促进特殊教育的长足发展。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市上对特殊教育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做到分级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市政府制定了《发展残疾人义务教育事业实施措施》,特教特办,特殊教育中心与市幼儿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由市幼儿园具体负责特殊教育中心的工作。地、市人事部门破例解决了特教中心教师聘任工作,并落实特教补助,市民政局、残联全面掌握了解全市残疾儿童状况的同时挨门逐户进行家访,千方百计动员家长送孩子入学。特殊教育中心隶属教育局管理,各学区负责抓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特教工作体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检查。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聋哑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首先要成为跨世纪需要的人才。这是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政治上严要求、

6 业务上勤指导、工作上压担子、思想上常鼓励、生活上多关心,选派思想过得硬,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从事特教工作,不轻易调换特教班教师的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合格而稳定的教师队伍。

1、狠抓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

2、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岗位练兵”等办法,培训师资。派教师赴北京、兰州等地参观、学习,全面学习掌握特教理论、教学原则,学习有关声电学、语言知识和助听器的使用保养知识,学习聋校教学大纲、教材等,同时要求教师加强读、说、写、算能力的训练,熟练地掌握运用手语,并提供条件让教师学习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请省康复中心的专家为聋生配置耳膜,指导教学。

3、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完善知识结构。为使教师尽快成为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特殊教育中心在合理安排教师课务的同时,尽可能提供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在职进修,不断充实知识储备。

三、大胆探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1、更新观念,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聋生素质的全面培养。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我们得到启示,要使聋哑学生残而不废,自立于社会,自食其力,不仅要教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使他们学会一技之长,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练就过硬的劳动本领,养成爱劳动,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同伴等优良品质。

2、遵循《聋校教学大纲》,开齐课程,实施课程计划。教材使用全国统一聋校课本,采用集体授课、分组教学、个别语训等方式,以口语为主,以手语为辅的手段,通过现代化的语训设备、直观教具,表情、动作演示,对聋生进行训练、教学。使他们掌握发音方法,提高看口型、打手语及运用语言与人交流的能力,铁树开花、哑巴说话已不是天方夜谈,聋哑学生熟练的能写会算能力,使来中心参观的领导与各界人士感到十分惊喜。先后有35名聋哑学生在特殊教育中心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学习,已有5人进入社会福利厂、编织店参加就业,1人进入小学随班就读,1人进入张掖聋校初中就读,4人回乡参加生产。

3、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开阔聋生的视野。殊教育中心利用在幼儿园的便利条件,经常组织聋哑学生与正常儿童一起参加活动,例如:“春游”、“放风筝”、游览敦煌名胜古迹、参加运动会、“六一”文艺演出等,从97年至今组织聋哑学生与职业中学学生进行结对子活动,节假日、星期天职教中心的学生与聋哑学生经常举办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利用助残日与小学的少先队员进行联欢,手拉手,心连心,献爱心使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使聋哑学生感受到了社会与周围人对他们的关爱。2000年由地区残联牵线敦煌市特殊教育中心与上海埔东新区爱心幼儿园结成了东西结合秭妹园,2001年特殊教育中心的三位教师赴上海学习,了解与掌握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可以与上海同行互通信息,共同交流,相互探讨,不断充实完善我们的办学思路,走出自己的路子,创出自己的特色。

4、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一技之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根据聋哑学生的年龄及兴趣爱好,采取“专、兼、聘”的办法,对聋生进行绘画、编织、缝纫、烹饪、养殖、种植等技术培训。聘请敦煌研究院的画家给聋哑学生教描画;带爱好编织的聋生在“红红编织店”学电脑编织;采取边学习边实际的办法让喜欢烹饪的聋哑学生在幼儿园食堂学习拉面、做面点、炒家常菜等。从立足农村出发,请有经验的养殖、种植能手教聋生学习科学的喂养、种植技术,组织聋哑学生定期与农户联系参加实地见习,使他们真正掌握实用技术,回乡以后真正成为“科技兴农”、“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五、争取家长的配合,实现家园共育。对家长来说孩子就是希望,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活泼地成长。残疾孩子因为缺陷,家长更是关怀备至,什么事情也舍不得让他们去做,家长包办的较多,因此,造成许多残疾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懒惰等不良习惯,为此,我们利用家访、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与家长交谈、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让聋生学会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养成自理的习惯。在学习文化知识与劳动技能等方面我们同样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相互了解聋哑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对症下药,及时纠正聋生的不良习惯。

