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林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

2020-03-03 16:25: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委林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英山县委书记杨良峰发言材料

时间:2010-02-05 点击:

512

深化林权改革

加快林业发展

中共英山县委 英山县人民政府

(2010年2月3日)

英山“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全县版图面积216万亩,其中,集体山林153.1万亩,占全县版图面积的71%。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活立木蓄积量达412万立方米,大林业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板块。英山先后荣膺“中国茶叶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

近三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要求,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县集体林权主体改革现已全面完成,配套改革正在逐步落实,较好地破解了一些困绕林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初步形成了政府“搭台”、部门“伴奏”、林农“唱戏”的林业工作新格局,实现了“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生态,促一方和谐”的目标。全县正以林权改革为动力,正向基本绿化向山川秀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跨越。

一、领导高度重视,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英山最多的资源是森林,最深的底蕴是绿色,最靓的品牌是青山绿水。林业开发空间广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全县林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8倍,20万亩的耕地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150余万亩的林地难道解决不了农民的致富问题?通过对山情、林情、县情的认真分析,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只有通过林权改革,才能实现资源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识统一,把林权制度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要事来抓,列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林改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组建了工作专班,设置了林改办,明确了林改目标,量化了林改责任,建立了“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乡镇负责组织,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并落实了工作经费。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全县共印发林改宣传资料10万份,《致全县农民朋友的公开信》7.5万份,刷写标语1万余条,制作宣传栏100余协,举办培训班18期,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会议广泛开展林改宣传,使林改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林改、支持林改、参与

林改”的良好氛围。

二、科学制定方案,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林改工作情况复杂、千差万别,必须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改革方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林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各乡镇、村组分别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做到了“一村一策、一组一案”,不搞“一个模子”,不搞“一刀切”。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山林分不分、怎么分,采用什么经营形式,都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只组织不干预,只引导不拍板,只协调不做主,把林改的决定权交给群众。这是我县林改工作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林改工作成功的法宝。三是坚持依法依规。各乡镇按照“舆论先行、政策引路、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始终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工作不走过场。

三、强化工作举措,把握“三个关键”

一是坚持试点先行。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先择了能够代表全县特点的杨柳湾镇杨树堰村、河南畈村、东冲河村开展林改试点工作。2008年,3个试点村按照“明晰产权,确权发证,放活经营”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全面完成了林改试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在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又多次召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对林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试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二是加快确权发证。全县各乡镇按照“均山、均股、均利到户,还山、还权、还利于民”的要求,在摸清本地集体山林及权属现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确权到户工作。全县应确权发证面积146.03万亩,已参与林改的确权发证面积145.43万亩,确权率为99.6%,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全县共发放林权证67488本,面积140.73万亩,做到了人、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三是推进配套改革。减轻了涉林负担,林业“两金”征收标准从20%调减到10%;取消了一切不合法、不合理的林业收费,组建了森林资源评估中心,成立了森林资源规划调查设计队,林权抵押贷款开始起步,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积极组建和完善。

四、立足和谐稳定,实现“三个确保”

一是确保规范操作。在具体操作中,全县涉及林改村的改革方案都经过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或农户表决同意,并严格执行“六签名四公示”制度,即:林改会议通知签收,参加林改会议签到,通过林改方案签字,确认林权界限签字,签订林改合同签字,林改事项决议签字,实施方案公示,工作程序公示,林权现状公示,林改结果公示。林改全过程实现了“阳光操作”,杜绝了乱卖山、乱占山和权力承包、垄断承包等涉林腐败现象。二是确保生态安全。林改的目的是让林子长起来,林业活起来,林农富起来,绝不是把森林、林木、林地一分了之,一砍了之。为避免借林改之机破坏森林行为发生,我县组织森林公安机关和林政执法部门,深入开展林业严打专项整治行动,为林权制度改革保驾护航。共查处各类涉林案件300余起,较好地保卫了全县生态安全。三是确保林区和谐。高度重视涉林来信来访工作,对出现的山林纠纷,我们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协商解决”的原则,发动办事公道、熟悉山林历史的老党员、老村组干部协助进行调解,共调处林改纠纷54起,杜绝了越级上访,避免了涉林事端。

五、放活林业经营,催生“三大效应”

一是落实了经营主体,理顺了责权利关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还山、还权、还利于民,由“我们的”变成“我的”,由“事不关已”变成“事关自己”,由“无人管护”到人人都是“护林员”,解决了长期以来集体林责、权、利不清的问题,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全县森林火灾和乱砍滥伐明显下降,“山当田耕,树当儿管”

的意识日渐浓厚。

二是促进了林地流转,盘活了优势资源。鼓励森林、林木、林地合法有序流转,引导流转林地与低产林改造、林浆纸一体化、速生丰产林、高效经济林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林地的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杨柳湾镇河南畈村通过林改,将1839亩的集体林场租赁给安徽宣城老板,营造速生丰产林基地,流转资金52万元,分利农民36万元,用于本村公益事业16万元。截止目前,全县共流转林地20余万亩,抢山栽树,兴林富民日

趋活跃。

三是激发了创业热情,加快了林业发展。县委、县政府激励全民开展绿色创业。一批有识之士纷纷抢滩林业,砺志发展,昔日的荒山荒滩成了备受青睐的“抢手货”。县林局退休干部黄朝焱租赁温泉镇花园村荒弃河滩500亩,投入20余万元营造意杨基地。如今,活立木蓄积量达2000余立方米,林木价值在200万元以上,并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10万元。雷家店镇东明村返乡农民工祖昌久邀请亲友合伙入股以42.8万元竞标租赁本镇新华村、友谊村1450亩的山场,创办集种植、养殖、油茶、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东新林业生态园,并吸纳9个农民工长年就业。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催生出诸如此类的“绿林好汉”180余个,创办种苗培育、经济林果、药材种植、速生丰产林、森林旅游等林特产业基地160余个。如今,各种要素正向林业聚集,加快林业发展的热情十分高涨,全县不少地方呈现出“一户承包,全家就业”、“城里下岗,山上创业”、“依山致富,兴林发财”的大好局面。 在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的生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把政策原原本本告诉林农;必须把权力实实在在交给林农;必须把利益不折不扣让给林农。全民参与是有效进行林改的前提条件,因地制宜是顺利完成林改的必然选择,阳光操作是成功实施林改的有力保障。

各位领导,我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结束,配套改革刚刚破题,林权抵押贷款受益面不宽,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林权流转需要进一步规范,“山”的潜力还远未发挥。下一步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学习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把我县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努力开创林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让林业真正担当起富民强县的重责大任,为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林业工作会议讲话

林业工作会议发言稿

林业工作会议讲话

林业工作会议主持词

林业工作会议发言稿

方山县林业工作会议主持词

林业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林业系统工作会议主持词

全县林业工作会议讲话

乡镇林业工作会议讲话

《委林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doc》
委林业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