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一棵大树》

2020-03-01 16:00:4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棵大树

第二课时 执教者:胡丽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树”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 2.懂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学会感恩,学会关爱。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树”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 教学准备: ppt,《爱心树》电子绘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看课文视频并思考俩个问题: A、文中少年几次来找大树?分别在什么时候?

B、 B、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说说男孩和大树给你的印象?

(要——给,索取——奉献)

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少年几次来找大树,分别在什么时候? 第一次 少年时期

第二次 长大了(成家立业) 第三次 成人 第四次 老年

2.小组学习,朗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男孩的需要 大树的奉献 大树的感受

第一次 钱 果子 很幸福

第二次 一间屋 树枝 很高兴

第三次 船 树干 欣慰、难过

第四次 安静的地方 树墩 仿佛看见了„„ 3.学习反馈,共同评议表格。

4.分角色(男女)朗读第一次会面,体会男孩和大树内心的情感。

思考:大树为什么感到很幸福?

孤独的大树看到男孩得到果实后的高兴,他的内心是幸福的,因为他让自己的朋友变得高兴了。

5.分角色(小组)朗读第二次会面,体会男孩和大树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树为什么悲伤?颤抖说明了什么?树为什么感到高兴?

悲伤是因为男孩很久没来看他了,颤抖是因为看到许久不曾见到的男孩,内心异常激动。男孩满意了,高兴了,树也就高兴了。 说一说: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 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 6.男、女生读第三次会面,体会男孩和大树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树邀请男孩玩的时候,为什么要轻轻的?

因为前两次都被男孩拒绝了,他怕男孩再次拒绝他。 你怎么理解:树很欣慰,但心底却很难过。

欣慰的是男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难过的是,男孩只顾自己,不顾大树的感受。 说一说:此时的大树,有哪些话要和男孩说呢?

7.分角色(个人)朗读第四次会面,体会男孩和大树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指导朗读,读出男孩老年时的苍老语气和身心疲惫。 此时的树和男孩分别给你一种什么样的印象和感受? 树:抱歉 为能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而感到高兴

男孩:渐渐蒙生出丝丝悔意(他坐在树墩上,轻轻地抚摸着这个无私的朋友„„) 理解:在男孩眼里,很高很高的不仅是大树,更是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 说话练习:仿佛看见了„„

三、领会感悟

1.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填空:一棵( )的树

2.看着这个孤零零的枯老的树墩,你能想象出他曾经是棵硕果累累、粗壮的大树吗?大树无怨无悔地奉献了她的一切。想想大叔为什么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的一切呢?(爱)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像大树一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要懂得关心关爱身边的朋友。

四、拓展延伸

1、讨论:现实生活中,谁像这棵大树?(父母、大自然„„)

2、感恩见行动,孩子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用自己的行动向关爱我们的人表示感恩。你要对他们说什么?做什么?

爱不是一味的付出,被爱不是一味的索取,在被爱的同时要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五、本文写作特色:首尾呼应。

板书设计:

男孩 奉献 自私自利

6、一棵大树

索取

大树 无私奉献

做一棵大树教案

一棵大树读后感

一棵大树_教学设计_教案

演一棵大树教案教学设计

一棵大树的倾诉

母爱是一棵大树

《一棵大树》读后感600字

一棵大树的呼唤

一棵大树作文400字

《一棵大树》教学设计

《教案《一棵大树》.doc》
教案《一棵大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