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工作要点

2020-03-03 13:36: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4年全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2014年,全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共青城市委一届五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化“平安甘露”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全镇社会经济赶超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

(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及时获取预警性、行动性、内幕性信息,注重综合研判,努力实现预知预警、预防预控,牢牢把握对敌斗争主动权。依法加强对政治类、宗教类以及有境外复杂背景社会组织的监管,依法打击处理敌对势力利用境外非政府组织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防控“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原“法轮功”人员教育转化,强化群众识邪、抵邪意识,铲除邪教滋生土壤,绝不让邪教危害社会。要加强重点单位、部位反恐防范措施,加强反恐专门力量和应急力量体系建设,提高有效防范和稳妥应对能力。

(二)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依托基层组织,健全完善三调联动体系,发挥基层干部和群防群治力量优势,第一时间发挥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渠道,综治、信访、

1

维稳部门要密切配合,综治部门要争取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及时向信访、维稳部门通报情况,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组织的调解职能,将矛盾化解在当地;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矛盾的中转、协调作用,将矛盾及时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督促落实矛盾化解工作;维稳部门要切实落实矛盾的兜底意识,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

(三)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健全依法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社会和谐稳定、涉及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决策,进行调研论证、风险评估,严格审批程序,坚决防止因决策不当导致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发生。

(四)完善突发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健全群体性事件苗头隐患排查、研判、报送、预警和社会心态评估疏导机制,积极疏导调节社会不良情绪,防范和降低社会稳定风险。健全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指挥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类应急队伍建设,加大应急培训和综合演练力度,增强实战能力,提升对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水平。

(五)坚决遏制恶性刑事案件发生。要从严从快打击爆炸、杀人、纵火以及各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严重经济犯罪,坚持遏制恶性刑事犯罪;深入开展禁毒、禁赌斗争和扫黄打非行动,坚决遏制社会丑恶现象蔓延。

2

要大力加强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等重点物品管理,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强化对民办幼儿园办学资质、校车安全等问题的监督管理,有效整治道路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隐患,严防发生重大恶性案件、群死群伤和治安灾害事故。完善铁路、公路、水路和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及输油管理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护路护线安全。

二、深化平安甘露建设。

(一)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平安甘露、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边界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重点推进平安村居建设,实现村居基层党组织、综治维稳组织及群众性自治组织全覆盖,强化村居委员会调解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等职责。

(二)加强平安文化建设。采用喜闻乐见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和我镇关于深化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基层的成功实践。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提高平安建设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平安共建、和谐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排查整治治安突出问题。完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对严重影响公众安全感、集中多发的案事件和突出治安问题进行协调研究,推动问题解决。根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按照“什么地方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地方,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的思路,重点整治鄱阳湖区、工业园

3

区、边界地区、旅游景区、企业周边、校园周边、城乡接合部、非法出租房屋、“黑旅馆”、偏远农村等复杂区域和治安乱点,努力实现由乱到治、由治到安。

(四)严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加快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于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推进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天网”工程建设,加快现有视频监控的升级改造和延伸拓展,实现对主要公共场所、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全覆盖。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逐步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网点、学校、商场等社会单位内部视频资源接入视频监控中心,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管理平台,最大限度提高动态环境下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

三、大力创新社会管理。

(一)推进社会管理项目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各地、各部门要根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规划,明确今年的创新工作项目,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确保创新项目运用于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创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无缝对接、安置帮教机制,防止发生脱管、漏管和违法犯罪现象。进一步细化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对肇事肇

4

祸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应送尽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加强对吸毒人员排查管控,对符合法定条件的采取强制隔离戒毒,推进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加强对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的教育管控,防止其危害社会。

四、夯实综治基层基础。

(一)整合基层力量。推进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计划生育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配齐配强乡镇综治办副科级专职副主任、专职综治干部和村居综治室专职主任,落实基层综治干部岗位津贴。

(二)增强基层活力。健全完善综治工作机构,整合综治、维稳资源,充实人员力量,改善基层综治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努力把有经验、有水平的综治干部稳定在基层一线。落实省里确定的标准,将综治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

(三)提升业务能力。加强对综治干部培训,提高广大综治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五、进一步加强提升公众安全感专项工作。

(一)提高公众知晓率。深入到村(居、场)、企业、学校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送法上门,提高群众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切实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5

(二)“严打”不松懈。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大治安整治力度,对设点聚众赌博、抽头营利的案件,坚决依法严厉查处。

(三)强化治安防范。加强治安联防队伍建设,健全内保组织,落实经费和措施,提高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做到组织机构健全,岗位责任落实,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六、落实领导责任和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年度考核指标的重要内容,与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惩等挂钩。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不落实,社会管理出现重大问题的地方和单位,实行限期整改、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对责任人实行责任查究。

(二)加强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综治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广大综治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三)保障工作经费。严格执行共青城市财政局、共青城市综治办的要求,确保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经费足额到位。

6

综治工作要点

综治工作要点

综治工作要点

综治工作要点

综治工作要点

政法综治工作要点

政法综治工作要点

政法综治工作要点

镇综治工作要点

镇综治工作要点

《综治工作要点.doc》
综治工作要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