六、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特殊教育中心自成立以来,为改善办学条件中心的领导多次上酒泉、赴兰州、跑北京向有关部门争取办学经费,并利用“助残日”等机会组

9 织观摩教学,请市上有关部门的领导检查指导特教工作,同时组织聋哑学生排练节目,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义演,争取有经济实力的单位资助,请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大力宣传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系、支持特殊教育事业。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敦煌市特殊教育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多方努力,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2002年8月启动了特殊教育中心综合楼修建,2003年9月聋哑学生将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学习、生活。特殊教育的领导与教师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与汗水,打开了工作局面,为聋哑学生营造、创设了一个宽舒、舒适的学习环境,优质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199

4、1996两年为我市赢得了“特殊教育先进市”的荣誉。

二○○二年十一月四日

10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情况:

2002年8月动工兴建特殊教育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242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05万元,2002年12月工程竣工,2003年1月投入使用,教学楼主体工程为四层,砖混结构,设计合理,采光充足,宽敞明亮,内设语训室、活动室、劳技室、电脑室、宿舍等。是酒泉市唯一的一所正规特殊教育学校。近年来,在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1994,1996年两次为我市赢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称号。2002年获甘肃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称号。窦秀玲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教师裴菊兰被评为酒泉市“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她所撰写的论文《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好方法 ---- 课文剧》获全省特殊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

特殊教育中心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办学宗旨。现在中心就读的学生有15名,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5岁,教材使用全国统用聋哑教材,采取集体授课,分组教学,个别语训的方式,以口语为主,借助手语、体态语、演示等进行教学。特殊教育中心以优质的教学与服务,不仅解决了本市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而且解决了临近县市(安西、肃北、青海石油管理局、平凉)残疾儿童无法入学的困难。

特殊教育中心现有的教学设备有:语言训练器一台,感应线圈、助听系统一套,声场测听仪一台,电脑三台,中国手语计算机合成系统一套,智力评定量表一套,所有设备运行正常。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

11 的发展,现有的设备还不能满足特殊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各级政府对特殊教育投入情况

2000年国家教育部下拨10万元。

2002年省财政厅10万元,省教委4万元,酒泉市联5000元。 特教津贴15%落实,由市财政随教师工资按月发放。 2003年国家教委下拨20万元。

来自社会的捐赠:敦煌研究院2万元,省教干部5000元

2004年日本友人大洞龙明先生捐赠海尔电视机23台,CVD23台及配套的幼儿动画片、卡通片等,价值8万元。

2003年省聋儿康复中心先后捐赠耳背式助听器3部,价值3000元。 2004年市残联为聋哑学生捐赠学习用品、衣物等350件,价值5000元。

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走出去”参加培训。特殊教育中心成立之前,就派教师到甘肃省聋儿康复中心参加培训,学习了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的方法,以及如何给聋儿配戴助听器等。

93年12月送教师到北京第一聋校随班听课、见习一个月,学习掌握聋校基础教育的模式、教学管理方法以及各种电教设备的操作方法。

95年派教师参加全省“聋儿语训评估及助听器修理”培训班。为聋生制作了耳模,并配戴了助听器,工作受到了省评估组的一致好评。

99年参加了在张掖地区举办的“北京聋校专家讲习班”学习了解了

12 国内,特别是发达地区聋教育改革的先进信息。

2001年赴上海参加了“全国个别化训练方案”研讨会,接受许多国内外先进的特教新理念。

2002年参加了由香港爱德基金会在兰州举办的培训班,听取了新西兰特教专家互动式教学模式讲座。

另外,我们还从电视、网络、录相、电话、电传、报刊、杂志、书籍等方面获取信息,收集资料,扩大交流的范围,让教师及时地了解掌握特殊教育的新信息,新动向,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增强职业责任感,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增长。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立足当地农业发展

特殊教育发展建议

立足均衡发展

发展特殊教育 关爱弱势群体

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应立足当地经济的振兴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

心系员工立足发展

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

立足中心 服务发展

创新审计理念,服务当地发展

《立足当地 发展特殊教育.doc》
立足当地   发展特殊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