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锅炉防冻措施

2020-03-03 12:08: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防冻措施

为了确保冬季安全生产,必须充分认识防冻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完成各项防冻工作。

1.各班长是防冻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对每项防冻工作必须亲自检查,随时过问,每班不少于一次。

2.各班必须将各项防冻工作责任人名单存档,并报车间一份备案,确保各项防冻工作责任到人,不允许有任何麻痹大意的思想。 3.生产现场防冻设施各班都必须由专人负责,交接班认真检查,确保完好无损,否则照价加倍赔偿,如门帘、门弓子、玻璃、窗户等。

4.生产现场窗户应随时关闭,厂房窗户由炉本体巡检人员负责;吸风机室窗户由空压机值班员负责。

5.现场各大门除排渣(#3,#5炉)及车辆通行等特殊情况外,一律关闭。小门上门弓子,如不自动关闭,随时手动关闭小门。零米各大门由零米值班员负责,吸风机大门由空压机值班员负责。

6.空压机系统要确保安全运行,保证加热器正常投入运行,有问题及时联系处理,不得发生排污管大量积水或排污管冻结现象 7.加强对取暖设施的检查,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有关人员处理,并向专业汇报,作好原因记录。 8.每年十月初进入防冻期前,应查证送风机吸风口倒至室内,以提高送风机入口温度。开启送风机、一次风机入口再门,调整空预器入口

一、二次风温,维持在20℃~30℃。

9.冬季定期试事故放水及定期排污前,必须确认定扩罐及系统未被冻堵,排汽口冒汽方可开启阀门排放汽水。

10.排渣车通行的#3炉或#5炉,停炉后应立即关闭大门。#3炉、#5炉大门防冻期间必须吊挂门帘,并不得损坏。

11.消防系统充水后,应将消防栓内积水放尽,每班对消防水系统检查不少于二次,确保消防系统备用。

12.冲洗水管每次充水后,打开零米及十米放水门放尽积水,冲洗水箱不得存水(每天17:00检查零米各放水门是否打开,由零米值班员检查,零米班长进行复查。)。

13.进入冬季前备足防冻汽油及喷灯,以便在启炉或需要时随时可用。 14.冬季启动制粉系统时,一定要缓慢,充分暖磨,并认真检查,尤其长时间停运的制粉系统更应注意。

15.冬季停炉至少烧空两个原煤斗,防止启炉棚煤。影响启机带负荷。 16.冬季停炉熄火前,必须逐个投入油枪一次,以防止停炉后冻结油系统。

17.停炉后,再热器系统余压只有0.2~0.5MPa后,应立即开启再热器系统疏放水门及空气门,开启再热器疏水至疏扩水入口门,放尽汽水防冻。但在停炉冷却过程中汽包水位下降后,联系汽机启给水泵向汽包补水前,必须确保机抽头门关闭,再热器减温水总门手动关闭、各手动门关闭,上水时严密监视再热器系统各部位压力、温度及汽包压力,如有异常立即停止上水,查明原因并消除后,再决定上水。

18.一次汽系统放水至定扩,关闭二次汽放水至上放水联箱总门,待一次汽无压时再开启二次汽放水总门,防止返串汽。 19.停炉后,一般均请示值长全开疏放水门,热炉带压放水并密闭风烟系统干保护法防冻,同时要通知热工、化学放掉各取样管路积水,并做好有关记录,打开所有水位计及水位保护放水门。待向空排汽和空气门无余汽后应立即关闭,待疏水门全部打开后,联系汽机除氧器放水,放水过程中发现疏放水管不过水应联系检修割管检查,保证炉水放进,各班副班长应对此项工作复查。特殊情况炉水不放,应在压力到零时及时汇报值长,采取底部推动或点火烘炉防冻。 20.停炉放水后,应将疏水箱水请示值长放尽,联系检修汇报有关领导,放尽疏水泵及管路内积水,微开除盐水补水门,防止除盐水管受冻。

21.锅炉停炉放水后,所有电动门、调整门应停电,禁止操作。 22.停炉待转机停运后,除需检修的冷却水门关闭,采取防冻措施外,一律不得关闭,但应关小,保持少量冷却水流通。#3 ~#6炉磨油系统低速运行,投入油系统及电机电加热,并随时与汽机联系保证管道泵正常运行。

23.停炉后严密监视室温情况,保证暖气正常投运后,必要时在关键部位采用生火炉的办法提高室温,交接班应保持炉火旺盛。 24.启炉恢复系统时,关省煤器放水

一、二次门。减温水关手动门及手关电动总门,不关电动门、调整门。锅炉启动见压后,减温水管路过水时,手动试验各门灵活方可送电,防止发生烧损电动头而影响启炉操作。

25.起炉时用疏水泵给除氧器上水后,立即开启上放水联箱各门,再次放掉漏入系统的水至疏水箱放出。

26.冬季起炉锅炉上水至汽包见水时,必须派专人到汽包微开水位计放水门,待点火见压后方可关闭,防止水位计冻结。

锅炉冬季的防冻措施

锅炉运行防冻

防冻措施

发电厂锅炉运行措施合辑

发电厂锅炉B

泵房防冻措施

发电厂热力设备锅炉部分

冷冻车间防冻措施

锅炉运行防冻工作落实到位

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发电厂锅炉防冻措施.doc》
发电厂锅炉防冻措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